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78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属于筒仓清理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本体,负压模块,密封模块,履带模块,清扫模块,控制器,利用涵道风机与矩形负压腔配合,在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形成稳定的负压,并且由于机器人本体也为矩形轮廓,在此基础上设置矩形负压腔,可以有效确保负压强度,从而实现机器人本体在倾斜的行走面或者竖直的行走面上稳定吸附,再通过履带模块控制进行行走。并且,矩形负压腔连通有朝向后端的排风道,可以利用负压排风来减小阻力,进而提高吸附的稳定性。因此,本实施例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可以适用于筒仓底部的漏斗进行倾斜侧壁的清理,并且也可以进一步用于筒仓的侧壁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筒仓清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筒仓是贮存散装物料的仓库。分农业筒仓和工业筒仓两大类。农业筒仓用来贮存粮食、饲料等粒状和粉状物料;工业筒仓用以贮存焦炭、水泥、食盐、食糖等散装物料。机械化筒仓的造价一般比机械化房式仓的造价高1/3左右,但能缩短物料的装卸流程,降低运行和维修费用,消除繁重的袋装作业,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因此已成为最主要的粮仓形式之一。大型粮食筒仓在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斗,一般的筒仓侧壁清扫机构无法满足这类粮食筒仓的底部清扫工作,需要工人进入到筒仓内进行底部漏斗清扫,劳动强度大,并且筒仓底部行走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能够进行筒仓底部的漏斗侧壁清理。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外形轮廓为矩形;负压模块,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所述负压模块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设有矩形负压腔、设于所述矩形负压腔内的涵道风机以及排风道,所述排风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矩形负压腔的上端,另一端导通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端;密封模块,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端,所述密封模块位于所述矩形负压腔的周侧,并具有向下延伸的弹性抵接部;履带模块,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两侧,用于支撑所述机器人本体行走;清扫模块,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用于进行清洗;控制器,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用于控制所述负压模块、所述密封模块、所述履带模块和所述清扫模块工作。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利用涵道风机与矩形负压腔配合,在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形成稳定的负压,并且由于机器人本体也为矩形轮廓,在此基础上设置矩形负压腔,可以有效确保负压强度,从而实现机器人本体在倾斜的行走面或者竖直的行走面上稳定吸附,再通过履带模块控制进行行走。并且,矩形负压腔连通有朝向后端的排风道,可以利用负压排风来减小阻力,进而提高吸附的稳定性。因此,本实施例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可以适用于筒仓底部的漏斗进行倾斜侧壁的清理,并且也可以进一步用于筒仓的侧壁清理。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机器人本体设有上下贯穿的矩形腔室,并且所述机器人本体在所述矩形腔室的上方设有围板,所述围板覆盖于所述矩形腔室的上方、前侧和左右两侧,所述涵道风机设于所述矩形腔室而形成所述矩形负压腔,并通过所述围板围合形成所述排风道。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机器人本体在所述排风道的末端转动设置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用于调节所述排风道的出风方向。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履带模块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两侧均设有:

7、第一履带机构,所述第一履带机构转动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位置;

8、第二履带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履带机构的后端;

9、所述履带模块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履带机构转动和所述第二履带机构的驱动进行爬坡或爬壁。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履带机构和所述第二履带机构均设有防滑履带,所述防滑履带设有防滑部。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履带机构还具有转向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行走方向。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模块围绕所述矩形负压腔的周侧设有多个所述弹性抵接部,并且对应每个所述弹性抵接部设有升降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弹性抵接部独立升降。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模块于所述矩形负压腔的四个外侧各设有一组密封结构,每组所述密封结构设有多个所述弹性抵接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抵接部之间连接有弹性密封片,所述弹性密封片被配置为:在所述弹性抵接部升降时,所述弹性密封片能够适形拉伸或收缩。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清扫模块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方转动设置有清扫刷。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抵接部的下端低于所述履带模块。

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附加方面和优点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设有上下贯穿的矩形腔室,并且所述机器人本体在所述矩形腔室的上方设有围板,所述围板覆盖于所述矩形腔室的上方、前侧和左右两侧,所述涵道风机设于所述矩形腔室而形成所述矩形负压腔,并通过所述围板围合形成所述排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在所述排风道的末端转动设置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用于调节所述排风道的出风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模块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两侧均设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机构和所述第二履带机构均设有防滑履带,所述防滑履带设有防滑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机构还具有转向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行走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模块围绕所述矩形负压腔的周侧设有多个所述弹性抵接部,并且对应每个所述弹性抵接部设有升降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弹性抵接部独立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模块于所述矩形负压腔的四个外侧各设有一组密封结构,每组所述密封结构设有多个所述弹性抵接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抵接部之间连接有弹性密封片,所述弹性密封片被配置为:在所述弹性抵接部升降时,所述弹性密封片能够适形拉伸或收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模块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方转动设置有清扫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接部的下端低于所述履带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设有上下贯穿的矩形腔室,并且所述机器人本体在所述矩形腔室的上方设有围板,所述围板覆盖于所述矩形腔室的上方、前侧和左右两侧,所述涵道风机设于所述矩形腔室而形成所述矩形负压腔,并通过所述围板围合形成所述排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在所述排风道的末端转动设置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用于调节所述排风道的出风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模块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两侧均设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负压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机构和所述第二履带机构均设有防滑履带,所述防滑履带设有防滑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涵道风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兴高鑫峰曹毅肖彦民刘杰何玉晶蒙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工科迎春智能装备湖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