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越障机器人清扫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越障机器人清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431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越障机器人清扫系统,它包括有本体,本体上安装有吸附部,本体上设有行走部和越障部,本体上安装有清扫单元,通过清扫单元对本体行走路径进行清扫。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吸附部产生吸力,使本体吸附在待清扫区域,前越障部对本体前行遇到的障碍进行导向,提供越障能力,后越障部在提供后越障能力的同时,可以提供本体行走的动力,本体在行走时,通过清扫单元对行走路径进行清扫,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吸附效果好,通过外部系统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清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尤其是指一种能实现越障功能的机器人清扫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一些人类无法进入或比较危险的地方,比如在外墙清整、管道检测及清理、工业维修和井斗清理等领域,就需要灵活度高,能够适应多种形状的机器人来辅助清理和维护;但现有的机器人技术运动模式单一,只能依靠涵洞风机进行吸附,再通过推力行走,其只能在平面形状上作业,不能很好的适应各种复杂的形状及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越障效果好的机器人清扫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越障机器人清扫系统,它包括有本体,本体上安装有吸附部,本体上设有行走部和越障部,本体上安装有清扫单元,通过清扫单元对本体行走路径进行清扫。

3、行走部为行走轮,越障部采用履带包覆在行走部上实现越障驱动。

4、作为优选,上述行走部为两组,分别位于本体两侧,行走部为履带,通过履带驱动本体行走。

5、越障部由前越障部、后越障部构成,前越障部安装在本体前端,后越障部安装在本体后端。

6、作为优选,上述前越障部、后越障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连接驱动件、牵引驱动件、牵引支架,其中,牵引支架与本体铰接,连接驱动件、牵引驱动件分别安装在牵引支架两端。

7、清扫单元包括有铰板、铰臂、清扫头,其中,铰板固定在本体上,铰臂其中一端与铰板铰接,另一端连接有清扫头,本体内安装有由动力件带动的转向件,转向件驱动铰臂对角度进行调节。

8、本专利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吸附部产生吸力,使本体吸附在待清扫区域,前越障部对本体前行遇到的障碍进行导向,提供越障能力,后越障部在提供后越障能力的同时,可以提供本体行走的动力,本体在行走时,通过清扫单元对行走路径进行清扫,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吸附效果好,通过外部系统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清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越障机器人清扫系统,它包括有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1)上安装有吸附部(13),本体(1)上设有行走部(2)和越障部,本体(1)上安装有清扫单元,通过清扫单元对本体(1)行走路径进行清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障机器人清扫系统,其特征在于:行走部(2)为行走轮,越障部采用履带包覆在行走部(2)上实现越障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障机器人清扫系统,其特征在于:越障部由前越障部(3)、后越障部(4)构成,前越障部(3)安装在本体(1)前端,后越障部(4)安装在本体(1)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障机器人清扫系统,它包括有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1)上安装有吸附部(13),本体(1)上设有行走部(2)和越障部,本体(1)上安装有清扫单元,通过清扫单元对本体(1)行走路径进行清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障机器人清扫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兴吴兰肖彦民高鑫峰李云克宋雨杨陈浩文鲍小义张盼盼蒙建良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工科迎春智能装备湖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