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及其锅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376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及其锅炉,该汽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本体、丝网分离器及匀汽孔板;分离器本体的相对两侧沿蒸汽流向依次设有进汽口及缝隙导流槽,分离器本体的底部设有回流管,分离器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主蒸汽接管的出汽口;丝网分离器布置在匀汽孔板的下方。上述汽水分离装置通过分离器本体、丝网分离器、匀汽孔板等结构组成,将进汽口设置在分离器本体的侧边,再配合缝隙导流槽的作用,使湿蒸汽的流向发生多次改变,达到多次初步的汽水分离后,再依次经过丝网分离器和匀汽孔板,使蒸汽中的汽水混合物得到再次分离,分离后的水分由回流管流回至锅筒内,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汽水分离效果,使蒸汽的品质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水分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及其锅炉


技术介绍

1、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将工质水或其他流体加热到一定参数如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的设备。锅炉分“锅”和“炉”两部分,“锅”是容纳水和蒸汽的受压部件,对水进行加热、汽化和汽水分离,“炉”是进行燃料燃烧或其他热能放热的场所,有燃烧设备和燃烧室炉膛及放热烟道等。

2、一般情况下,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蒸汽锅炉会在内部或者外部设置汽水分离装置,将锅筒内所产生的湿蒸汽中的蒸汽和水进行分离,将湿蒸汽中的水分除去,获得干蒸汽,从而可以提高蒸汽品质,减少蒸汽带水量,减少湿蒸汽对下游设备的危害。

3、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利用重力、离心力、惯性力等方法尽可能地将蒸汽中的水分分离出来的设备,如目前最流行的是:汽水分离装置内采用匀汽孔板,湿蒸汽经过匀汽孔板后,使蒸汽和水分离后,蒸汽向上流出,水分流回锅筒内,从而达到水分与蒸汽的分离,但是,蒸汽是直接从设备的正底部进来,直接向上冲刷匀汽孔板,在蒸汽需求量较大的情况下,由于蒸汽流速较大,蒸汽与匀汽孔板的接触时间较短,导致干蒸汽仍然带了较多的水分,使蒸汽的品质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其通过改进的汽水分离结构,并改进了进汽方式,两者的结合,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汽水分离效果,使蒸汽的品质得到提高。

2、本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该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的锅炉。

3、本技术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本体、布设在所述分离器本体内的至少一个丝网分离器及匀汽孔板;所述分离器本体的相对两侧沿蒸汽流向依次设有进汽口及缝隙导流槽,所述进汽口用于连通锅筒,所述缝隙导流槽与所述进汽口相连通,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插入锅筒的正常液位以下的回流管,所述分离器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主蒸汽接管的出汽口;所述丝网分离器布置在所述匀汽孔板的下方。

5、优选地,所述丝网分离器呈v型设置。

6、优选地,所述丝网分离器的坡面坡度为1:5~1:2。

7、优选地,所述丝网分离器为铁丝网分离器或者不锈钢丝网分离器。

8、优选地,所述进汽口设于所述缝隙导流槽的上方,在纵截面上,所述进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缝隙导流槽的宽度。

9、优选地,所述缝隙导流槽的宽度为所述进汽口的宽度的0.5~0.8。

10、优选地,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板内壁呈v型结构。

11、优选地,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板内壁的坡面坡度为1:10~1:8。

12、优选地,所述出汽口位于所述分离器本体的顶部的侧边。

13、本技术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4、一种锅炉,包括锅体及安装在所述锅体内的上述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所述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的回流管插入至所述锅体的锅筒的正常液位以下。

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技术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通过分离器本体、丝网分离器、匀汽孔板等结构组成,将进汽口设置在分离器本体的侧边,再配合缝隙导流槽的作用,使湿蒸汽的流向发生多次改变,达到多次初步的汽水分离后,再依次经过丝网分离器和匀汽孔板,使蒸汽中的汽水混合物得到再次分离,分离后的水分由回流管流回至锅筒内,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汽水分离效果,使蒸汽的品质得到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本体、布设在所述分离器本体内的至少一个丝网分离器及匀汽孔板;所述分离器本体的相对两侧沿蒸汽流向依次设有进汽口及缝隙导流槽,所述进汽口用于连通锅筒,所述缝隙导流槽与所述进汽口相连通,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插入锅筒的正常液位以下的回流管,所述分离器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主蒸汽接管的出汽口;所述丝网分离器布置在所述匀汽孔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分离器呈V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分离器的坡面坡度为1:5~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分离器为铁丝网分离器或者不锈钢丝网分离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口设于所述缝隙导流槽的上方,在纵截面上,所述进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缝隙导流槽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导流槽的宽度为所述进汽口的宽度的0.5~0.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板内壁呈V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板内壁的坡面坡度为1:10~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口位于所述分离器本体的顶部的侧边。

10.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及安装在所述锅体内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所述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的回流管插入至所述锅体的锅筒的正常液位以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本体、布设在所述分离器本体内的至少一个丝网分离器及匀汽孔板;所述分离器本体的相对两侧沿蒸汽流向依次设有进汽口及缝隙导流槽,所述进汽口用于连通锅筒,所述缝隙导流槽与所述进汽口相连通,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插入锅筒的正常液位以下的回流管,所述分离器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主蒸汽接管的出汽口;所述丝网分离器布置在所述匀汽孔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分离器呈v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分离器的坡面坡度为1:5~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分离器为铁丝网分离器或者不锈钢丝网分离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锅内汽水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全虎王聪陈秋雨
申请(专利权)人:迪森常州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