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电源线束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4352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电源线束系统及车辆。系统包括蓄电池、冗余电池、主电源线束、冗余电源线束及电源管理单元。主电源线束包括主骨干线束及主分支线束,冗余电源线束包括冗余骨干线束及冗余分支线束。蓄电池通过主骨干线束与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主分支线束的两端分别与主骨干线束、控制器电连接;冗余电池通过冗余骨干线束与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冗余分支线束的两端分别与冗余骨干线束、控制器电连接;电源管理单元用于控制主电源线束的供电打开或关断,以及控制冗余电源线束的供电打开或关断。如此,车辆的电源无需通过配电盒连接控制器,可以降低硬件成本,简化总装工艺,有利于缩短电源线束的总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电源线束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智能化是新能源车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实现智能化功能需要新增很多控制器、传感器,特别是高级别智能驾驶需要两个蓄电池(主蓄电池、冗余蓄电池)提供两路电源,都需要增加对应线束,导致线束成本、重量成倍增加,同时线束外径增大,导致线束布置困难、总装装配困难。

2、目前新能源车型的主流电子电气架构,采用一个或多个域控制器,分布于整车前、中、后几个位置,分别给其周边电器件供电及实现控制功能。

3、新能源车型通过直流变换器把电池包高压转为低压,为整车负载供电,而高压架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直流变换器与电驱动控制器、电机集成为多合一控制器。针对后驱动车型直流变换器布置在车型后端,整车负载供电时,电流及电源线束走向从后往前。结合多域控制器电气结构,直流变换器需通过多根电源线束给每个域控制器供电,电源线束截面积大,在整个线束成本占比中较高。

4、目前典型电源线束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在车辆的前排座椅下方增加两个配电盒,车辆的主蓄电池与冗余蓄电池,分别连接到座椅下方的两个配电盒,每个配电盒再连接到各域控制器。此方案需设置两个配电盒,设置的配电盒会增加成本,另外,配电盒需在车间装配,增加了总装工艺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电源线束系统及车辆,无需通过配电盒连接控制器,有利于简化车辆总装工艺,降低总装的硬件成本。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源线束系统,包括:蓄电池、冗余电池、主电源线束、冗余电源线束及电源管理单元,所述主电源线束包括主骨干线束及主分支线束,所述冗余电源线束包括冗余骨干线束及冗余分支线束;

4、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主骨干线束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所述主分支线束的一端与所述主骨干线束电连接,所述主分支线束的另一端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

5、所述冗余电池通过所述冗余骨干线束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冗余分支线束的一端与所述冗余骨干线束电连接,所述冗余分支线束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主电源线束的供电打开或关断,以及控制所述冗余电源线束的供电打开或关断。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电源线束还包括与每个所述控制器对应的第一电路保护模块,所述第一电路保护模块设置于每个所述控制器的所述主分支线束上。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保护模块包括慢熔保险丝、空气开关中的任一种。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冗余电源线束还包括与每个所述控制器对应的第二电路保护模块,所述第二电路保护模块设置于每个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冗余分支线束上。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分支线束以最短路径连接所述控制器及所述主骨干线束,所述冗余分支线束以最短路径连接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冗余骨干线束。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骨干线束与所述主分支线束焊接,所述冗余骨干线束与所述冗余分支线束焊接,且焊接部位均包覆有绝缘层。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冗余电池电连接的直流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冗余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指定参数的低压直流电。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电源线束还包括第三电路保护模块,所述主骨干线束通过所述第三电路保护模块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14、所述冗余电源线束还包括第四电路保护模块,所述冗余骨干线束通过所述第四电路保护模块与所述冗余电池电连接。

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的报警模块,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检测到所述蓄电池或所述冗余电池的输出负载超过预设负载时,向所述报警模块输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时发出报警提示。

1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及上述的车辆电源线束系统,所述车辆电源线束系统部署在所述车辆本体上。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8、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车辆电源线束系统包括:蓄电池、冗余电池、主电源线束、冗余电源线束及电源管理单元。蓄电池通过主电源线束与控制器电连接,冗余电池通过冗余电源线束与控制器电连接,即,作为供电电源的电池无需通过配电盒与控制器电连接,如此,可以省去配电盒,降低硬件成本,简化总装工艺。另外,主/冗余电源线束包括骨干线束及分支线束。分支线束用于连接控制器和骨干线束,如此,有利于缩短电源线束的总长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电源线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冗余电池、主电源线束、冗余电源线束及电源管理单元,所述主电源线束包括主骨干线束及主分支线束,所述冗余电源线束包括冗余骨干线束及冗余分支线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线束还包括与每个所述控制器对应的第一电路保护模块,所述第一电路保护模块设置于每个所述控制器的所述主分支线束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保护模块包括慢熔保险丝、空气开关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电源线束还包括与每个所述控制器对应的第二电路保护模块,所述第二电路保护模块设置于每个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冗余分支线束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支线束以最短路径连接所述控制器及所述主骨干线束,所述冗余分支线束以最短路径连接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冗余骨干线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骨干线束与所述主分支线束焊接,所述冗余骨干线束与所述冗余分支线束焊接,且焊接部位均包覆有绝缘层。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冗余电池电连接的直流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冗余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指定参数的低压直流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线束还包括第三电路保护模块,所述主骨干线束通过所述第三电路保护模块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的报警模块,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检测到所述蓄电池或所述冗余电池的输出负载超过预设负载时,向所述报警模块输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时发出报警提示。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电源线束系统,所述车辆电源线束系统部署在所述车辆本体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电源线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冗余电池、主电源线束、冗余电源线束及电源管理单元,所述主电源线束包括主骨干线束及主分支线束,所述冗余电源线束包括冗余骨干线束及冗余分支线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线束还包括与每个所述控制器对应的第一电路保护模块,所述第一电路保护模块设置于每个所述控制器的所述主分支线束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保护模块包括慢熔保险丝、空气开关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电源线束还包括与每个所述控制器对应的第二电路保护模块,所述第二电路保护模块设置于每个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冗余分支线束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支线束以最短路径连接所述控制器及所述主骨干线束,所述冗余分支线束以最短路径连接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冗余骨干线束。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