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涛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伸展式车用遮阳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337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技术的一种分体伸展式车用遮阳挡,其包括放置于汽车内的支架、架接于支架上的伸缩骨架及与伸缩骨架连接的伸缩帘,其中,伸缩骨架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中间固定臂、设置于中间固定臂两侧的活动臂和连接于中间固定臂和活动臂之间并用于控制活动臂靠近或远离中间固定臂的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对称设置于中间固定臂的两侧,伸缩帘的自由端与活动臂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尺寸的分体伸展式车用遮阳挡,适用不同的汽车品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伸展式车用遮阳挡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在夏天人们将汽车停在停车场,对于露天停车场大多数没有遮阳装置,汽车前仪表台经过太阳暴晒后温度急剧升高,高温加速汽车仪表台的老化,长此以往,仪表台工作异常,影响驾驶人员的出行,缩短汽车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通常在前仪表台上放置遮阳挡或在车外放置遮阳布,起到挡光降温的作用,车外放置的遮阳布容易滑脱,无法起到遮阳的作用,现有的遮阳挡或遮阳布,大小各异,尺寸是固定的,长度和宽度无法调节,购买遮阳挡时需要测量车内空间的尺寸,与客服人员核对车型,而且汽车的品牌或尺寸种类繁多,固定尺寸的遮阳挡无法同时适用多种车型或尺寸,极大影响遮阳挡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尺寸的分体伸展式车用遮阳挡,适用不同的汽车品牌。

2、本技术的一种分体伸展式车用遮阳挡,其包括放置于汽车内的支架、架接于支架上的伸缩骨架及与伸缩骨架连接的伸缩帘,其中,伸缩骨架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中间固定臂、设置于中间固定臂两侧的活动臂和连接于中间固定臂和活动臂之间并用于控制活动臂靠近或远离中间固定臂的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对称设置于中间固定臂的两侧,中间固定臂上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上方的中间固定臂上固定有第一转轴,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的第一铰接点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上,与第一铰接点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二铰接点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转轴穿接于第一滑槽内并沿第一滑槽滑移,活动臂上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上方的活动臂上固定有第三转轴,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的第三铰接点转动连接于第三转轴上,与第三铰接点在同一直线上的第四铰接点与第四转轴连接,第四转轴穿接于第二滑槽内并沿第二滑槽滑移,中间固定臂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套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部设有第一回弹件,伸缩帘卷绕于第一套筒上,伸缩帘的自由端与活动臂连接。

3、进一步地,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的第二铰接点上方的第二转轴与滑动臂连接,滑动臂上开有滑动槽,第二转轴与滑动槽下方的滑动臂连接,第二转轴例如为一端膨大的丝杆(例如可以为六角螺栓),第二转轴依次穿过滑动臂、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和第一滑槽,第二转轴的膨大端位于滑动臂上方,穿过第一滑槽的第二转轴上连接有螺母,第一转轴穿接于滑动槽内。

4、进一步地,滑动槽一侧的滑动臂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套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部设有第二回弹件。

5、进一步地,活动臂包括与滑动臂同步运动的下活动臂和位于下活动臂上方的上活动臂,对应地,第二滑槽包括开设于上活动臂的上滑槽和开设于下活动臂的下滑槽,上滑槽与下滑槽部分重叠,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于上滑槽上方的上活动臂,第四转轴转动连接于下滑槽下方的下活动臂,第三转轴穿接于下滑槽内,第四转轴穿接于上滑槽内,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在伸缩过程中,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保持于同一直线上,第二转轴与第四转轴保持于同一直线上,与第四转轴连接的伸缩杆的长度大于与第三转轴连接的伸缩杆长度,使得活动臂向着中间固定臂的方向倾斜,进而整个遮阳挡为梯形,更加贴合汽车前风挡的形状,下活动臂的长度大于活动臂的长度。

6、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为l型,包括与中间固定臂或滑动臂垂直连接的短杆和与短杆连接且与中间固定臂或滑动臂平行的长杆,长杆顶端开有凹槽。

7、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为u型,包括与中间固定臂或滑动臂连接的第一杆、与第一杆平行设置的第二杆及连接于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且与中间固定臂或滑动臂垂直的连接杆,第二杆顶端开有凹槽。

8、进一步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的管状结构,第一套筒套接于第一支撑架的长杆或第二杆上,第二套筒套接于第二支撑架的长杆或第二杆上,长杆或第二杆的长度小于上活动臂的长度。

9、进一步地,第一回弹件和第二回弹件分别为卷簧或弹簧,当为卷簧时,卷簧的固定端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连接(例如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封闭端连接),卷簧的活动端插入第一支撑架或第二支撑架的凹槽内,凹槽深度例如与卷簧的高度一致,当为弹簧时,弹簧沿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轴向设置,弹簧的固定端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封闭端连接,弹簧的活动端连接有径向的横片,横片插入第一支撑架或第二支撑架的凹槽,凹槽深度例如与弹簧长度一致,弹簧的长度例如占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长度的1/6-1/5,长杆或第二杆伸入弹簧内部,长杆或第二杆的长度例如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长度一致。

10、进一步地,伸缩帘包括卷绕于第一套筒的下伸缩帘和卷绕于第二套筒的上伸缩帘,下伸缩帘的中部固定于第一套筒且呈对折状态卷绕于第一套筒上,下伸缩帘两侧的自由端分别与中间固定臂两侧的上活动臂连接,上伸缩帘的中部固定于第二套筒且呈对折状态卷绕于第二套筒上,上伸缩帘两侧的自由端分别与中间固定臂两侧的下活动臂连接,优选地,上伸缩帘顶端与第二套筒的连接处设有弧形缺口,当上伸缩帘展开时,弧形缺口用于避免车内的倒车镜的影响,能够使遮阳挡更加贴合前风挡玻璃,遮挡阳光效果更好。

11、进一步地,支架例如放置于仪表台上或后挡风玻璃下面的台面上,支架包括连接于中间固定臂背面(设有滑动臂的一侧为正面)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包括与中间固定臂顶端连接的第一支杆、连接于中间固定臂底端且与第一支杆平行的第二支杆及连接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斜杆,第二支杆或第一支杆呈发散状连接于中间固定臂上,第一支杆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杆的长度,第一支杆与中间固定臂的连接端为第一连接端,第二支杆与中间固定臂的连接端为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的连线为斜线,使得中间固定臂倾斜设置于仪表台上。

12、本技术的一种分体伸展式车用遮阳挡的工作过程为:

13、将支架放置于仪表台上,驾驶员拧松螺母,握住第二转轴推动第二转轴沿着第一滑槽向上滑移,同时滑动臂、固定于滑动臂上的第二支撑架、第二铰接点向上运动,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做出展开的动作,一方面上活动臂与滑动臂同步向上移动的同时还向左右两侧移动,两侧的上活动臂带动卷绕于第二套筒上的上伸缩帘逐渐展开,第二套筒逆时针转动,第二回弹件逐渐张紧,直到上伸缩帘完全展开,另一方面,下活动臂向左右两侧移动,带动卷绕于第一套筒上的下伸缩帘逐渐展开,第一套筒逆时针转动,第一回弹件逐渐张紧,直到下伸缩帘完全展开,向靠近中间固定臂的背面拧动螺母,第二转轴的膨大端挤压滑动臂和第二铰接点靠近中间固定臂的正面,螺母拧紧后,第二铰接点紧贴中间固定臂的正面,螺母紧贴中间固定臂背面,将第二转轴固定于中间固定臂上;

14、让需要收起伸缩帘时,拧松螺母使得螺母远离中间固定臂,向下推第二转轴,第二转轴沿着第一滑槽向下滑移,同时滑动臂、固定于滑动臂上的第二支撑架、第二铰接点向下运动,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做出收回的动作,一方面上活动臂与滑动臂同步向下移动的同时向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伸展式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放置于汽车内的支架(1)、架接于支架(1)上的伸缩骨架(2)及与伸缩骨架(2)连接的伸缩帘(3),其中,伸缩骨架(2)包括固定于支架(1)上的中间固定臂(21)、设置于中间固定臂(21)两侧的活动臂(22)和连接于中间固定臂(21)和活动臂(22)之间并用于控制活动臂靠近或远离中间固定臂的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4),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4)对称设置于中间固定臂(21)的两侧,中间固定臂(21)上开有第一滑槽(23),第一滑槽(23)上方的中间固定臂上固定有第一转轴(24),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4)的第一铰接点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24)上,与第一铰接点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二铰接点与第二转轴(25)连接,第二转轴(25)穿接于第一滑槽(23)内并沿第一滑槽(23)滑移,活动臂(22)上开有第二滑槽(221),第二滑槽(221)上方的活动臂上固定有第三转轴(26),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的第三铰接点转动连接于第三转轴(26)上,与第三铰接点在同一直线上的第四铰接点与第四转轴(27)连接,第四转轴(27)穿接于第二滑槽(221)内并沿第二滑槽滑移,中间固定臂(21)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28),第一支撑架(28)上套接有第一套筒(29),第一套筒(29)内部设有第一回弹件,伸缩帘(3)卷绕于第一套筒(29)上,伸缩帘(3)的自由端与活动臂(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4)的第二铰接点上方的第二转轴与滑动臂(5)连接,滑动臂(5)上开有滑动槽(6),第二转轴(25)与滑动槽(6)下方的滑动臂连接,第二转轴(25)为一端膨大的丝杆,第二转轴(25)依次穿过滑动臂(5)、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和第一滑槽(23),第二转轴的膨大端位于滑动臂上方,穿过第一滑槽的第二转轴(25)上连接有螺母(7),第一转轴(24)穿接于滑动槽(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滑动槽(6)一侧的滑动臂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8)上套有第二套筒(9),第二套筒(9)内部设有第二回弹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活动臂(22)包括与滑动臂同步运动的下活动臂(222)和位于下活动臂上方的上活动臂(223),对应地,第二滑槽(221)包括开设于上活动臂的上滑槽(224)和开设于下活动臂的下滑槽(225),上滑槽(224)与下滑槽(225)部分重叠,第三转轴(26)转动连接于上滑槽上方的上活动臂,第四转轴(27)转动连接于下滑槽下方的下活动臂,第三转轴(26)穿接于下滑槽(225)内,第四转轴(27)穿接于上滑槽(22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架(28)和第二支撑架(8)分别为L型,包括与中间固定臂或滑动臂垂直连接的短杆和与短杆连接且与中间固定臂或滑动臂平行的长杆,长杆顶端开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架(28)和第二支撑架(8)分别为U型,包括与中间固定臂或滑动臂连接的第一杆、与第一杆平行设置的第二杆及连接于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且与中间固定臂或滑动臂垂直的连接杆,第二杆顶端开有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筒(29)和第二套筒(9)分别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的管状结构,第一套筒(29)套接于第一支撑架(28)的长杆或第二杆上,第二套筒(9)套接于第二支撑架(8)的长杆或第二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第一回弹件和第二回弹件分别为卷簧或弹簧(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伸缩帘(3)包括卷绕于第一套筒的下伸缩帘(31)和卷绕于第二套筒的上伸缩帘(32),下伸缩帘(31)的中部固定于第一套筒且呈对折状态卷绕于第一套筒(29)上,下伸缩帘(31)两侧的自由端分别与中间固定臂两侧的上活动臂(223)连接,上伸缩帘(32)的中部固定于第二套筒(9)且呈对折状态卷绕于第二套筒(9)上,上伸缩帘两侧的自由端分别与中间固定臂两侧的下活动臂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支架(1)包括连接于中间固定臂背面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包括与中间固定臂顶端连接的第一支杆(111)、连接于中间固定臂底端且与第一支杆(111)平行的第二支杆(112)及连接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斜杆(113),第二支杆(112)或第一支杆(111)呈发散状连接于中间固定臂(21)上,第一支杆与中间固定臂的连接端为第一连接端,第二支杆(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伸展式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放置于汽车内的支架(1)、架接于支架(1)上的伸缩骨架(2)及与伸缩骨架(2)连接的伸缩帘(3),其中,伸缩骨架(2)包括固定于支架(1)上的中间固定臂(21)、设置于中间固定臂(21)两侧的活动臂(22)和连接于中间固定臂(21)和活动臂(22)之间并用于控制活动臂靠近或远离中间固定臂的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4),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4)对称设置于中间固定臂(21)的两侧,中间固定臂(21)上开有第一滑槽(23),第一滑槽(23)上方的中间固定臂上固定有第一转轴(24),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4)的第一铰接点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24)上,与第一铰接点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二铰接点与第二转轴(25)连接,第二转轴(25)穿接于第一滑槽(23)内并沿第一滑槽(23)滑移,活动臂(22)上开有第二滑槽(221),第二滑槽(221)上方的活动臂上固定有第三转轴(26),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的第三铰接点转动连接于第三转轴(26)上,与第三铰接点在同一直线上的第四铰接点与第四转轴(27)连接,第四转轴(27)穿接于第二滑槽(221)内并沿第二滑槽滑移,中间固定臂(21)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28),第一支撑架(28)上套接有第一套筒(29),第一套筒(29)内部设有第一回弹件,伸缩帘(3)卷绕于第一套筒(29)上,伸缩帘(3)的自由端与活动臂(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4)的第二铰接点上方的第二转轴与滑动臂(5)连接,滑动臂(5)上开有滑动槽(6),第二转轴(25)与滑动槽(6)下方的滑动臂连接,第二转轴(25)为一端膨大的丝杆,第二转轴(25)依次穿过滑动臂(5)、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杆和第一滑槽(23),第二转轴的膨大端位于滑动臂上方,穿过第一滑槽的第二转轴(25)上连接有螺母(7),第一转轴(24)穿接于滑动槽(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滑动槽(6)一侧的滑动臂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8)上套有第二套筒(9),第二套筒(9)内部设有第二回弹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挡,其特征在于,活动臂(22)包括与滑动臂同步运动的下活动臂(222)和位于下活动臂上方的上活动臂(223),对应地,第二滑槽(221)包括开设于上活动臂的上滑槽(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