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05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体、加热装置以及压力调节件,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用于盛放第一介质和食材的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中设有嘌呤釜,所述嘌呤釜具有伸入第一介质中的导流通道,所述烹饪控制方法至少包括嘌呤析出阶段以及嘌呤收集阶段;在所述嘌呤析出阶段,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第一介质以使食材中的嘌呤析出并溶入所述第一介质中;在所述嘌呤收集阶段,控制所述压力调节件调整所述嘌呤釜内外的压力差,以使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导流通道进入嘌呤釜中被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不改变消费者的饮食习惯的情况下,降低消费者从食材中摄取的嘌呤量,满足消费者关于低嘌呤饮食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食材中尤其是肉类、动物内脏中的嘌呤含量较高,用户过多食用这类食材会导致体内总的嘌呤含量超出人体的代谢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的患病风险大大增加。如今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但现有的压力煲、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并不具有去嘌呤的功能,无法在不改变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情况下降低消费者的嘌呤摄取量,有待于改进,以满足消费者关于低嘌呤饮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一种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以满足消费者关于低嘌呤饮食的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体、加热装置以及压力调节件,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用于盛放第一介质和食材的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中设有嘌呤釜,所述嘌呤釜具有伸入第一介质中的导流通道,其中,所述烹饪控制方法至少包括嘌呤析出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体、加热装置以及压力调节件,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用于盛放第一介质和食材的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中设有嘌呤釜,所述嘌呤釜具有伸入第一介质中的导流通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嘌呤收集阶段之前,所述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识别第一介质的量,确定所述嘌呤收集阶段的持续时间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第一介质的量,确定所述嘌呤收集阶段的持续时间t,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体、加热装置以及压力调节件,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用于盛放第一介质和食材的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中设有嘌呤釜,所述嘌呤釜具有伸入第一介质中的导流通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嘌呤收集阶段之前,所述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识别第一介质的量,确定所述嘌呤收集阶段的持续时间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第一介质的量,确定所述嘌呤收集阶段的持续时间t,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嘌呤收集阶段,所述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温度判断所述嘌呤收集阶段是否发生异常,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再检测的结果,控制烹饪过程,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吴艳华许胜涛郭小玉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