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吊篮及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88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吊篮及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属于隧道衬砌设备技术领域。升降吊篮包括竖直升降臂和吊篮本体,竖直升降臂为包括首级升降臂和末级升降臂的至少两级升降臂,竖直升降臂包括基本升降臂、与基本升降臂配合连接的一级升降臂、与一级升降臂配合连接的二级升降臂,基本升降臂与一级升降臂之间连接有一级驱动机构,一级升降臂与二级升降臂之间连接有二级驱动机构,一级升降臂构成首级升降臂,吊篮本体安装在末级升降臂上。本技术通过至少两级升降,增加了整个竖直升降臂的调节行程,从而无需过多依靠臂架系统来调节吊篮本体的上下高度,使得臂架系统更容易避让隧道内复杂的接触网线,方便作业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吊篮及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属于隧道衬砌设备。


技术介绍

1、隧道病害形式多样,在原有隧道的基础上再衬砌一层混凝土是目前的有效处理措施,因此混凝土布料作业是隧道病害整治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布料作业采用搭脚手架人工登高施工的方式,费时费力,不安全因素较多,尤其在运营隧道,只能利用有效的天窗时间进行施工,搭建与拆除脚手架也极大的影响施工效率。

2、对此,申请公布号为cn11477633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既有隧道病害整治维修列车组,包括工作装置车、材料车、作业平台车和混凝土车,其中工作装置车在平板运输车的副车架上设有动力组件和多自由度机械手模块,多自由度机械手模块包括滑移轨道、滑移座、多自由度机械臂架、吊篮平台和工作机械臂;滑移轨道设置于副车架上,滑移座滑动设置于滑移轨道上;多自由度机械臂架包括回转台组件、多级伸缩臂、竖直升降臂、固定架和第一回转支撑,其中竖直升降臂的活动端与第一回转支撑之间通过固定架连接,吊篮平台与第一回转支撑的转动端连接,实现吊篮平台绕第一回转支撑的转动轴线进行旋转,第一回转支撑的转动轴线与竖直升降臂的伸缩方向平行。

3、上述吊篮平台通过竖直升降臂实现上下高度的直接调节,该竖直升降臂通常为一级升降臂,然而隧道内的接触网线十分复杂,作业过程中多自由度机械臂架(即臂架系统)需要避让接触网线,而竖直升降臂的调节行程有限,导致臂架系统难以避让隧道内复杂的接触网线,给作业施工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吊篮,以解决现有吊篮平台的竖直升降臂为一级升降臂、调节行程有限而导致臂架系统难以避让隧道内复杂接触网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升降吊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升降吊篮,包括竖直升降臂和安装在竖直升降臂上的吊篮本体,所述竖直升降臂为包括首级升降臂和末级升降臂的至少两级升降臂,竖直升降臂包括基本升降臂、与基本升降臂配合连接的一级升降臂、与一级升降臂配合连接的二级升降臂,基本升降臂与一级升降臂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一级升降臂上下伸缩动作的一级驱动机构,一级升降臂与二级升降臂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二级升降臂上下伸缩动作的二级驱动机构,一级升降臂构成首级升降臂,所述吊篮本体安装在末级升降臂上。

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升降吊篮,主要改进在于竖直升降臂为包括首级升降臂和末级升降臂的至少两级升降臂,吊篮本体安装在末级升降臂上,其中竖直升降臂包括基本升降臂、一级升降臂、二级升降臂,通过一级驱动机构可以驱动一级升降臂相对于基本升降臂上下伸缩动作,通过二级驱动机构可以驱动二级升降臂相对于一级升降臂上下伸缩动作,增加了末级升降臂的升降行程,也即增加了整个竖直升降臂的调节行程,从而无需过多依靠臂架系统来调节吊篮本体的上下高度,使得臂架系统更容易避让隧道内复杂的接触网线,方便作业施工。

5、进一步地,基本升降臂与一级升降臂两者嵌套设置。

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嵌套设置结构紧凑,可以减少空间占用。

7、进一步地,基本升降臂包括多面体结构的基柱,一级升降臂具有围绕在所述基柱的至少三个连续侧面外部的外围侧壁。

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形成较好的限位效果。

9、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外围侧壁与所述基柱的相应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耐磨层。

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直接接触造成基柱和一级升降臂的磨损。

11、进一步地,二级升降臂包括与一级升降臂嵌套配合的嵌套柱,一级升降臂包括同时与嵌套柱和基柱嵌套配合的配合柱,配合柱的横截面呈“工”字型,配合柱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平行侧壁以及垂直连接在两个平行侧壁之间的中间侧壁,中间侧壁将两个平行侧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供所述基柱嵌入的第一嵌入空间以及供嵌套柱嵌入的第二嵌入空间,两个平行侧壁位于中间侧壁一侧的部分与中间侧壁一起均构成所述的外围侧壁。

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级升降臂与基本升降臂和二级升降臂同时嵌套配合,结构更加紧凑,并且一级升降臂通过“工”字型截面的配合柱实现基柱和嵌套柱嵌入在两侧,不仅方便组装,而且也方便一级驱动机构及二级驱动机构的布置。

13、进一步地,两个平行侧壁位于中间侧壁另一侧的部分和/或中间侧壁与嵌套柱的相应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耐磨层。

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直接接触造成嵌套柱和一级升降臂的磨损。

15、进一步地,一级升降臂与二级升降臂两者嵌套设置。

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嵌套设置结构紧凑,可以减少空间占用。

17、进一步地,升降吊篮包括底座,基本升降臂设有两个且底部均固定在底座上;一级升降臂位于两个基本升降臂之间,一级升降臂呈u形,包括两个一级升降柱和连接在两个一级升降柱底部之间的一级连接板;二级升降臂位于两个一级升降柱之间,二级升降臂呈倒u形,包括两个二级升降柱和连接在两个二级升降柱顶部之间的二级连接梁,所述二级驱动机构设置在二级连接梁和一级连接板之间,且二级驱动机构的上端连接在二级连接梁上,下端连接在一级连接板上。

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两个基本升降臂与底座组成架体结构,一级升降臂和二级升降臂也均为架体结构,整体结构强度高;同时,一级升降臂位于两个基本升降臂之间、二级升降臂位于两个一级升降柱之间,结构比较紧凑,便于一级驱动机构及二级驱动机构的布置。

19、进一步地,升降吊篮包括底座,基本升降臂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一级驱动机构的下端连接在底座上、上端连接在一级升降臂上。

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既方便基本升降臂的布置,同时又方便一级驱动机构的连接。

21、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臂架系统连接的连接座,连接座和基本升降臂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竖直升降臂和吊篮本体水平角度的伸缩调整机构,伸缩调整机构和一级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基本升降臂相背的两侧。

2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伸缩调整机构可以调整竖直升降臂和吊篮本体的水平角度,方便作业需要,同时伸缩调整机构和一级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基本升降臂相背的两侧,互不干涉,方便布置。

23、进一步地,末级升降臂上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带驱动的回转支承,吊篮本体安装在回转支承上。

2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吊篮本体旋转,方便作业。

2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6、一种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包括臂架系统和连接在臂架系统上的升降吊篮,升降吊篮包括竖直升降臂和安装在竖直升降臂上的吊篮本体,所述竖直升降臂为包括首级升降臂和末级升降臂的至少两级升降臂,竖直升降臂包括基本升降臂、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吊篮,包括竖直升降臂(13)和安装在竖直升降臂(13)上的吊篮本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升降臂(13)为包括首级升降臂和末级升降臂的至少两级升降臂,竖直升降臂(13)包括基本升降臂(13-3)、与基本升降臂(13-3)配合连接的一级升降臂(13-1)、与一级升降臂(13-1)配合连接的二级升降臂(13-2),基本升降臂(13-3)与一级升降臂(13-1)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一级升降臂(13-1)上下伸缩动作的一级驱动机构,一级升降臂(13-1)与二级升降臂(13-2)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二级升降臂(13-2)上下伸缩动作的二级驱动机构,一级升降臂(13-1)构成首级升降臂,所述吊篮本体(14)安装在末级升降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基本升降臂(13-3)与一级升降臂(13-1)两者嵌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基本升降臂(13-3)包括多面体结构的基柱,一级升降臂(13-1)具有围绕在所述基柱的至少三个连续侧面外部的外围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外围侧壁与所述基柱的相应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耐磨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二级升降臂(13-2)包括与一级升降臂(13-1)嵌套配合的嵌套柱,一级升降臂(13-1)包括同时与嵌套柱和基柱嵌套配合的配合柱,配合柱的横截面呈“工”字型,配合柱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平行侧壁以及垂直连接在两个平行侧壁之间的中间侧壁,中间侧壁将两个平行侧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供所述基柱嵌入的第一嵌入空间以及供嵌套柱嵌入的第二嵌入空间,两个平行侧壁位于中间侧壁一侧的部分与中间侧壁一起均构成所述的外围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两个平行侧壁位于中间侧壁另一侧的部分和/或中间侧壁与嵌套柱的相应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耐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一级升降臂(13-1)与二级升降臂(13-2)两者嵌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升降吊篮包括底座(13-0),基本升降臂(13-3)设有两个且底部均固定在底座(13-0)上;一级升降臂(13-1)位于两个基本升降臂(13-3)之间,一级升降臂(13-1)呈U形,包括两个一级升降柱(13-1-1)和连接在两个一级升降柱(13-1-1)底部之间的一级连接板(13-1-2);二级升降臂(13-2)位于两个一级升降柱(13-1-1)之间,二级升降臂(13-2)呈倒U形,包括两个二级升降柱(13-2-1)和连接在两个二级升降柱(13-2-1)顶部之间的二级连接梁(13-2-2),所述二级驱动机构设置在二级连接梁(13-2-2)和一级连接板(13-1-2)之间,且二级驱动机构的上端连接在二级连接梁(13-2-2)上,下端连接在一级连接板(13-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升降吊篮包括底座(13-0),基本升降臂(13-3)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3-0)上,一级驱动机构的下端连接在底座(13-0)上、上端连接在一级升降臂(1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底座(13-0)上设置有用于与臂架系统(8)连接的连接座(13-8),连接座(13-8)和基本升降臂(13-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竖直升降臂(13)和吊篮本体(14)水平角度的伸缩调整机构,伸缩调整机构和一级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基本升降臂(13-3)相背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末级升降臂上固定有安装座(13-4),安装座(13-4)上设置有带驱动的回转支承(13-5),吊篮本体(14)安装在回转支承(13-5)上。

12.一种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包括臂架系统(8)和连接在臂架系统(8)上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升降吊篮为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吊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在平板车上的副车架(1),副车架(1)上设置有支腿系统(1-1),所述臂架系统(8)设置在副车架(1)上,副车架(1)上还设置有发电机(2)、主电控柜(3)、支腿系统泵站(4)、臂架系统泵站(5)。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装置还包括集料箱(15),集料箱(15)包括基本料箱(15-1)和设置在基本料箱(15-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吊篮,包括竖直升降臂(13)和安装在竖直升降臂(13)上的吊篮本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升降臂(13)为包括首级升降臂和末级升降臂的至少两级升降臂,竖直升降臂(13)包括基本升降臂(13-3)、与基本升降臂(13-3)配合连接的一级升降臂(13-1)、与一级升降臂(13-1)配合连接的二级升降臂(13-2),基本升降臂(13-3)与一级升降臂(13-1)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一级升降臂(13-1)上下伸缩动作的一级驱动机构,一级升降臂(13-1)与二级升降臂(13-2)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二级升降臂(13-2)上下伸缩动作的二级驱动机构,一级升降臂(13-1)构成首级升降臂,所述吊篮本体(14)安装在末级升降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基本升降臂(13-3)与一级升降臂(13-1)两者嵌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基本升降臂(13-3)包括多面体结构的基柱,一级升降臂(13-1)具有围绕在所述基柱的至少三个连续侧面外部的外围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外围侧壁与所述基柱的相应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耐磨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二级升降臂(13-2)包括与一级升降臂(13-1)嵌套配合的嵌套柱,一级升降臂(13-1)包括同时与嵌套柱和基柱嵌套配合的配合柱,配合柱的横截面呈“工”字型,配合柱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平行侧壁以及垂直连接在两个平行侧壁之间的中间侧壁,中间侧壁将两个平行侧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供所述基柱嵌入的第一嵌入空间以及供嵌套柱嵌入的第二嵌入空间,两个平行侧壁位于中间侧壁一侧的部分与中间侧壁一起均构成所述的外围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两个平行侧壁位于中间侧壁另一侧的部分和/或中间侧壁与嵌套柱的相应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耐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一级升降臂(13-1)与二级升降臂(13-2)两者嵌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吊篮,其特征在于,升降吊篮包括底座(13-0),基本升降臂(13-3)设有两个且底部均固定在底座(13-0)上;一级升降臂(13-1)位于两个基本升降臂(13-3)之间,一级升降臂(13-1)呈u形,包括两个一级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恰时安琪宋丹江帅王柏松田雪豪付开勇高立君李二闷王佳起张豪祺文亚州魏浩鹏刘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