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641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导电端子外的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外侧的一对接地端子及位于接地端子内侧的电源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下侧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若干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侧的第一接触部及暴露于绝缘本体下侧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反向排布设置,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沿横向方向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的侧向凸部、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本技术电连接器制作简单方便且具有较高的耐插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更是沿着越来越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这也就要求电子产品的零组件尺寸越来越小,而连接器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2、由于要求新一代usb type-c连接器的尺寸更小,这导致对机械性能要求更好,产品设计难度更高。为了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并保证产品结构的可靠性,各大厂家纷纷推出相应的结构设计。

3、现有的usb type-c电连接器包括塑胶座体、设置于塑胶座体上的上、下两排导电端子及夹置于上、下排导电端子之间的中间片。其中塑胶座体包括上、下本体及注塑成型于上、下本体外的绝缘本体,且上、下本体分别注塑成型在两排导电端子外,如此需要三次注塑成型才能完成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制作,成型过程繁琐。

4、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方便、结构强度高的电连接器。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导电端子外的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外侧的一对接地端子及位于接地端子内侧的电源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下侧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若干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侧的第一接触部及暴露于绝缘本体下侧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反向排布设置,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沿横向方向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的侧向凸部、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位于固定部前侧的接触臂及位于固定部后侧的焊接部,所述接地端子的接触臂的上、下表面形成为其第一、第二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接触臂自所述固定部翻折形成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侧向凸部自所述接触臂的外侧面向外突伸形成。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向凸部自相应接地端子的接触臂经抽引或撕破成型而成。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接触臂埋设于所述舌板内并使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的两侧,所述侧向凸部至少部分地埋设于舌板内。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向凸部包括凸条及位于所述凸条前侧的锁扣部,所述锁扣部与所述舌板前端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凸条的后端面位于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的前端面前侧。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第二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偏置设置,所述焊接部自所述第一固定段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触臂与所述第二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远离相邻的电源端子的一侧相连。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外侧。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位于相应接地端子内侧的一对,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具有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位于相应接地端子内侧的第一电源端子和一对第二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具有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一对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两对,每对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电连接器通过在每一接地端子的侧部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侧向凸部、并且设置分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利用侧向凸部来增强舌板的结构强度及舌板的耐插拔性能,从而节省传统中间片的制作及安装工序,制作方便、成本较低且增强电连接器的耐插拔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导电端子外的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外侧的一对接地端子及位于接地端子内侧的电源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下侧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若干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侧的第一接触部及暴露于绝缘本体下侧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反向排布设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沿横向方向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的侧向凸部、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位于固定部前侧的接触臂及位于固定部后侧的焊接部,所述接地端子的接触臂的上、下表面形成为其第一、第二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接触臂自所述固定部翻折形成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侧向凸部自所述接触臂的外侧面向外突伸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凸部自相应接地端子的接触臂经抽引或撕破成型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接触臂埋设于所述舌板内并使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的两侧,所述侧向凸部至少部分地埋设于舌板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凸部包括凸条及位于所述凸条前侧的锁扣部,所述锁扣部与所述舌板前端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凸条的后端面位于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的前端面前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第二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偏置设置,所述焊接部自所述第一固定段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触臂与所述第二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远离相邻的电源端子的一侧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段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位于相应接地端子内侧的一对,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具有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位于相应接地端子内侧的第一电源端子和一对第二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具有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一对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两对,每对所述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导电端子外的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外侧的一对接地端子及位于接地端子内侧的电源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下侧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若干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暴露于绝缘本体上侧的第一接触部及暴露于绝缘本体下侧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反向排布设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沿横向方向一体地向外侧突出形成的侧向凸部、相对设置于其高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位于固定部前侧的接触臂及位于固定部后侧的焊接部,所述接地端子的接触臂的上、下表面形成为其第一、第二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接触臂自所述固定部翻折形成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侧向凸部自所述接触臂的外侧面向外突伸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凸部自相应接地端子的接触臂经抽引或撕破成型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接触臂埋设于所述舌板内并使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的两侧,所述侧向凸部至少部分地埋设于舌板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茆玉龙胡兵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