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树脂前体、树脂、树脂组合物及树脂固化膜制造技术_技高网

树脂前体、树脂、树脂组合物及树脂固化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583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一种树脂,其具有: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具有选自式(2‑2)和式(3‑2)中的一种以上基团的结构单元(b)、和具有羟基的结构单元(c)(式中,R<supgt;1</supgt;~R<supgt;4</supgt;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前体、由上述树脂前体衍生的树脂、使用上述树脂前体的树脂的制造方法、含有上述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树脂固化膜、滤色器、图像显示元件。本申请基于2021年10月15日在日本被申请的特愿2021-169527来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到本文中。


技术介绍

1、在图像显示元件中,有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特别是,将白色发光有机el与滤色器组合的wrgb方式)、液晶显示元件、集成电路元件、固体摄像元件等。在这些图像显示元件中,一般而言,设置了滤色器、光间隔物、液晶取向用突起、微透镜、触摸面板用绝缘膜等膜和微细图案。作为滤色器,通常使用了具有由被形成在基板上的着色图案构成的黑矩阵和像素、和被形成在其上的保护膜的物质。

2、近年来,随着显示器的柔性化、可穿着化,在基板材料中,从玻璃向树脂等有机系原材料的切换进展。有机系原材料与玻璃相比耐热性差。因此,在基板上使树脂组合物热固化而形成的构件中,期望根据由有机系原材料形成的基板的耐热性,降低使树脂组合物热固化的温度。

3、例如,滤色器以往在基板上使树脂组合物在210~230℃的温度下热固化而形成。然而,在由树脂形成的柔性基板上形成滤色器的情况下,由于基板的耐热性差,因此要求使树脂组合物在80~150℃的温度下热固化而形成。

4、特别是,在有机el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滤色器中,为了提高颜色再现性,具有使在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着色剂的含量多的倾向。一般而言,大量含有着色剂的树脂组合物不易光固化。因此,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滤色器所使用的树脂组合物,通过采用热的交联进行固化是更加重要的。因此,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滤色器所使用的树脂组合物,特别是,使低温下的热固性提高的必要性提高。

5、以往,作为被用作滤色器的材料的树脂组合物,例如,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物质。

6、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含有(a)甲醇中的365nm的吸光系数为1.0×103ml/gcm以上的聚合引发剂、(b)甲醇中的365nm的吸光系数为1.0×102ml/gcm以下且254nm的吸光系数为1.0×103ml/gcm以上的聚合引发剂、(c)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d)碱溶性树脂、(e)色料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

7、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含有包含呋喃基的化合物(a)、包含光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b)、光聚合引发剂(c)、和着色剂的、滤色器用感光性组合物。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41058号公报

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946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在图像显示元件的构件所使用的树脂组合物中,要求降低用于进行固化的加热温度。

3、然而,以往的树脂组合物如果降低使用进行固化的加热温度,则得不到具有充分的耐溶剂性的固化物。因此,要求即使用于进行固化的加热温度低,也可以形成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的固化物的低温固化性良好的树脂组合物。

4、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低温固化性,可以形成耐溶剂性良好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树脂、获得该树脂的树脂前体、使用该树脂前体的树脂的制造方法。

5、此外,其目的在于提供由具有优异的低温固化性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耐溶剂性良好的树脂固化膜、滤色器、具备该滤色器的图像显示元件。

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7、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第一方案的树脂。

8、[1]一种树脂,其特征在于,具有:

9、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

10、具有选自下述式(2-2)和下述式(3-2)中的一种以上基团的结构单元(b);以及

11、具有羟基的结构单元(c)。

12、

13、(在式(2-2)中,r1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

14、

15、(在式(3-2)中,r2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

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树脂优选具有以下[2]~[8]所记载的特征。以下[2]~[8]所记载的特征也优选任意地组合2个以上。

17、[2]根据[1]所述的树脂,上述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在100℃下加热了30分钟时的封闭异氰酸酯基的解离率为5~99%。

18、[3]根据[1]或[2]所述的树脂,上述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为来源于具有烯属不饱和键和封闭异氰酸酯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19、上述具有烯属不饱和键和封闭异氰酸酯基的单体为将具有烯属不饱和键和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用封闭剂进行了封闭化的化合物,

20、上述封闭剂为选自γ-丁内酰胺、1-甲氧基-2-丙醇、2,6-二甲基苯酚、二异丙基胺、甲乙酮肟、和3,5-二甲基吡唑中的一种以上。

21、[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上述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为来源于含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

22、上述含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为将含有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用选自3,5-二甲基吡唑和甲乙酮肟中的一种以上封闭剂进行了封闭化的化合物。

23、[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上述结构单元(b)为由来源于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和下述式(1)所示的基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衍生的结构单元。

24、

25、(在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

26、[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上述结构单元(b)所具有的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3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27、[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上述具有羟基的结构单元(c)为来源于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

28、[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上述具有羟基的结构单元(c)的一部分包含来源于多元酸(e)的羧基。

2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提供以下树脂前体。

30、[9]一种树脂前体,其特征在于,含有:

31、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

32、具有下述式(1)所示的基团的结构单元(pb);以及

33、具有羟基的结构单元(c)。

34、

35、(在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

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所述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在100℃下加热了30分钟时的封闭异氰酸酯基的解离率为5~9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所述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为来源于具有烯属不饱和键和封闭异氰酸酯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所述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为来源于含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所述结构单元(b)为由来源于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和下述式(1)所示的基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衍生的结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所述结构单元(b)所具有的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3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所述具有羟基的结构单元(c)为来源于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所述具有羟基的结构单元(c)的一部分包含来源于多元酸(e)的羧基。

9.一种树脂前体,其特征在于,含有: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前体(PA)在溶剂(PC)中,使用碱性催化剂(PB)进行脱醇反应和脱羧反应。

1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着色剂(F)。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相对于所述树脂(A)和所述反应性稀释剂(D)的合计100质量份,

14.一种树脂固化膜,其由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

15.一种滤色器,其具有由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着色图案。

16.一种图像显示元件,其具备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滤色器。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树脂,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所述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在100℃下加热了30分钟时的封闭异氰酸酯基的解离率为5~9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所述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为来源于具有烯属不饱和键和封闭异氰酸酯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所述具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结构单元(a)为来源于含有封闭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所述结构单元(b)为由来源于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和下述式(1)所示的基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衍生的结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所述结构单元(b)所具有的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3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所述具有羟基的结构单元(c)为来源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英理青木优介木下健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力森诺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