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53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技术涉及单晶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包括置物框,所述置物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槽,所述置物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注水口,所述置物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水箱的底部后侧相连,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冷凝管与水箱的底部前侧相连,所述置物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出风槽。本技术中,便于快速降温,无需将埚托静置长时间冷却,对埚托起到加固的效果,使得在埚托的冷却过程中不易开裂,提高了埚托使用寿命,便于随时升降,有利于及时维修,减少了使用时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单晶炉,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1、单晶炉是一种在惰性气体环境中,用石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多晶材料熔化,用直拉法生长无错位单晶的设备,目前在光伏领域需要生产太阳能级单晶,生产单晶硅需要单晶炉,单晶炉在拉晶过程中,合炉前需要装入热场、加热器、托杆、埚托、埚帮,直拉单晶硅的生长过程中首先要将多晶硅原料装于石英坩锅内并在1420℃以上的温度下熔融,温度稳定到目标温度后将确定晶向的单晶硅籽晶与熔体熔接后引晶,再经过放肩、转肩、等径、收尾、停炉工步后需要进行拆炉,以便于单晶硅的生产。

2、经检索在现有公开文献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14938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单晶炉坩埚埚托架,针对石英坩埚排气不畅,且无法快速散热,所以在坩埚的托盘上设置多组通气槽改善石英坩埚与石墨埚托接触面的排气结构,防止排气不畅引起的坩埚鼓包、坩埚变形等问题,确保炉台运行稳定性,减少异常发生带来的损失,同时内部的盘型冷水管再需冷却时通入循环冷水,对其进行快速散热,并且托架机构上方设有托盘,所述托盘内垂直贯穿设有通气槽,所述托盘内嵌设有盘型水冷管,所述托盘下方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托杆上端设有适配阶,所述连接托杆上方通过锁定机构与连接槽适配,所述连接托杆上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表面嵌设有密封胶圈。

3、而在对单晶硅生产制造后,单晶炉埚托受高温烘烤及重力作用后,需要降温,传统方法是静置将其冷却至室温,在冷却过程中极易开裂,降低了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埚托无法继续使用,且散热表面积较小,散热速度较慢,从而耽误工作人员生产单晶硅的工作进度,而在对在单晶硅生产中,单晶炉出现损坏需要维修时,因单晶炉设备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梯子升至埚托顶部的单晶炉旁,对单晶炉查看其故障情况,从而不便于对单晶炉及时进行维修,增加了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包括置物框,所述置物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槽,所述置物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注水口,所述置物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水箱的底部后侧相连,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冷凝管与水箱的底部前侧相连,所述置物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出风槽,所述安装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风扇,两个所述保护框的相背侧均设置有多个进风槽。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置物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铰架,所述铰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铰架的底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安装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杆的外侧中部,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安装框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侧,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软胶垫。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两个所述滑杆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卡杆。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固定壳的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侧设置在卡杆的外侧。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杆与卡槽相卡合。

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中,通过水箱、注水口、水泵、连接管、冷凝管、安装框、出风槽、散热风扇、进风槽的相互配合下,对埚托增加了便于快速降温的作用,散热速度较快,无需将埚托静置长时间冷却,对埚托起到加固的效果,使得在埚托的冷却过程中不易开裂,提高了使用寿命,从而加快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

17、2、本技术中,通过铰架、固定架、安装杆、固定杆、液压缸、安装板的相互配合下,对埚托增加了便于随时升降的作用,使得在埚托顶部的单晶炉出现损坏时,无需工作人员借用梯子查看单晶炉的情况,有利于及时维修,减少了使用时的局限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包括置物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槽(2),所述置物框(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注水口(4),所述置物框(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6)与水箱(3)的底部后侧相连,所述水泵(5)的输出端通过冷凝管(7)与水箱(3)的底部前侧相连,所述置物框(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8),所述安装框(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出风槽(9),所述安装框(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框(10),所述保护框(1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风扇(11),两个所述保护框(10)的相背侧均设置有多个进风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铰架(13),所述铰架(1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5),所述铰架(13)的底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所述安装杆(1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液压缸(17),所述液压缸(17)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杆(16)的外侧中部,所述固定架(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8)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21),所述安装板(1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22),所述滑块(21)的外侧滑动连接在滑动槽(22)的内侧,所述滑动槽(22)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软胶垫(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杆(20)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24),所述固定壳(2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卡杆(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24)的设置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的内侧设置在卡杆(25)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卡槽(27),所述卡杆(25)与卡槽(27)相卡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包括置物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槽(2),所述置物框(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注水口(4),所述置物框(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6)与水箱(3)的底部后侧相连,所述水泵(5)的输出端通过冷凝管(7)与水箱(3)的底部前侧相连,所述置物框(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8),所述安装框(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出风槽(9),所述安装框(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框(10),所述保护框(1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风扇(11),两个所述保护框(10)的相背侧均设置有多个进风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单晶炉埚托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铰架(13),所述铰架(1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5),所述铰架(13)的底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所述安装杆(1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液压缸(17),所述液压缸(17)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杆(16)的外侧中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龙王建利郭嘉伟董智慧
申请(专利权)人:乌海市京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