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438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包括外框架;设于所述外框架内的模块舱室,所述模块舱室内可拆卸的设有若干电源模块;设于所述外框架侧壁上的多个全矩阵单元,每个所述全矩阵单元分别与若干电源模块连接且每个所述全矩阵单元分别带有多个终端,每个所述终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40kw。本发明专利技术充电站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并且可以在充电时达到最大240kw的功率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站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


技术介绍

1、充电站是指专门为电动汽车或其他电动设备提供充电服务的设施。充电站通常配备有充电桩或充电框,用户可以通过插入插头将设备连接到充电桩上进行充电。

2、现有的充电站如公开号为cn110001433a、名称为一种充电站,包括第一箱式配电结构,第一箱式配电结构内设置有变压器;箱式充电结构,位于第一箱式配电结构的上方,箱式充电结构用于向待充电设备供电,箱式充电结构内设置有低压配电单元,低压配电单元与变压器连接;其中,第一箱式配电结构朝向箱式充电结构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箱式充电结构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以通过使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结构后连接在第一连接结构上,以使第一箱式配电结构与箱式充电结构连接在一起。

3、因为目前充电站配备电缆的最大承载功率为240kw,现有的如上述的该种充电站想要实现最大功率的功率输出,需要连接对应数量的电源模块,这种设计使现有的充电站想要在实现最大功率输出的同时又连接多把充电桩或充电枪,需要安装更多的电源模块,导致该类充电站占用面积大,且使用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用于解决现有的充电站占地面积大、使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包括外框架;设于所述外框架内的模块舱室,所述模块舱室内可拆卸的设有若干电源模块;设于所述外框架侧壁上的多个全矩阵单元,每个所述全矩阵单元分别与若干电源模块连接且每个所述全矩阵单元分别带有多个终端,每个所述终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40kw。

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多个与全矩阵单元一一对应的功率分配控制系统,所述功率分配控制系统用于分配全矩阵单元每个终端的最大输出功率。

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设于所述外框架上,所述散热系统用于对若干电源模块进行散热。

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模块舱室包括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相对的安装在外框架的侧壁上,两块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分别竖向设有若干与支撑板一体弯折成型的支撑台,且两侧的支撑台分别一一对应,若干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安装在相对的两块支撑台上,且若干电源模块分别与两块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两块所述支撑板上且在若干支撑台弯折前的位置形成导线孔。

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全矩阵单元包括侧壁带有折边的安装板和若干接触器,所述安装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其中一块支撑板背离支撑台的一侧,所述安装板通过折边与支撑板之间形成布线空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布线孔,若干所述接触器安装在安装板背离支撑板的一侧,且若干所述接触器与若干电源模块通过全矩阵桥联方式进行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开关同侧电路的总阀。

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系统包括顶底散热组件,所述顶底散热组件包括中空的散热底座和第一散热风机,所述散热底座固定安装在外框架底部,所述第一散热风机固定安装在外框架的顶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前后散热组件,所述前后散热系统包括带有通风孔的通风板和若干第二散热风机,所述通风板铰接安装在外框架的侧壁上,若干所述第二散热风机竖向固定安装外框架且在通风板相对的一侧。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功率分配控制系统固定设于通风板上且在通风孔之间。

12、工作原理:

1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主要用于连接配备的充电桩或充电站提供电车的充电服务。

14、在安装时,因为本设备均为出厂设置,只需通过电缆与充电站进行连接,并使充电站与配备的充电桩或充电枪进行连接,即可使用充电。

15、在使用时,根据终端充电枪连接充电的使用个数,通过全矩阵单元实现对功率进行合理的分配,当一个全矩阵单元连接的一个终端进行供电时,可以调节实现最大功率240kw的输出,当一个全矩阵单元连接的多个终端进行供电时,可以平均的调节各个终端的输出功率。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17、第一、通过设置多个全矩阵单元与多个电源模块进行连接,可以较为容易的达到目前电缆可承载的最大功率输出,并在其中一个电源模块损坏或无法使用时,可以通过分配调用其余的电源模块使终端还可以保持一定功率的输出。

18、第二、设有全矩阵单元,可以有效的对连接的多个电源模块的输出功率进行分配,当只利用一个终端时保证输出功率的最大化;当利用多个终端时可以保证各个使用的终端输出的功率相同,实现对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与全矩阵单元一一对应的功率分配控制系统(3),所述功率分配控制系统(3)用于分配全矩阵单元每个终端的最大输出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设于所述外框架(1)上,所述散热系统用于对若干电源模块(2)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舱室包括两块支撑板(4),两块所述支撑板(4)相对的安装在外框架(1)的侧壁上,两块所述支撑板(4)相对的一侧分别竖向设有若干与支撑板(4)一体弯折成型的支撑台(5),且两侧的支撑台(5)分别一一对应,若干所述电源模块(2)分别安装在相对的两块支撑台(5)上,且若干电源模块(2)分别与两块支撑板(4)可拆卸连接,两块所述支撑板(4)上且在若干支撑台(5)弯折前的位置形成导线孔(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矩阵单元包括侧壁带有折边的安装板(16)和若干接触器(7),所述安装板(16)可拆卸的安装在其中一块支撑板(4)背离支撑台(5)的一侧,所述安装板(16)通过折边与支撑板(4)之间形成布线空腔(8),所述安装板(16)上开设有若干布线孔(9),若干所述接触器(7)安装在安装板(16)背离支撑板(4)的一侧,且若干所述接触器(7)与若干电源模块(2)通过全矩阵桥联方式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6)上设有用于开关同侧电路的总阀(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包括顶底散热组件,所述顶底散热组件包括中空的散热底座(11)和第一散热风机(12),所述散热底座(11)固定安装在外框架(1)底部,所述第一散热风机(12)固定安装在外框架(1)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前后散热组件,所述前后散热系统包括带有通风孔(13)的通风板(14)和若干第二散热风机(15),所述通风板(14)铰接安装在外框架(1)的侧壁上,若干所述第二散热风机(15)竖向固定安装外框架(1)且在通风板(14)相对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控制系统(3)固定设于通风板(14)上且在通风孔(13)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与全矩阵单元一一对应的功率分配控制系统(3),所述功率分配控制系统(3)用于分配全矩阵单元每个终端的最大输出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设于所述外框架(1)上,所述散热系统用于对若干电源模块(2)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舱室包括两块支撑板(4),两块所述支撑板(4)相对的安装在外框架(1)的侧壁上,两块所述支撑板(4)相对的一侧分别竖向设有若干与支撑板(4)一体弯折成型的支撑台(5),且两侧的支撑台(5)分别一一对应,若干所述电源模块(2)分别安装在相对的两块支撑台(5)上,且若干电源模块(2)分别与两块支撑板(4)可拆卸连接,两块所述支撑板(4)上且在若干支撑台(5)弯折前的位置形成导线孔(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矩阵小型化集成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矩阵单元包括侧壁带有折边的安装板(16)和若干接触器(7),所述安装板(16)可拆卸的安装在其中一块支撑板(4)背离支撑台(5)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中天赖忠华朱钞周泰治魏军王军高彩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