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31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技术属于车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包括上板、往复折流道和下板;所述往复折流道固定安装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用于引导冷却液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空间内流动;所述上板用于与电芯连接、并对往复折流道上端面进行密封;所述下板用于承受外部冲击、并对往复折流道下端面进行密封,所述下板为铝合金板或钢板,所述下板的厚度尺寸为0.6mm‑5mm。其目的是:通过上板、往复折流道和下板的固定连接,在形成液冷结构的基础上,取消原有液冷板与电池包底板之间的软性材料或者支撑点,直接以加厚的下板代替原有的下板和电池包底板,提高整车离地间隙,进而减小电池包刮底托底的风险,同时加强液冷结构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载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用户对动力电池的输入输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动力电池包在快速充电及快速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热量,一般通过液冷方式对电池进行降温。

2、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业普遍采用的是电芯底部通过导热胶与液冷板接触导热,然后在液冷板底部垫软性材料或者加支撑点等结构支撑液冷板,然后在软性材料或者支撑点下面布置电池包底板。这种集成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3、1、占用整车z向空间过大,造成整车离地间隙小;

4、2、由于电池包底板和液冷板的下板一般都采用厚度较小的钣金件,厚度较薄,在整车托底刮底等工况,电池包底板和液冷板刚度和强度不足,造成电芯损伤,有热失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通过上板、往复折流道和下板的固定连接,在形成液冷结构的基础上,取消原有液冷板与电池包底板之间的软性材料或者支撑点,直接以加厚的下板代替原有的下板和电池包底板,提高整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往复折流道(2)和下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3)为铝合金板或钢板,所述下板(3)的厚度尺寸为0.6mm-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3)的下表面铺设有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折流道(2)包括边缘框架(20)、若干第一横条(21)和若干第二横条(22),所述第一横条(21)和第二横条(22)均位于边缘框架(20)内侧,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往复折流道(2)和下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3)为铝合金板或钢板,所述下板(3)的厚度尺寸为0.6mm-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3)的下表面铺设有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包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折流道(2)包括边缘框架(20)、若干第一横条(21)和若干第二横条(22),所述第一横条(21)和第二横条(22)均位于边缘框架(20)内侧,所述第一横条(21)的前端与边缘框架(20)连接、且后端与边缘框架(20)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横条(22)的后端与边缘框架(20)连接、且前端与边缘框架(20)之间留有间隙,若干所述第一横条(21)和若干所述第二横条(22)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李勇赵晨周俊丞肖贺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