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26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调节装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进风控制区、风向控制区,两个风向控制区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能够对称地将风导向两侧,出风面积较大,风压较为平衡,且风被对称地导向中轴线的两侧,能够减少风被负压区吸引,从而使得吹出的风压更加均匀,风压的损失率更低;调节装置包括轮盘、两组进风调节机构、两组风向调节机构、两组齿轮组、两组传动杆,在轮盘底部设置一个执行器,可以实现多种风类模式,且减少了执行器的使用,降低了执行器占用空间和成本;轮盘和两组传动杆的杆体设置于相互平行的三个横向平面上,可以压缩轮盘和传动杆占用的空间,传动也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出风口,具体涉及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


技术介绍

1、汽车的空调系统一般连接有可调节的出风口,通过对调节装置以及出风口壳体的设计,二者配合可以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从而满足用户对空气流速、流向的个性化需求,

2、现有技术中,调节装置一般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壳体内且提供动力的执行器、设置于出风口壳体外且通过摆动改变风向的叶片组,以及位于执行器和叶片组之间的传动机构,其中传动机构用于将执行器的动力传递给叶片组;在汽车内饰结构的设计中,常出现需要多套并列出风口来构成一个较大的出风面,这些并列的出风口一般具有独立的调节装置,需要布置多个执行器来分别驱动多套独立的传动机构能实现多种出风模式,多个执行器、多套传动机构以及不合理的布局,会使得出风口的整体成本较高,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汽车内饰中其他功能模块的排布;此外,多个并列出风口壳体之间独立出风,彼此之间没有相互配合,难以形成一个出风面积较大、风压较为均匀的出风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出风面积较大、风压较为均匀、风类模式多样且占用空间较小、成本较低的出风口。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配合来实现多种风类模式的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依次设置的进风控制区、风向控制区;两个所述风向控制区沿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并将风对称地导向中轴线的两侧,以便在扩大出风面积的同时,减少风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负压区的吸引;

3、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受到底部执行器驱动的轮盘、两组设置于所述进风控制区中且用于控制进风量的进风调节机构、两组设置于所述风向控制区中且用于调节风向的风向调节机构、两组用于连接所述轮盘和进风调节机构的齿轮组,以及两组用于连接所述轮盘和风向调节机构的传动杆;所述轮盘和两组传动杆的杆体设置于相互平行的三个横向平面上,以便压缩轮盘和传动杆在纵向上占用的空间。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用于控制风类模式的调节装置,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进风控制区、风向控制区,两个风向控制区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这种设置下,两个风向控制区能够对称地将两个进风控制区进入的风导向两侧,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彼此配合,出风面积较大,从两个风向控制区吹出风的风压较为平衡,不易出现一侧强风,一侧弱风的现象,且风被对称地导向中轴线的两侧,使得风能够远离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减少风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间隙形成的负压区吸引,从而使得吹出的风压更加均匀,风压的损失率更低;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的调节装置包括轮盘、两组进风调节机构、两组风向调节机构、两组齿轮组、两组传动杆,通过在轮盘底部设置一个执行器,即可通过两组传动杆分别驱动两组风向调节机构,通过两组齿轮组分别驱动两组进风调节机构,在这种设置下,可以实现多种风类模式,且减少了执行器的使用,有利于降低执行器占用空间和成本;此外,轮盘和两组传动杆的杆体设置于相互平行的三个横向平面上,在这种设置下,可以压缩轮盘和传动杆在纵向上占用的空间,且有利于传动的稳定性。

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中所述风向控制区包括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中轴线一侧的第一斜壳和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中轴线一侧的第二斜壳,设置于中轴线两侧的两块所述第二斜壳将负压区围成梯形,以便风沿着梯形的两腰向两侧吹出。

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与所述风向控制区相通的出风控制区;所述出风控制区包括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斜壳一侧的第三斜壳和靠近所述第二斜壳一侧的封堵壳;两片所述第三斜壳用于将所述风向控制区吹出的风导向两侧;两片所述封堵壳分别设置于负压区的下方。

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中所述轮盘包括相互啮合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主轮盘和副轮盘;所述主轮盘底部连接有一个执行器;

8、所述主轮盘中设有由多段连续的轨迹段组成的主轨迹槽,所述副轮盘中设有由多段连续的轨迹段组成的副轨迹槽,以便在所述主轮盘转动时,由主轨迹槽和副轨迹槽同步驱动两侧的传动杆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同步驱动两组风向调节机构摆动形成多种出风模式;

9、所述主轮盘包括设置于上端面设有主导柱,所述副轮盘包括设置于上端面设有副导柱,以便在所述主轮盘转动时,由主导柱和副导柱同步驱动两侧的齿轮组旋转,进而同步驱动两组进风调节机构摆动形成多种进风模式。

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中所述传动杆包括设置于杆体两端的驱动柱体和驱动框体;两个所述驱动柱体分别与主轨迹槽和副轨迹槽相配合;两个所述驱动框体分别与两组所述风向调节机构配合。

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中处于两侧的所述传动杆,分别被所述主轨迹槽和副轨迹槽同步驱动时,所述风向调节机构依次进行向左扫风模式、向右扫风模式、两侧向外出风模式、两侧向内出风模式以及关闭模式。

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中所述主轨迹槽由连续的第一主轨迹段、第二主轨迹段、第三主轨迹段、第四主轨迹段、第五主轨迹段五段轨迹段组成;所述副轨迹槽由连续的第一副轨迹段、第二副轨迹段、第三副轨迹段、第四副轨迹段、第五副轨迹段五段轨迹段组成;

13、所述第一主轨迹段、第一副轨迹段与向左扫风模式相对应;

14、所述第二主轨迹段、第二副轨迹段与向右扫风模式相对应;

15、所述第三主轨迹段、第三副轨迹段与两侧向外出风模式相对应;

16、所述第四主轨迹段、第四副轨迹段与两侧向内出风模式相对应;

17、所述第五主轨迹段、第四副轨迹段与关闭模式相对应。

1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中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包括设置于一侧的驱动片,用于与所述主导柱或副导柱配合,以便驱动所述主齿轮转动;所述副齿轮包括设置于上端面的副驱动柱;所述进风调节机构包括对向开合控制进风控制区的主风门和副风门,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风门和副风门下方的主齿片和副齿片;所述副风门受所述副驱动柱控制而旋转,所述主齿片和副齿片相互啮合,以便副风门旋转时带动主风门同步旋转。

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中所述主风门包括主风门本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风门本体一侧的第一密封片;所述副风门包括副风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副风门本体两侧的第二密封片和第三密封片;所述主风门本体与所述第二密封片相贴合;所述第一密封片与所述进风控制区的一侧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三密封片与所述进风控制区的另一侧内壁相贴合。

2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中处于两侧的所述进风调节机构分别被两侧的所述齿轮组同步驱动时,所述进风调节机构依次进行全开模式和全闭模式;其中,

21、全开模式与向左扫风模式、向右扫风模式、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相配合来实现多种风类模式的调节装置(2);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均包括依次设置的进风控制区(11)、风向控制区(12);两个所述风向控制区(12)沿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并将风对称地导向中轴线的两侧,以便在扩大出风面积的同时,减少风被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负压区的吸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控制区(12)包括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中轴线一侧的第一斜壳(121)和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中轴线一侧的第二斜壳(122),设置于中轴线两侧的两块所述第二斜壳(122)将负压区围成梯形,以便风沿着梯形的两腰向两侧吹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均包括与所述风向控制区(12)相通的出风控制区(13);所述出风控制区(13)包括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斜壳(121)一侧的第三斜壳(131)和靠近所述第二斜壳(122)一侧的封堵壳(132);两片所述第三斜壳(131)用于将所述风向控制区(12)吹出的风导向两侧;两片所述封堵壳(132)分别设置于负压区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21)包括相互啮合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主轮盘(211)和副轮盘(212);所述主轮盘(211)底部连接有一个执行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5)包括设置于杆体两端的驱动柱体(251)和驱动框体(252);两个所述驱动柱体(251)分别与主轨迹槽(2111)和副轨迹槽(2121)相配合;两个所述驱动框体(252)分别与两组所述风向调节机构(23)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处于两侧的所述传动杆(25),分别被所述主轨迹槽(2111)和副轨迹槽(2121)同步驱动时,所述风向调节机构(23)依次进行向左扫风模式、向右扫风模式、两侧向外出风模式、两侧向内出风模式以及关闭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迹槽(2111)由连续的第一主轨迹段(21111)、第二主轨迹段(21112)、第三主轨迹段(21113)、第四主轨迹段(21114)、第五主轨迹段(21115)五段轨迹段组成;所述副轨迹槽(2121)由连续的第一副轨迹段(21211)、第二副轨迹段(21212)、第三副轨迹段(21213)、第四副轨迹段(21214)、第五副轨迹段(21215)五段轨迹段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24)包括相互啮合的主齿轮(241)和副齿轮(242);所述主齿轮(241)包括设置于一侧的驱动片(2411),用于与所述主导柱(2112)或副导柱(2122)配合,以便驱动所述主齿轮(241)转动;所述副齿轮(242)包括设置于上端面的副驱动柱(2421);所述进风调节机构(22)包括对向开合控制进风控制区(11)的主风门(221)和副风门(222),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风门(221)和副风门(222)下方的主齿片(223)和副齿片(224);所述副风门(222)受所述副驱动柱(2421)控制而旋转,所述主齿片(223)和副齿片(224)相互啮合,以便副风门(222)旋转时带动主风门(221)同步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门(221)包括主风门本体(221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风门本体(2211)一侧的第一密封片(2212);所述副风门(222)包括副风门本体(2221),以及设置于所述副风门本体(2221)两侧的第二密封片(2222)和第三密封片(2223);所述主风门本体(2211)与所述第二密封片(2222)相贴合;所述第一密封片(2212)与所述进风控制区(11)的一侧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三密封片(2223)与所述进风控制区(11)的另一侧内壁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处于两侧的所述进风调节机构(22)分别被两侧的所述齿轮组(24)同步驱动时,所述进风调节机构(22)依次进行全开模式和全闭模式;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相配合来实现多种风类模式的调节装置(2);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均包括依次设置的进风控制区(11)、风向控制区(12);两个所述风向控制区(12)沿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并将风对称地导向中轴线的两侧,以便在扩大出风面积的同时,减少风被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负压区的吸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控制区(12)包括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中轴线一侧的第一斜壳(121)和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中轴线一侧的第二斜壳(122),设置于中轴线两侧的两块所述第二斜壳(122)将负压区围成梯形,以便风沿着梯形的两腰向两侧吹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均包括与所述风向控制区(12)相通的出风控制区(13);所述出风控制区(13)包括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斜壳(121)一侧的第三斜壳(131)和靠近所述第二斜壳(122)一侧的封堵壳(132);两片所述第三斜壳(131)用于将所述风向控制区(12)吹出的风导向两侧;两片所述封堵壳(132)分别设置于负压区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21)包括相互啮合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主轮盘(211)和副轮盘(212);所述主轮盘(211)底部连接有一个执行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5)包括设置于杆体两端的驱动柱体(251)和驱动框体(252);两个所述驱动柱体(251)分别与主轨迹槽(2111)和副轨迹槽(2121)相配合;两个所述驱动框体(252)分别与两组所述风向调节机构(23)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侧扩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处于两侧的所述传动杆(25),分别被所述主轨迹槽(2111)和副轨迹槽(2121)同步驱动时,所述风向调节机构(23)依次进行向左扫风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建清张生锋李镇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