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16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加热装置、锅盖、以及压力控制件,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中设有嘌呤釜,所述嘌呤釜将所述烹饪腔分隔出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所述食材加热腔用于盛放第一介质和食材,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第一介质以使食材中的嘌呤析出并溶入所述第一介质中,所述嘌呤釜具有伸入第一介质中的导流通道,所述压力控制件用于调整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之间的压力差,以使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导流通道进入嘌呤釜中被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不改变消费者的饮食习惯的情况下,降低消费者从食材中摄取的嘌呤量,满足消费者关于低嘌呤饮食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1、由于食材中尤其是肉类、动物内脏中的嘌呤含量较高,用户过多食用这类食材会导致体内总的嘌呤含量超出人体的代谢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的患病风险大大增加。如今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但现有的压力煲、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并不具有去嘌呤的功能,无法在不改变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情况下降低消费者的嘌呤摄取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满足消费者关于低嘌呤饮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以满足消费者关于低嘌呤饮食的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体、加热装置以及压力控制件,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烹饪腔,其中,所述烹饪腔中设有嘌呤釜,所述嘌呤釜将所述烹饪腔分隔出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所述食材加热腔用于盛放第一介质和食材,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第一介质以使食材中的嘌呤析出并溶入所述第一介质中,所述嘌呤釜具有伸入第一介质中的导流通道,所述压力控制件用于调整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之间的压力差,以使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导流通道进入嘌呤釜中被收集。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控制件包括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所述嘌呤收集腔或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外界的过气口、用于启闭所述过气口的封堵件以及连通嘌呤收集腔和外界的排气口。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嘌呤釜的口沿设有密封件,所述嘌呤釜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锅盖抵接密封,以使所述锅盖与嘌呤釜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嘌呤收集腔。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嘌呤釜的口沿设有密封件,所述内胆具有朝向胆内设置的凸起,所述嘌呤釜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凸起抵接密封,以使所述内胆的内壁与嘌呤釜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食材加热腔。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嘌呤釜的口沿凸设有排气柱,所述排气柱中空设置以形成所述过气口,所述过气口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控制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嘌呤釜上且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的毛细孔、连通所述嘌呤收集腔和外界的排气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上方的泄压阀。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的直径d,5mm≤d≤20mm。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嘌呤釜的外壁与所述内胆的内壁之间具有浮沫收集件。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沫收集件为设置在嘌呤釜外壁上的浮沫盘,所述浮沫盘与所述嘌呤釜的外壁围合成浮沫收集腔。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沫收集件为设置在嘌呤釜外壁上的浮沫板,所述浮沫板具有粗糙面,以使浮沫粘在所述浮沫板上。

13、采用上述技术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

1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嘌呤釜,将烹饪腔分成了用于盛放第一介质和食材的食材加热腔以及用于收集第一介质的嘌呤收集腔;通过加热装置对浸泡在第一介质中的食材进行加热,利用热萃取作用使食材中的嘌呤析出并溶解于第一介质中,降低了食材中的嘌呤含量;同时,通过设置压力控制件来调整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之间压力差,使二者之间压力差的产生更加可控,实现在嘌呤析出后再产生压力差,从而使尽量多的嘌呤溶解到第一介质中;在通过压力控制件使食材加热腔的压力大于嘌呤收集腔后,由于导流通道伸入第一介质中,二者之间的压力差会压迫含嘌呤的第一介质从导流通道进入到嘌呤收集腔中被收集,从而使得食材和嘌呤分离,而用户只需要完成后将嘌呤釜取出,直接倒掉其中的第一介质即可进行下一步的烹饪操作或者完成烹饪操作,操作更加方便。如此,便使烹饪器具具备了去嘌呤的功能,并在不改变消费者的饮食习惯的情况下,降低了消费者从食材中摄取的嘌呤量,满足了消费者关于低嘌呤饮食的需求。

1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力控制件包括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所述嘌呤收集腔或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外界的过气口、用于启闭所述过气口的封堵件以及连通嘌呤收集腔和外界的排气口。通过过气口以及排气口的配合,可以实现在第一介质充分沸腾、嘌呤充分析出后再产生压力差,利用沸腾翻滚的第一介质不断和食材进行摩擦,从而加剧嘌呤析出的速率,并可以进一步清洗食材,将食材表面的污渍、血沫、附着于食材表面的嘌呤等物质冲刷进第一介质中;此外,过气口以及排气口的设置,也便于将食材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异味排出烹饪腔,从而提高烹饪的质量。

16、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体、加热装置以及压力控制件,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烹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中设有嘌呤釜,所述嘌呤釜将所述烹饪腔分隔出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所述食材加热腔用于盛放第一介质和食材,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第一介质以使食材中的嘌呤析出并溶入所述第一介质中,所述嘌呤釜具有伸入第一介质中的导流通道,所述压力控制件用于调整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之间的压力差,以使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导流通道进入嘌呤釜中被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件包括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所述嘌呤收集腔或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外界的过气口、用于启闭所述过气口的封堵件以及连通嘌呤收集腔和外界的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嘌呤釜的口沿设有密封件,所述嘌呤釜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锅盖抵接密封,以使所述锅盖与嘌呤釜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嘌呤收集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嘌呤釜的口沿设有密封件,所述内胆具有朝向胆内设置的凸起,所述嘌呤釜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凸起抵接密封,以使所述内胆的内壁与嘌呤釜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食材加热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嘌呤釜的口沿凸设有排气柱,所述排气柱中空设置以形成所述过气口,所述过气口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嘌呤釜上且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的毛细孔、连通所述嘌呤收集腔和外界的排气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上方的泄压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的直径D,5mm≤D≤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嘌呤釜的外壁与所述内胆的内壁之间具有浮沫收集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沫收集件为设置在嘌呤釜外壁上的浮沫盘,所述浮沫盘与所述嘌呤釜的外壁围合成浮沫收集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沫收集件为设置在嘌呤釜外壁上的浮沫板,所述浮沫板具有粗糙面,以使浮沫粘在所述浮沫板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嘌呤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体、加热装置以及压力控制件,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烹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中设有嘌呤釜,所述嘌呤釜将所述烹饪腔分隔出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所述食材加热腔用于盛放第一介质和食材,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第一介质以使食材中的嘌呤析出并溶入所述第一介质中,所述嘌呤釜具有伸入第一介质中的导流通道,所述压力控制件用于调整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嘌呤收集腔之间的压力差,以使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导流通道进入嘌呤釜中被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件包括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所述嘌呤收集腔或连通所述食材加热腔和外界的过气口、用于启闭所述过气口的封堵件以及连通嘌呤收集腔和外界的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嘌呤釜的口沿设有密封件,所述嘌呤釜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锅盖抵接密封,以使所述锅盖与嘌呤釜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嘌呤收集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嘌呤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嘌呤釜的口沿设有密封件,所述内胆具有朝向胆内设置的凸起,所述嘌呤釜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吴艳华郭小玉许胜涛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