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872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侧设置有出液口,且所述出液口上方连接有位于阀体内侧的第一腔体,所述阀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二腔体一侧连接有进水口,所述第二腔体内侧活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阀体上部密封安装有阀盖,且所述阀盖内侧设置有连通于第一腔体的竖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浮板和活动块,只需要通过液体的推力以及液体的浮力,并且基于气泡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原理,同时基于气体膨胀原理,能够持续的对管道中的液体气泡进行高效消除,同时能够运用于各种管道液体介质,无需添加额外的动力来源,只需要液体介质传递产生的推力和浮力就能实现对任何液体介质的消泡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液体消泡,具体为一种管道用消泡器


技术介绍

1、很多机器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液体介质,而液体介质主要是通过管道传递输送,但是液体介质在管道流动时容易产生气泡,然而直接使用这种介质对机器或产品都有不利的影响,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在,在使用这种液体介质前就需要对介质进行消泡;

2、但是现有对液体介质消泡机构通常分为两种:

3、其一、通过消泡剂来对管道中传递的液体介质进行消泡的方式,针对有的机械和产品对液体介质的使用要求比较高,不能运用消泡剂,因此该种添加消泡剂的方式需要根据机械和产品的要求选择性添加,并不能广泛使用;

4、其二,运用多层过滤的方式对管道中传递的液体介质进行消泡时,其气体依然存在管道内,并不能有效排出,并且该种消泡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将过滤板堵住,这就导致难以更加顺畅的进行持续性消泡,从而存在着缺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管道用消泡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用消泡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消泡器难以持续性对管道液体介质进行自动消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侧设置有出液口,且所述出液口上方连接有位于阀体内侧的第一腔体,所述阀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二腔体一侧连接有进水口,所述第二腔体内侧活动连接有从动轴,且所述第二腔体上方设置有导水口,所述阀体上部密封安装有阀盖,且所述阀盖内侧设置有连通于第一腔体的竖管,所述竖管上方安装有框体,且所述框体内侧连接有竖杆。

3、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导水口相连通,且所述导水口呈蜿蜒形状,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蜿蜒形状的导水口,能够使得抽进的液体平行进入第一腔体内侧。

4、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轴外侧交错分布有搅拌杆,且所述搅拌杆外侧安装有锥形齿轮组,所述锥形齿轮组右侧连接有主动轴,且所述主动轴外侧安装有扇叶,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扇叶能够使得液体在流通时,通过液体的推力带动扇叶旋转。

5、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框体上方开设有排气口,且所述框体与所述竖杆构成升降滑动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排气口能够对液体中的气体进行排出。

6、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竖杆外侧安装有球体,且所述球体下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设置有活动块,且所述活动块外侧安装有浮板,所述浮板内侧分布有s形状的出气孔,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浮板内侧均匀分布的s型出气孔,从而使得进入的液体难以漫过浮板,以此提高浮板在水中的浮力。

7、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浮板的浮力大于球体的重力,且所述浮板四周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构成升降滑动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浮板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能够带动连接杆和球体同时上升。

8、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块呈锥形柱体状,且所述活动块上端部与所述竖管下端开口为嵌套设置,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锥形体的活动块能够有效的将竖管底部开口处进行间歇性封堵。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扇叶和搅拌轴,利用液体抽进的水流推力带动扇叶、主动轴、锥形齿轮组、从动轴和搅拌杆同时旋转,从而能够有效的对第二腔体内侧液体进行搅拌,以此能够有效的对液体中的气体打成气泡,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由于气泡相较于液体的密度较轻,因此能够有效的使得形成的气泡会始终漂浮在液体之上;

11、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活动块、浮板和出气孔,利用s型出气孔的作用,能够使得进入的液体难以漫过浮板,以此不降低浮板在水中的浮力,通过液体的不断增加,能够有效的带动浮板和活动块缓慢上升,从而通过活动块顶端的锥形状将竖管底端堵住,进而使得球体将竖管上端口打开,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由于气泡相较于液体的密度较轻,因此能够使得液体底部的气泡漂浮于液面,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腔体底部除去气泡的液体会从出水管流出,从而达到消泡的作用;

12、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导水口和出液口,由于导水口直径远大于出液口的直径,能够使得出液口流出的液体量小于导水口导入的液体量,因此能够使得浮板下方始终有充斥着液体,由于气泡不断的在产生,因此位于液体上方的气泡会从浮板内部的出气孔向上冒出,并堆积在浮板与第一腔体内侧顶部之间,而且形成气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该气压能够有效的推动浮板带动活动块向下微移,从而将竖管底端的开口打开,进而能够有效的使得浮板与第一腔体内侧顶部之间堆积的气体从竖管底端的开口处向上排出,通过以上结构,能够往复的对液体中的气泡向上排出,从而能够再次有效的对管道液体消泡的作用;

13、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结构,只需要通过液体的推力以及液体的浮力,并且基于气泡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原理,同时基于气体膨胀原理,能够持续的对管道中的液体气泡进行高效消除,同时能够运用于各种管道液体介质,无需添加额外的动力来源,只需要液体介质传递产生的推力和浮力就能实现对任何液体介质的消泡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侧设置有出液口(101),且所述出液口(101)上方连接有位于阀体(1)内侧的第一腔体(102),所述阀体(1)内部还设置有第二腔体(2),且所述第二腔体(2)一侧连接有进水口(3),所述第二腔体(2)内侧活动连接有从动轴(4),且所述第二腔体(2)上方设置有导水口(5),所述阀体(1)上部密封安装有阀盖(6),且所述阀盖(6)内侧设置有连通于第一腔体(102)的竖管(7),所述竖管(7)上方安装有框体(8),且所述框体(8)内侧连接有竖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02)与所述导水口(5)相连通,且所述导水口(5)呈蜿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4)外侧交错分布有搅拌杆(401),且所述搅拌杆(401)外侧安装有锥形齿轮组(402),所述锥形齿轮组(402)右侧连接有主动轴(403),且所述主动轴(403)外侧安装有扇叶(4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8)上方开设有排气口(801),且所述框体(8)与所述竖杆(9)构成升降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9)外侧安装有球体(901),且所述球体(901)下方连接有连接杆(902),所述连接杆(902)下端设置有活动块(903),且所述活动块(903)外侧安装有浮板(904),所述浮板(904)内侧分布有S形状的出气孔(9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904)的浮力大于球体(901)的重力,且所述浮板(904)四周与所述第一腔体(102)内壁构成升降滑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903)呈锥形柱体状,且所述活动块(903)上端部与所述竖管(7)下端开口为嵌套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侧设置有出液口(101),且所述出液口(101)上方连接有位于阀体(1)内侧的第一腔体(102),所述阀体(1)内部还设置有第二腔体(2),且所述第二腔体(2)一侧连接有进水口(3),所述第二腔体(2)内侧活动连接有从动轴(4),且所述第二腔体(2)上方设置有导水口(5),所述阀体(1)上部密封安装有阀盖(6),且所述阀盖(6)内侧设置有连通于第一腔体(102)的竖管(7),所述竖管(7)上方安装有框体(8),且所述框体(8)内侧连接有竖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02)与所述导水口(5)相连通,且所述导水口(5)呈蜿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用消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4)外侧交错分布有搅拌杆(401),且所述搅拌杆(401)外侧安装有锥形齿轮组(402),所述锥形齿轮组(402)右侧连接有主动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俐玲吴尖斌程强何锐毕靖锋张骢张奕郑江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屯溪高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