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847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属于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冷却槽,冷却槽底部设有集料仓;集料仓上端面转动安装外刮除组件;集料仓内同轴心安装防护抬升组件;防护抬升组件包括上滑筒、下滤网筒以及拉绳;上滑筒与下滤网筒螺纹连接;上滑筒滑动安装在出料口内;上滑筒周侧同轴心安装限位环;限位环通过弹簧与集料仓内部上底面连接;拉绳一端固定安装在上滑筒顶端。本技术通过转动竖直刮杆刮除冷却槽内侧面积聚的杂质以及集料仓上端面积聚的杂质;拉绳将集料仓拉出冷却槽时,上滑筒匹配在出集料口内周侧且下滤网筒仍匹配在出料口内,避免杂质泄露;且旋转拆卸下下滤网筒后便于将集料仓内杂质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回转支承淬火冷却,具体为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


技术介绍

1、回转支承在生产制造室需要进行淬火,淬火需在淬火冷却槽中施行。淬火冷却槽内部杂质长时间不清洗影响淬冷液的使用效果,现有的淬火冷却槽不具备淬火产生杂质的收集装置。现有技术常在淬火冷却槽底部安装集料仓且集料仓上部开设用于收容杂质的集料口。但现有集料仓在收集杂质时,沉积在集料仓表面的杂质不能很好的收集;且当将集料仓拉出冷却槽时,集料仓内的杂质容易在冷却液流动带动下从集料口流出。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通过外刮除组件刮除却槽内侧面积聚的杂质以及集料仓上端面积聚的杂质;同时通过防护抬升组件避免集料仓被拉出时杂质溢出且便于排出杂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收集集料仓表面积聚的杂质以及集料仓内的杂质容易在冷却液流动带动下从集料口流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包括冷却槽,所述冷却槽自底部而上依次设有底部支撑架、集料仓以及淬火支撑架;所述集料仓为圆形空腔结构;所述集料仓上端面为内凹的锥形结构且所述集料仓下端面为外凸的锥形结构;所述集料仓上下端面圆心位置分别同轴心开设集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集料仓上端面转动安装外刮除组件;所述集料仓内同轴心安装防护抬升组件;所述防护抬升组件包括上滑筒、下滤网筒以及拉绳;所述上滑筒与所述下滤网筒螺纹连接;所述上滑筒滑动安装在所述出料口内;所述上滑筒周侧同轴心安装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通过弹簧与所述集料仓内部上底面连接;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滑筒顶端。

3、优选地,所述上滑筒顶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冷却槽顶端固定限位柱;所述拉绳末端固定的套环套设在所述限位柱周侧;当所述拉绳将上滑筒向上拉升时,所述上滑筒滑动匹配在所述集料口内。

4、优选地,所述外刮除组件包括倾斜刮杆a以及竖直刮杆;所述集料口内周侧转动安装转动环a;所述倾斜刮杆a低端固定在所述转动环a上端面;所述倾斜刮杆a下表面贴附于所述集料仓上端面;所述倾斜刮杆a高端固定安装竖直刮杆;所述竖直刮杆的外弧面贴附于所述冷却槽的内侧面;所述竖直刮杆顶端高于所述冷却槽的上端面。

5、优选地,所述集料仓内部下底面安装内刮除组件;所述内刮除组件包括倾斜刮杆b以及转动环b;所述转动环b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口内周侧;所述倾斜刮杆b的低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环b上端面;所述倾斜刮杆b下底面贴附于所述集料仓内部下底面。

6、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两支撑环;两所述支撑环通过若干竖杆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架同轴心安装在所述冷却槽底部。

7、优选地,所述淬火支撑架包括通过若干水平连杆连接的外支撑环以及内支撑环;所述冷却槽顶部端面环形均布开设若干限位槽;所述水平连杆伸出所述外支撑环的一端匹配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技术通过转动竖直刮杆刮除冷却槽内侧面积聚的杂质以及集料仓上端面积聚的杂质,便于杂质经集料口滑落至集料仓内;拉绳将集料仓拉出冷却槽时,上滑筒匹配在出集料口内周侧且下滤网筒仍匹配在出料口内,避免杂质泄露;当集料仓拉出冷却槽后,旋转拆卸下下滤网筒后便于将集料仓内杂质排出。

10、2、本技术旋转拆卸下下滤网筒后,通过转动转动环b带动倾斜刮杆b转动进而对集料仓内部下底面积聚的杂质刮除,便捷实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包括冷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1)自底部而上依次设有底部支撑架(2)、集料仓(3)以及淬火支撑架(7);所述集料仓(3)为圆形空腔结构;所述集料仓(3)上端面为内凹的锥形结构且所述集料仓(3)下端面为外凸的锥形结构;所述集料仓(3)上下端面圆心位置分别同轴心开设集料口(31)以及出料口(32);所述集料仓(3)上端面转动安装外刮除组件;所述集料仓(3)内同轴心安装防护抬升组件;所述防护抬升组件包括上滑筒(41)、下滤网筒(42)以及拉绳(43);所述上滑筒(41)与所述下滤网筒(42)螺纹连接;所述上滑筒(41)滑动安装在所述出料口(32)内;所述上滑筒(41)周侧同轴心安装限位环(421);所述限位环(421)通过弹簧(44)与所述集料仓(3)内部上底面连接;所述拉绳(43)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滑筒(41)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筒(41)顶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冷却槽(1)顶端固定限位柱(11);所述拉绳(43)末端固定的套环(431)套设在所述限位柱(11)周侧;当所述拉绳(43)将上滑筒(41)向上拉升时,所述上滑筒(41)滑动匹配在所述集料口(3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刮除组件包括倾斜刮杆A(51)以及竖直刮杆(52);所述集料口(31)内周侧转动安装转动环A(53);所述倾斜刮杆A(51)低端固定在所述转动环A(53)上端面;所述倾斜刮杆A(51)下表面贴附于所述集料仓(3)上端面;所述倾斜刮杆A(51)高端固定安装竖直刮杆(52);所述竖直刮杆(52)的外弧面贴附于所述冷却槽(1)的内侧面;所述竖直刮杆(52)顶端高于所述冷却槽(1)的上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仓(3)内部下底面安装内刮除组件;所述内刮除组件包括倾斜刮杆B(61)以及转动环B(62);所述转动环B(62)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口(32)内周侧;所述倾斜刮杆B(61)的低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环B(62)上端面;所述倾斜刮杆B(61)下底面贴附于所述集料仓(3)内部下底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2)包括两支撑环(22);两所述支撑环(22)通过若干竖杆(21)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架(2)同轴心安装在所述冷却槽(1)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支撑架(7)包括通过若干水平连杆(71)连接的外支撑环(72)以及内支撑环(73);所述冷却槽(1)顶部端面环形均布开设若干限位槽(12);所述水平连杆(71)伸出所述外支撑环(72)的一端匹配安装在所述限位槽(12)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包括冷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1)自底部而上依次设有底部支撑架(2)、集料仓(3)以及淬火支撑架(7);所述集料仓(3)为圆形空腔结构;所述集料仓(3)上端面为内凹的锥形结构且所述集料仓(3)下端面为外凸的锥形结构;所述集料仓(3)上下端面圆心位置分别同轴心开设集料口(31)以及出料口(32);所述集料仓(3)上端面转动安装外刮除组件;所述集料仓(3)内同轴心安装防护抬升组件;所述防护抬升组件包括上滑筒(41)、下滤网筒(42)以及拉绳(43);所述上滑筒(41)与所述下滤网筒(42)螺纹连接;所述上滑筒(41)滑动安装在所述出料口(32)内;所述上滑筒(41)周侧同轴心安装限位环(421);所述限位环(421)通过弹簧(44)与所述集料仓(3)内部上底面连接;所述拉绳(43)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滑筒(41)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筒(41)顶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冷却槽(1)顶端固定限位柱(11);所述拉绳(43)末端固定的套环(431)套设在所述限位柱(11)周侧;当所述拉绳(43)将上滑筒(41)向上拉升时,所述上滑筒(41)滑动匹配在所述集料口(3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淬火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刮除组件包括倾斜刮杆a(51)以及竖直刮杆(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振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文君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