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581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公开了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涉及遥控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载板、系统板、wifi网络模块和lora模块。本技术中显示屏采用寸可触摸大屏进行显示,屏幕显示分辨率更高,且更具有操作性;显示屏载板用于固定屏幕且对屏幕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对屏幕进行一个保护;另外此次的供电模块可以进行外部充电,避免使用普通干电池导致遥控器续航减少;使用了ubuntu系统控制以及lora无线模块控制双模式切换控制,可以在不同使用场景下进行随意切换,使小车能够适应给更多的运动环境;显示屏和显示屏载板相互配合,组装拆卸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遥控器设备,具体为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机器人行业的迅速发展,机器人逐渐替代人工进行监测巡查工作,在特殊场景下由操作员使用遥控器进行监测遥控工作。目前大部分的遥控器主要就是将摇杆以及按键集成在一起,通过人眼观察机器人的周围环境,调整摇杆来控制机器人运动。

2、专利(cn219181863u)中公开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机器人遥控器,包括遥控器主体和贯穿安装于遥控器主体顶部且与遥控器主体电性连接的操控按钮,所述遥控器主体的顶端安装有防误触部件,所述防误触部件包括有防护壳体和调节组件,所述防护壳体的顶部根据操控按钮的形状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防护壳体覆盖安装于遥控器主体的顶端,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防护壳体与遥控器主体的两端。本技术通过安装有防护壳体、调节螺杆和调节把手,从而增加遥控器主体的防误触功能,在遥控器主体的顶端通过调节组件活动安装防护壳体,将操控按钮收纳进防护壳体内部,形成对操控按钮的保护效果,避免工作人员在拿取遥控器主体时,误触到操控按钮,引起操作失误。

3、而上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机器人遥控器,对机器人控制十分不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遥控器不存在显示屏幕,无法接收机器人摄像头信息,在机器人消失在视野时无法控制;当前遥控器信号传输形式单一,在苛刻条件下无法实现控制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包括遥控器前盖、显示屏、显示屏载板、供电模块、遥控器后盖、系统板和两个遥控器控制板,所述遥控器控制板对称设于显示屏两侧,所述显示屏设于遥控器前盖和显示屏载板,所述系统板上安装ubuntu系统,所述系统板上搭载wifi网络模块,所述遥控器控制板上搭载lora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系统板、显示屏、遥控器控制板电性连接,两个所述遥控器控制板外壁一端分别设有开关按键和模式切换按键。

3、进一步的,所述遥控器控制板外壁均设有摇杆和若干个功能按键,所述遥控器前盖外壁设有与摇杆相匹配的摇杆孔,所述遥控器前盖外壁设有与功能按键相匹配的功能按键孔,且所述功能按键孔的区域做下沉处理。

4、进一步的,所述遥控器前盖外壁开设有与显示屏相匹配的通槽,所述遥控器前盖外壁一侧端部开设有与开关按键相匹配的开关按键孔,所述遥控器前盖外壁另一侧端部开设有与模式切换按键相匹配的模式切换按键孔。

5、进一步的,所述系统板通过若干个第一螺钉与显示屏载板固定连接,所述遥控器控制板通过若干个第二螺钉与遥控器前盖固定连接,所述遥控器后盖外壁设有若干个防滑条,所述遥控器前盖外壁设有提手。

6、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载板外壁靠近显示屏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显示屏外壁设有与插槽相匹配的插板,所述插板外壁设有若干个弹性插杆,所述显示屏载板于插槽内侧设有与弹性插杆相匹配的插孔,所述插孔内侧设有滑动连接的导向杆,设于同一侧的所述导向杆一端于插槽外侧设有拨片。

7、进一步的,所述插槽内壁于插孔外侧设有与弹性插杆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弹性插杆通过弹簧与插板活动连接,所述弹簧设于插板内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1、本技术通过设置显示屏、显示屏载板、系统板、wifi网络模块和lora模块,显示屏采用寸可触摸大屏进行显示,屏幕显示分辨率更高,且更具有操作性;显示屏载板用于固定屏幕且对屏幕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对屏幕进行一个保护;另外此次的供电模块可以进行外部充电,避免使用普通干电池导致遥控器续航减少;此次技术系统板和控制板相互连接,在控制板上增加了模式切换开关;模式一是在系统板上安装ubuntu系统,通过搭建wifi网络通过局域网实现遥控器对小车运动的控制;模式二是在控制板上添加了lora模块,切换开关后可以实现不通过ubuntu系统直接通过lora模块对小车进行控制,在某些比较简单的运动环境里使用;使用了ubuntu系统控制以及lora无线模块控制双模式切换控制,可以在不同使用场景下进行随意切换,使小车能够适应给更多的运动环境。

10、2、本技术中显示屏和显示屏载板相互配合安装时,将显示屏的插板插入显示屏载板的插槽内部,实现显示屏和显示屏载板的组装连接,显示屏和显示屏载板组装时,将弹性插杆和导向槽对齐,然后将显示屏和显示屏载板的间距缩小,随着插板逐渐插入插槽内部,弹性插杆逐渐沿着导向槽运动,导向槽将弹性插杆在弹簧辅助下进行挤压收缩,保证弹性插杆能够正常随着插板插入插槽内部,当弹性插杆运动到与插孔相对应的位置时,弹性插杆在弹簧作用下进行回弹,弹性插杆插入插孔内部,实现对插板和插槽的卡接限位处理,可有效实现显示屏和显示屏载板的组装固定连接;弹性插杆插入插孔内部过程中,弹性插杆将导向杆向外顶,导向杆将拨片向外顶,当需要将显示屏和显示屏载板进行拆卸时,将拨片进行挤压,拨片带动导向杆向内运动,导向杆对弹性插杆进行挤压处理,弹性插杆进行收缩从插孔内部脱离,然后将显示屏和显示屏载板进行分离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包括遥控器前盖(1)、显示屏(3)、显示屏载板(4)、供电模块(5)、遥控器后盖(6)、系统板(7)和两个遥控器控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控制板(2)对称设于显示屏(3)两侧,所述显示屏(3)设于遥控器前盖(1)和显示屏载板(4),所述系统板(7)上安装ubuntu系统,所述系统板(7)上搭载wifi网络模块,所述遥控器控制板(2)上搭载lora模块,所述供电模块(5)与系统板(7)、显示屏(3)、遥控器控制板(2)电性连接,两个所述遥控器控制板(2)外壁一端分别设有开关按键(8)和模式切换按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控制板(2)外壁均设有摇杆(10)和若干个功能按键(11),所述遥控器前盖(1)外壁设有与摇杆(10)相匹配的摇杆孔(12),所述遥控器前盖(1)外壁设有与功能按键(11)相匹配的功能按键孔(13),且所述功能按键孔(13)的区域做下沉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前盖(1)外壁开设有与显示屏(3)相匹配的通槽(14),所述遥控器前盖(1)外壁一侧端部开设有与开关按键(8)相匹配的开关按键孔(15),所述遥控器前盖(1)外壁另一侧端部开设有与模式切换按键(9)相匹配的模式切换按键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板(7)通过若干个第一螺钉与显示屏载板(4)固定连接,所述遥控器控制板(2)通过若干个第二螺钉与遥控器前盖(1)固定连接,所述遥控器后盖(6)外壁设有若干个防滑条(24),所述遥控器前盖(1)外壁设有提手(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载板(4)外壁靠近显示屏(3)一侧设有插槽(17),所述显示屏(3)外壁设有与插槽(17)相匹配的插板(18),所述插板(18)外壁设有若干个弹性插杆(19),所述显示屏载板(4)于插槽(17)内侧设有与弹性插杆(19)相匹配的插孔(20),所述插孔(20)内侧设有滑动连接的导向杆(21),设于同一侧的所述导向杆(21)一端于插槽(17)外侧设有拨片(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7)内壁于插孔(20)外侧设有与弹性插杆(19)相匹配的导向槽(23),所述弹性插杆(19)通过弹簧(26)与插板(18)活动连接,所述弹簧(26)设于插板(18)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包括遥控器前盖(1)、显示屏(3)、显示屏载板(4)、供电模块(5)、遥控器后盖(6)、系统板(7)和两个遥控器控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控制板(2)对称设于显示屏(3)两侧,所述显示屏(3)设于遥控器前盖(1)和显示屏载板(4),所述系统板(7)上安装ubuntu系统,所述系统板(7)上搭载wifi网络模块,所述遥控器控制板(2)上搭载lora模块,所述供电模块(5)与系统板(7)、显示屏(3)、遥控器控制板(2)电性连接,两个所述遥控器控制板(2)外壁一端分别设有开关按键(8)和模式切换按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控制板(2)外壁均设有摇杆(10)和若干个功能按键(11),所述遥控器前盖(1)外壁设有与摇杆(10)相匹配的摇杆孔(12),所述遥控器前盖(1)外壁设有与功能按键(11)相匹配的功能按键孔(13),且所述功能按键孔(13)的区域做下沉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机器人监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前盖(1)外壁开设有与显示屏(3)相匹配的通槽(14),所述遥控器前盖(1)外壁一侧端部开设有与开关按键(8)相匹配的开关按键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志洋范浩张林周伟邓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