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517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属于红绿灯技术领域,包括红绿灯外壳,所述红绿灯外壳的四周设有LED灯,所述LED灯的上沿设置有避光板,所述红绿灯外壳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红绿灯外壳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下端设置有蓄电池防护外壳,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四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移动模块。本技术解决了该红绿灯的支撑杆的长度固定,当红绿灯出现故障时,不方便进行维修,并且不能根据不同路口的实际情况来调节高度,大大降低实用性,同时因底座内部设置有混凝钢筋与地面固定连接,不能进行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红绿灯,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


技术介绍

1、红绿灯是一种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的,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但是当路段中的信号灯突然故障时,行人与车辆失去了信号灯的指挥,会让交通发生堵塞甚至发生事故,所以需要一种可移动式的红绿灯来代替出现故障的红绿灯进行交通指挥,直至原本信号灯修缮完毕。

2、现有的cn218996171u,公开了一种带路灯的红绿灯,包括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内部设置有混凝钢筋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杆,所述连接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防护外壳,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一侧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底座,所述连接固定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避雷针。该红绿灯的支撑杆的长度是固定的,当红绿灯出现故障时,因为支撑杆长度不可调节,导致不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且不能根据不同路口的实际情况来调节高度,大大降低了实用性,同时因底座内部设置有混凝钢筋与地面固定连接,导致其只能固定在某一处,不能对其进行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其目的在于解决了该红绿灯的支撑杆的长度是固定的,当红绿灯出现故障时,因为支撑杆长度不可调节,导致不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且不能根据不同路口的实际情况来调节高度,大大降低实用性,同时因底座内部设置有混凝钢筋与地面固定连接,导致其只能固定在某一处,不能对其进行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包括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包括红绿灯外壳,所述红绿灯外壳的四周设有led灯,所述led灯的边缘设置有避光板,所述红绿灯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太阳能板,所述红绿灯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的下端设置有蓄电池防护外壳,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四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模块。

3、进一步地,所述红绿灯外壳每一面的三个led灯均竖直等距设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绿灯外壳的四个面均竖直等距设置有led灯,使各个方向的行人与车辆都能够看到信号灯。

5、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的正面均朝外而设,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太阳能板能够更好的接受太阳光的照射,进而提高发电效率,并将产生的多余的电能传输至蓄电池进行保存。

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红绿灯外壳下端的滑动外壳,所述滑动外壳套设在固定筒内部,所述固定筒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与滑动外壳内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的下端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一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开关一与开关二,所述固定筒与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的上端通过螺栓一固定连接,所述开关一以及电动升降杆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筒加上滑动外壳的最大高度与电动升降杆的最大延伸长度一致,同时固定筒内部的电动升降杆与滑动外壳的运动状态相同,当红绿灯外壳需要升高或降低时,先打开安全门,再打开开关一,电动升降杆会自动带动滑动外壳升高或者降低,同时滑动外壳对电动升降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红绿灯外壳与滑动外壳固连在一起,所以当滑动外壳升高或降低时红绿灯外壳也会与电动升降杆进行同步运动,当调节至所需高度时,关闭开关一,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达到调节红绿灯高度的目的,大大增加了实用性,降低了局限性。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均匀固定在所述底座外部的四组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中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夹持块通过螺栓二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外部均匀固定有四组夹持块,每组夹持块分为左右两个,四根支撑杆通过呈八字型的竖向斜撑支撑在地面上,相对的两根支撑杆呈三角形的结构,同时支撑杆与夹持块通过螺栓二固定连接,大大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

1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模块包括两个电动缸,两个所述电动缸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内部的上端,两个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上端,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从连接杆上延伸至开口凹槽的外部,所述开口凹槽预留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支撑筒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开关二以及电动缸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底部预留的两个开口凹槽的宽度均与支撑筒的宽度适配,且支撑筒呈中空状,当需要移动装置时,先打开安全门,再打开开关二,电动缸启动,底座内部的两个电动缸会同步进行向下延伸,进而使连接杆向下推进,在推进过程中,滑轮从开口凹槽中伸出并与地面接触,直至将整个装置撑起,使底座离开地面,当延伸至最长状态时,电动缸停止,进而可以人工推动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当运动到指定位置或不需要移动时,再打开开关二,使电动缸向上收缩,直至滑轮回收至开口凹槽内,让底座与地面重新接触,进而达到装置可以进行移动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整体实用性。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技术通过升降模块的设置,固定筒加上滑动外壳的最大高度与电动升降杆的最大延伸长度一致,同时固定筒内部的电动升降杆与滑动外壳的运动状态相同,当红绿灯外壳需要升高或降低时,先打开安全门,再打开开关一,电动升降杆会自动带动滑动外壳升高或者降低,同时滑动外壳对电动升降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红绿灯外壳与滑动外壳固连在一起,所以当滑动外壳升高或降低时红绿灯外壳也会与电动升降杆进行同步运动,当调节至所需高度时,关闭开关一,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达到调节红绿灯高度的目的,大大增加了实用性,降低了局限性。

15、2、本技术通过移动模块的设置,底座底部预留的两个开口凹槽的宽度均与支撑筒的宽度适配,且支撑筒呈中空状,当需要移动装置时,先打开安全门,再打开开关二,电动缸启动,底座内部的两个电动缸会同步进行向下延伸,进而使连接杆向下推进,在推进过程中,滑轮从开口凹槽中伸出并与地面接触,直至将整个装置撑起,使底座离开地面,当延伸至最长状态时,电动缸停止,进而可以人工推动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当运动到指定位置或不需要移动时,再打开开关二,使电动缸向上收缩,直至滑轮回收至开口凹槽内,让底座与地面重新接触,进而达到装置可以进行移动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整体实用性。

16、3.本技术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底座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四组夹持块,每组夹持块分为左右两个,四根支撑杆通过呈八字型的竖向斜撑支撑在地面上,相对的两根支撑杆呈三角形的结构,同时支撑杆通过螺栓二固定在夹持块中间,大大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并且方便整体装置的拆卸移动,不会局限在某一定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包括红绿灯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灯外壳(1)的四周设有LED灯(2),所述LED灯(2)的边缘设置有避光板(3),所述红绿灯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太阳能板(4),所述红绿灯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模块(6),所述升降模块(6)的下端设置有蓄电池防护外壳(7),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7)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7)的下端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四周设置有支撑组件(10),所述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模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灯外壳(1)每一面的三个LED灯(2)均竖直等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4)的正面均朝外而设,所述太阳能板(4)与所述蓄电池(8)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6)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红绿灯外壳(1)下端的滑动外壳(61),所述滑动外壳(61)套设在固定筒(62)内部,所述固定筒(62)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杆(65),所述电动升降杆(65)的输出端与滑动外壳(61)内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62)的下端开设有通口(68),所述通口(68)的一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安全门(63),所述安全门(63)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开关一(66)与开关二(67),所述固定筒(62)与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7)的上端通过螺栓一(64)固定连接,所述开关一(66)以及电动升降杆(65)均与所述蓄电池(8)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均匀固定在所述底座(9)外部的四组夹持块(103),所述夹持块(103)中设置有支撑杆(101),所述支撑杆(101)与夹持块(103)通过螺栓二(10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11)包括两个电动缸(1101),两个所述电动缸(110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9)内部的上端,两个所述电动缸(1101)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102)的上端,所述连接杆(1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筒(1104),所述支撑筒(1104)从连接杆(1102)上延伸至开口凹槽(1105)的外部,所述开口凹槽(1105)预留在所述底座(9)的底部,所述支撑筒(1104)的底端通过转轴(1106)转动连接有滑轮(1103),所述开关二(67)以及电动缸(1101)均与所述蓄电池(8)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包括红绿灯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灯外壳(1)的四周设有led灯(2),所述led灯(2)的边缘设置有避光板(3),所述红绿灯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太阳能板(4),所述红绿灯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模块(6),所述升降模块(6)的下端设置有蓄电池防护外壳(7),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7)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防护外壳(7)的下端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四周设置有支撑组件(10),所述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模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灯外壳(1)每一面的三个led灯(2)均竖直等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4)的正面均朝外而设,所述太阳能板(4)与所述蓄电池(8)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移动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6)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红绿灯外壳(1)下端的滑动外壳(61),所述滑动外壳(61)套设在固定筒(62)内部,所述固定筒(62)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杆(65),所述电动升降杆(65)的输出端与滑动外壳(61)内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苏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迅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