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222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各梁以及同一梁的不同截面处布置应变或位移传感器,然后使荷载车辆分别依次匀速通过桥梁的各梁;步骤二,依据应变或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绘制应变或位移影响线曲线图;步骤三,对应变或位移影响线进行求导得到其斜率,进而得到应变或位移影响线斜率的曲线图;步骤四,对应变或位移影响线斜率的曲线图进行分析,获得不同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以及同一梁的不同截面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进而评价桥梁移动荷载传递状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弥补了对现役桥梁进行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的不足,并且能降低检测成本,减少数据处理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监测,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桥梁移动荷载横向分布仅限于桥梁设计阶段进行理论分析,如杠杆原理法,偏心压力法,横向刚接梁法和比拟正交异性法等,而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桥梁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还鲜有研究。桥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影响桥梁的整体受力,实际工程中的移动荷载横向分布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会产生变化,因此对现役桥梁进行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以监测桥梁移动荷载横向传递状况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包括不同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和同一梁的不同截面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中:

4、所述不同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一,在各梁上布置应变或位移传感器,然后使荷载车辆匀速通过桥梁;

6、步骤二,依据应变或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绘制梁的跨中截面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变或位移影响线曲线图;

7、步骤三,对各梁的应变或位移影响线进行求导,进而得出梁的应变或位移影响线斜率的曲线图;

8、步骤四,对各梁的应变或位移影响线斜率的曲线图进行分析,获得不同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进而评价桥梁移动荷载横向传递状况

9、所述同一梁的不同截面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1),在同一梁的不同截面处布置应变或位移传感器,然后使荷载车辆匀速通过桥梁;

11、步骤(2),依据应变或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绘制移动荷载在不同截面处各梁的跨中应变或位移影响线曲线图;

12、步骤(3),对该梁的应变或位移影响线进行求导,进而绘制该梁的应变或位移影响线斜率的曲线图;

13、步骤(4),对该梁的应变或位移影响线斜率的曲线图进行分析,获得同一梁的不同截面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进而评价该梁移动荷载横向传递性能。

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步骤一中,所述应变传感器布置在支座、跨中或最大弯矩等关键截面处,位移传感器布置跨中或最大挠度等关键截面处;所述荷载车辆匀速通过检测梁。

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步骤二中,通过采集跨中截面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变或位移,形成应变或位移影响线。

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步骤三中,通过数据处理对应变或位移影响线进行求导得到其斜率。

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步骤四中,所述不同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满足移动荷载横向按照远近程度逐级分配荷载时,则桥梁横向传力性能较好,否则,桥梁横向刚度较弱。

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1),所述应变或位移传感器布置在支座、跨中及各横隔梁等关键截面处;所述荷载车辆匀速通过检测梁。

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步骤(2)中,通过采集跨中截面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变或位移,形成应变或位移影响线。

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步骤(3)中,通过数据处理对应变或位移影响线进行求导得到其斜率。

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步骤(4)中,所述同一梁的不同截面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满足跨中处影响线斜率绝对值最小,支座或横隔梁处斜率绝对值最大,因此说明跨中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变化较小,故跨中处的横向连接比支座或横隔梁处弱,若支座或横隔梁处发生损伤,斜率变化比跨中处斜率变化大。

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23、本专利技术弥补了对现役桥梁进行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的不足,通过对应变或位移影响线求导的方式总结桥梁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使荷载车辆仅作用一次即可获取全跨域移动荷载桥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进而对桥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情况进行评价。该专利技术能降低检测成本,减少数据处理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包括不同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和同一梁的不同截面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应变传感器布置在支座、跨中及应变最大的关键截面处;位移传感器布置在跨中或挠度最大的关键截面处;所述荷载车辆匀速通过检测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提取移动荷载作用在跨中截面时,各梁沿长度方向的应变或位移,形成应变或位移影响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通过数据处理对应变或位移影响线进行求导得到其斜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不同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满足移动荷载横向按照远近程度逐级分配荷载时,则桥梁移动荷载横向传力性能较好,当桥梁发生损伤时,损伤截面处影响线斜率明显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述应变传感器布置在支座、跨中及应变最大截面关键截面处,所述位移传感器布置跨中或挠度最大的关键截面处;所述荷载车辆匀速通过检测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采集移动荷载作用在不同截面时,各梁跨中截面的应变或位移变化,形成应变或位移影响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通过数据处理对应变或位移影响线进行求导得到其斜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同一梁的不同截面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满足跨中处影响线斜率绝对值最小,支座或横隔梁处斜率绝对值最大,因此说明跨中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变化较小,故跨中处的横向连接比支座或横隔梁处弱,若支座或横隔梁处发生损伤,斜率变化比跨中处斜率变化大。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包括不同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和同一梁的不同截面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应变传感器布置在支座、跨中及应变最大的关键截面处;位移传感器布置在跨中或挠度最大的关键截面处;所述荷载车辆匀速通过检测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提取移动荷载作用在跨中截面时,各梁沿长度方向的应变或位移,形成应变或位移影响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通过数据处理对应变或位移影响线进行求导得到其斜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影响线斜率的桥梁全跨域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不同梁的移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满足移动荷载横向按照远近程度逐级分配荷载时,则桥梁移动荷载横向传力性能较好,当桥梁发生损伤时,损伤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天之安永辉杨涛邓年春龙夏毅陈齐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