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尾箱及共享单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尾箱及共享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09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尾箱及共享单车,尾箱包括:箱体,包括上箱盖和下箱盖,上箱盖和下箱盖一侧转动铰接,另一侧为实现箱体开启或闭合的开合端,上箱盖的开合端一侧设置有锁扣;锁体,设置在下箱盖的开合端,包括与锁扣配合的锁钩以及活动设置的立柱,下压上箱盖与下箱盖盖合过程中,锁扣压动立柱向下运动;限位开关,位于立柱下侧,下压上箱盖并直至锁扣与锁钩限位卡合时,限位开关与立柱接触;感应器,与头盔上的感应装置配合,以检测头盔是否位于箱体中;控制线路板,用于接收限位开关和感应器的反馈信号,并将两个反馈信号同时反馈至移动端。本申请通过头盔和尾箱实现双联控制,从而判断共享单车是否能够归还上锁,降低了头盔丢失损坏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共享车辆,特别涉及一种尾箱。另外,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尾箱的共享单车。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已经青睐以共享单车作为短途出行的交通工具。共享单车包括了普通的自行车、助力自行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等共享骑行车辆。

2、现有的部分共享单车提供有头盔,头盔有放置在车头简易框里,有随意挂在车后,头盔直接裸露在外摆放,导致头盔经常性的丢失或损坏。也有部分共享单车设置有尾箱,可以将头盔放置在尾箱中,但是现有尾箱都是通过钥匙或遥控进行开关,尾箱与头盔没有形成双联控制,如果用户未将头盔放回尾箱,便归还车辆,那我们将无法得知,造成共享头盔的遗失或损坏。

3、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何实现尾箱与头盔的双联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箱,该尾箱依据头盔是否归还到位,以及尾箱是否盖合到位,实现双联控制,从而判断共享单车是否能够归还上锁,降低了头盔丢失损坏的可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尾箱,包括:

3、箱体,包括上箱盖和下箱盖,所述上箱盖和所述下箱盖一侧转动铰接,另一侧为实现所述箱体开启或闭合的开合端,所述上箱盖的开合端一侧设置有锁扣;

4、锁体,设置在所述下箱盖的开合端,包括与所述锁扣配合的锁钩以及活动设置的立柱,下压所述上箱盖与所述下箱盖盖合过程中,所述锁扣压动所述立柱向下运动;

5、限位开关,位于所述立柱下侧,下压所述上箱盖并直至所述锁扣与所述锁钩限位卡合时,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立柱接触;

6、感应器,位于所述箱体内,与头盔上的感应装置配合,以检测所述头盔是否位于所述箱体中;

7、控制线路板,用于接收所述限位开关和所述感应器的反馈信号,并将两个所述反馈信号反馈至移动端。

8、优选地,所述下箱盖的开合端设置有底板,所述锁钩底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贯穿所述锁钩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以使所述锁钩转动设置,转动所述锁钩以实现与所述锁扣的卡合或分离。

9、优选地,所述销轴外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锁钩和所述底板抵持,用于为所述锁钩提供远离所述底板的弹性力;

10、所述锁扣与所述锁钩限位卡合时,所述锁扣位于所述锁钩背离所述底板一侧,所述扭簧用于为所述锁钩提供与所述锁扣卡合的弹性力。

11、优选地,位于所述锁钩一侧或两侧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限位筒,所述立柱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筒中,且所述立柱至少其上端伸出在所述限位筒外,用于和所述锁扣抵持,并在所述锁扣的压动下沿其轴向向下运动,直至与所述限位开关接触。

12、优选地,所述立柱外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筒上,用于为所述立柱提供远离所述限位开关的弹性力;

13、所述立柱外壁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筒配合,以限制所述立柱仅在所述限位筒中上下往复滑动。

14、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穿且转动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与开闭锁电机的动力端连接,所述开闭锁电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位于与所述箱体内,所述开闭锁电机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开闭锁电机动作;

15、所述调节轴上设置有两个凸台,两个所述凸台分别位于所述锁钩前后两侧,所述锁钩前侧面设置有与前侧所述凸台对应的斜坡;

16、正向旋转所述调节轴,以使前侧所述凸台与所述斜坡配合,并压动所述锁钩面向所述底板转动,直至所述锁钩与所述锁扣脱离卡合;

17、反向旋转所述调节轴,以使所述锁钩逐渐脱离前侧所述凸台的限制,并在所述扭簧作用下反向压动所述锁钩远离所述底板转动,直至所述锁钩到达与所述锁扣卡合位置处;

18、后侧所述凸台与所述锁钩间隔设置,以限制所述锁钩面向所述底板的转动角度。

19、优选地,所述开闭锁电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角度为90°,并通过所述移动端下发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线路板,再由所述控制线路板控制所述开闭锁电机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且在所述开闭锁电机正向旋转并到位4-8s后,所述开闭锁电机反向自动旋转。

20、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开闭锁电机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线路板位于所述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线路板通过3g、4g、5g方式传递信号给所述移动端。

21、优选地,所述底板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下箱盖固定连接的封板,以使所述底板、所述锁体、所述调节轴、所述限位开关与外部环境隔离。

22、一种共享单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尾箱。

23、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申请的尾箱用于放置头盔,在头盔上设置有感应装置,在箱体内部设置有与感应装置配合的感应器,用于检测头盔是否放进尾箱中,如果头盔放置到位,信号会通过控制线路板反馈至移动端。同时利用限位开关检测尾箱是否盖合到位,如果盖合到位,限位开关的信号也会通过控制线路板反馈至移动端,如果用户在移动端同时看到上述两个到位信号,则可以归还车辆;如果其中一个未到位,则无法归还车辆,直至两者同时到位。因此,本申请可在移动端实现对头盔有无放置在尾箱内的检测和尾箱的开关检测,实现双联控制,降低了头盔丢失损坏的可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盖的开合端设置有底板,所述锁钩底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贯穿所述锁钩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以使所述锁钩转动设置,转动所述锁钩以实现与所述锁扣的卡合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外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锁钩和所述底板抵持,用于为所述锁钩提供远离所述底板的弹性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锁钩一侧或两侧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限位筒,所述立柱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筒中,且所述立柱至少其上端伸出在所述限位筒外,用于和所述锁扣抵持,并在所述锁扣的压动下沿其轴向向下运动,直至与所述限位开关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外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筒上,用于为所述立柱提供远离所述限位开关的弹性力;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穿且转动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与开闭锁电机的动力端连接,所述开闭锁电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位于与所述箱体内,所述开闭锁电机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开闭锁电机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锁电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角度为90°,并通过所述移动端下发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线路板,再由所述控制线路板控制所述开闭锁电机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且在所述开闭锁电机正向旋转并到位4-8s后,所述开闭锁电机反向自动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开闭锁电机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线路板位于所述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线路板通过3G、4G、5G方式传递信号给所述移动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下箱盖固定连接的封板,以使所述底板、所述锁体、所述调节轴、所述限位开关与外部环境隔离。

10.一种共享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尾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盖的开合端设置有底板,所述锁钩底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贯穿所述锁钩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以使所述锁钩转动设置,转动所述锁钩以实现与所述锁扣的卡合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外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锁钩和所述底板抵持,用于为所述锁钩提供远离所述底板的弹性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锁钩一侧或两侧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限位筒,所述立柱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筒中,且所述立柱至少其上端伸出在所述限位筒外,用于和所述锁扣抵持,并在所述锁扣的压动下沿其轴向向下运动,直至与所述限位开关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外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筒上,用于为所述立柱提供远离所述限位开关的弹性力;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尾箱,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有遂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友爱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