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利工程溢流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利工程溢流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006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溢流堰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水利工程溢流堰位于压力前池的侧壁上,所述压力前池的侧壁与厂房和山体连接,所述溢流堰包括左梯形块、中部梯形块和右梯形块,通过对溢流堰的改造设计,可以实现不同水流下的溢流耗能,减少因溢流对厂房的结构影响,溢流堰的施工方法可充分利用压力前池侧壁与山体、厂房的连接,便于施工,且可保证溢流堰具有足够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位于引水式水电站的压力前池上,所述压力前池与渠道连接,所述压力前池位于厂房上游,所述厂房内设置有若干水轮发电机组,所述水轮发电机组与所述压力前池通过压力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前池的一侧与山体连接,所述压力前池的侧壁上修建有溢流堰,所述压力前池的侧壁一端与山体连接,一端与厂房连接,所述溢流堰连接有泄流通道,泄流通道位于山体和厂房之间,所述溢流堰包括左梯形块、中部梯形块和右梯形块,其中左梯形块与厂房固定连接,所述右梯形块与所述山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左梯形块、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右梯形块之间设置有间隙,用于形成溢流通道,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左梯形块之间的压力前池侧壁的高程低于所述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右梯形块之间的压力前池侧壁的高程,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左梯形块引导水流朝向山体方向流动,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右梯形块之间引导水流朝向厂房方向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溢流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梯形块的顶部高程小于所述左梯形块和所述右梯形块的顶部高程,所述左梯形块和右梯形块的顶部高程相等,且均等于所述压力前池的池顶高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溢流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梯形块、中部梯形块和右梯形块沿高度方向的剖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均与所述压力前池侧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左梯形块和所述右梯形块的梯形截面靠近压力前池的为上底,所述中部梯形块的梯形截面远离压力前池的为上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溢流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梯形块、中部梯形块和右梯形块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与压力前池侧壁通过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溢流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通道与所述水电站的尾水渠连接,所述泄流通道设置有混凝土衬砌。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溢流堰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用于在所述压力前池的侧壁上改造设置溢流堰,施工前所述压力前池的侧壁高程与所述压力前池的池顶高程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利工程溢流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凿除后,采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上均凿除设置若干齿形结构,以提高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与上部浇筑混凝土的连接强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利工程溢流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梯形块位置处的连接钢筋包括位于第一台阶面的连接钢筋和位于第二台阶面的连接钢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位于引水式水电站的压力前池上,所述压力前池与渠道连接,所述压力前池位于厂房上游,所述厂房内设置有若干水轮发电机组,所述水轮发电机组与所述压力前池通过压力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前池的一侧与山体连接,所述压力前池的侧壁上修建有溢流堰,所述压力前池的侧壁一端与山体连接,一端与厂房连接,所述溢流堰连接有泄流通道,泄流通道位于山体和厂房之间,所述溢流堰包括左梯形块、中部梯形块和右梯形块,其中左梯形块与厂房固定连接,所述右梯形块与所述山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左梯形块、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右梯形块之间设置有间隙,用于形成溢流通道,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左梯形块之间的压力前池侧壁的高程低于所述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右梯形块之间的压力前池侧壁的高程,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左梯形块引导水流朝向山体方向流动,所述中部梯形块与右梯形块之间引导水流朝向厂房方向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溢流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梯形块的顶部高程小于所述左梯形块和所述右梯形块的顶部高程,所述左梯形块和右梯形块的顶部高程相等,且均等于所述压力前池的池顶高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溢流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梯形块、中部梯形块和右梯形块沿高度方向的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石岩马延强卢强李尧杨乐谢利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