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恒模波形设计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恒模波形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767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雷达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恒模波形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多入多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通信模型,获得多用户干扰信号总能量fc;步骤二:建立多入多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理想波束图设计模型,获得期望的协方差矩阵,并计算自相关矩阵与期望协方差矩阵之间的误差fr;步骤三:根据多用户干扰信号总能量fc和和误差fr建立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模型;步骤四: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模型施加恒模约束;步骤五:基于交替下降法求解恒模约束下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模型,得到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发射波形矩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通信,涉及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恒模波形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由于无线通信的频谱需求,稀缺的频谱资源共享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联合通信-雷达频谱共享(jcrss)是缓解这一问题的一种手段。总的来说,关于jcrss的现有贡献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不使用相同平台硬件的共存波形设计,第二种是设计波形在单一平台硬件上共享频谱。

2、对于第一类,在文献《r.saruthirathanaworakun,j.m.peha,and l.m.correia,“opportunistic sharing between rotating radar and cellular,”ieee journal on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vol.30,no.10,pp.1900–1910,2012.》中,通信系统在空间上传输,频谱不被任何雷达系统所占用。更进一步,文献《abdelhadi,ahmed,khawar,awais,clancy,and charles,“target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spectrum sharingmimo radars,”ieee sensors journal,vol.15,no.9,pp.4928–4940,2015.》提出了一种零空间投影(nsp)方法来支持mimo雷达和蜂窝系统之间的频谱共享。相比之下,文献《f.liu,c.masouros,a.li,and t.ratnarajah,“robust mimo beamforming for cellular andradar coexistence,”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vol.6,no.3,pp.374–377,2017.》研究了mimo雷达和mu-mimo通信的波束形成设计,以减少雷达的性能损失。然而,协同设计方法使用了两个独立的硬件平台,成本昂贵。因此,第二类方法受到广泛关注。

3、对于第二类,在文献《f.liu,c.masouros,a.li,h.sun,and l.hanzo,“mu-mimocommunications with mimo radar:from co-existence to joint transmission,”ieee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vol.17,no.4,pp.2755–2770,2019.》中研究了具有总功率约束和单天线功率约束的dfrc波束图设计。虽然上述波形设计实现了通信和雷达探测的联合功能,但对恒模(cm)波形的研究很少。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雷达波形采用非线性放大器传输,cm波形可以避免信号失真,降低功率效率损失。

4、为了解决dfrc系统恒模波形设计这一难题,在文献《f.liu,l.zhou,c.masouros,a.li,w.luo,and a.petropulu,“toward dual-functional radar-communicationsystems:optimal waveform design,”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vol.66,no.16,pp.4264–4279,2018.》中通过有界搜索技术,提出了一种分支定界(bnb)算法来寻找所需的解。然而,搜索过程需要巨大的复杂度成本。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文献《f.liu,c.masouros,and h.griffiths,“dual-functional radarcommunicationwaveform design under constant-modulus and orthogonality constraints,”in2019sensor signal processing for defence conference(sspd).ieee,2019,pp.1–5.》提出了一阶黎曼共轭梯度算法来设计具有cm和正交性约束的dfrc波形。但上述设计dfrc波形的方法都没有考虑mimo雷达的发射波束图设计,而这对于提高雷达的探测性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恒模波形设计方法,设计具有cm约束的发射波形,使雷达发射波束图和通信多用户干扰都得到了优化。为了打破设计精度与复杂性之间的平衡,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黎曼流形优化的信赖域(rmo-tr)方法来直接求解。该方法首先将问题转化为复圆流形上的无约束二次问题。然后,通过对信赖域下降比的精心设计,导出了求解变换后问题的黎曼信赖域算法。数值结果表明,在波形模量恒定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权衡设计在通信和雷达之间具有更好的折衷性能。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3、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恒模波形设计方法,过程如下:

4、考虑一个mimo-dfrc系统,该系统配备了n个发射天线,位于均匀线阵(ula)中。该系统在进行目标检测的同时为k个通信用户提供服务。

5、符号表示:矩阵、向量分别用粗体大写(例如:a)和粗体小写(例如:a)表示。复共轭、共轭和转置运算符分别表示为(·)h、(·)*和(·)t。运算符|·|表示一个值的模,⊙表示哈达玛积。符号表示克罗内克积。in表示n×n阶单位矩阵,符号<·,·>表示内积。符号cn×l表示n×l阶复矩阵。

6、步骤1:通信模型

7、下行链路用户接收到的信号矩阵可表示为:

8、yc=hx+w   (1)

9、其中,h=[h1,h2,...,hk]t∈ck×n表示通信信道矩阵,x=[x1,x2,...,xl]∈cn×l代表dfrc系统的发射波形矩阵,其中,l是通信帧或雷达脉冲的长度,w=[w1,w2,...,wl]∈ck×l表示噪声矩阵,其中,

10、给定一个下行链路用户所期望的星座符号矩阵s∈ck×l,式(1)的等价形式可以重写为:

11、

12、对于每个下行链路用户,假设s的元素来自相同的星座图,(2)中的第二项表示多用户干扰(mui)信号,mui总能量可以定义为:

13、

14、通过最小化mui能量可以提高下行链路用户的可达和速率。

15、步骤2:雷达模型

16、由于mimo雷达各天线发射不同波形,因此相比于传统的相控阵雷达,mimo雷达具有更高的自由度(dofs)。雷达发射波束图可以通过雷达信号协方差矩阵r设计。dfrc系统的理想波束图设计可以表示为如下约束最小二乘问题:

17、

18、其中,表示[-π/2,π/2]范围内的检测角度,是角度θm对应的期望发射波束增益,α是缩放因子,pt是发射功率,1n=[1,1,...,1]t∈rn×1。发射-接收导向矢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恒模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入多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配备有N个发射天线,均位于均匀线阵中,所述系统在进行目标检测的同时为K个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理想波束图建模为最小二乘问题,如下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模型建模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带恒模约束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模型表示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求解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发射波形矩阵X固定下带恒模约束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模型表示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U固定下带恒模约束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模型表示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恒模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入多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配备有n个发射天线,均位于均匀线阵中,所述系统在进行目标检测的同时为k个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理想波束图建模为最小二乘问题,如下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模型建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逸然罗玉娟孙学柳石维盛颜冠伟梁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