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整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41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铸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铸件整形设备,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模,活动座上设有活动模;所述固定座与活动座之间设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下方位置的升降板,升降板的两侧固接有衔接板,衔接板的上端固接在活动座上,活动座能够通过衔接板带动升降板同步上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铸件整形设备,利用活动座的上下移动,驱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便可实现板件的脱料目的,充分利用活动座的动作,直接省去人工下料的麻烦,同时减少人工与设备的接触时长,能够减少危险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铸件整形设备


技术介绍

1、铸件整形是铸造过程中的一种加工方法,目的是使铸件达到所需的尺寸和外形。铸件通常包含一些不必要的材料,整形就是通过去除这些材料,使铸件达到要求的尺寸和形状。

2、铝合金热整形工艺是一种目前比较先进的铸件整形加工技术。此项技术主要基于铝合金的塑性特性及模具的矫正功能来实现的。一般的做法就是通过加热使其达到塑性变形的条件,再施加一定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取出后通过自然冷却或风冷以达到矫正改善产品平面度的效果;

3、铝合板件通过外界持续压力,将其压制贴合模具,压制出与模具相适配的形状,有些铝合板在压制弯曲后,会夹持在模具上,因此在后期脱料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力将其取下;针对于一些薄板,比如2—4毫米的铝合板,强度较低,在取料时,仅需施加较小的力,便可将该铝合板变形,较为容易取下,但是针对一些较厚的板材,比如5—8毫米的厚板,挤压变形,因其强度较大,施加脱离力时,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方能将其取下,对于现场的操作人员来讲,下料操作较为费时费力,同时长时间与设备接触,也会增大危险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件整形设备,包括固定座(1)和活动座(2);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固定模,活动座(2)上设有活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与活动座(2)之间设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座(1)下方位置的升降板(3),升降板(3)的两侧固接有衔接板(4),衔接板(4)的上端固接在活动座(2)上,活动座(2)能够通过衔接板(4)带动升降板(3)同步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模包括中间位置的凸模(7)和其两侧设置的弯曲部(8);所述弯曲部(8)的两侧开设固定孔(9);所述活动座(2)的两侧对称开设伸缩孔,伸缩孔与固定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整形设备,包括固定座(1)和活动座(2);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固定模,活动座(2)上设有活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与活动座(2)之间设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座(1)下方位置的升降板(3),升降板(3)的两侧固接有衔接板(4),衔接板(4)的上端固接在活动座(2)上,活动座(2)能够通过衔接板(4)带动升降板(3)同步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模包括中间位置的凸模(7)和其两侧设置的弯曲部(8);所述弯曲部(8)的两侧开设固定孔(9);所述活动座(2)的两侧对称开设伸缩孔,伸缩孔与固定孔(9)之间设有u形状的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在伸缩孔内,固定杆(10)的另一端插入在固定孔(9)内;所述凸模(7)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动座(2)下表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件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上与弯曲部(8)相对的位置开设插孔,插孔连通外界油管(22);所述弯曲部(8)的上端面设有插管(23),弯曲部(8)的内部开设滑孔(24),滑孔(24)上孔端连通插孔,滑孔(24)下孔端贯穿至弯曲部(8)的下表面,滑孔(24)内通过弹簧密封滑动连接有卸油杆(25),卸油杆(25)上端开设承油口(26),卸油杆(25)上端一侧开设出油口(27),出油口(27)连通承油口(26);所述弯曲部(8)内部还开设油道(28),油道(28)的一端口延伸至插孔位置,油道(28)的另一端口延伸至弯曲部(8)的弧形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件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开设多个限位孔(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中徐春腾黄可平徐威吴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富钛金属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