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311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将碳基前驱体、造孔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锂混合并压制在泡沫镍上作为工作电极,循环伏安法处理后,将所得材料从泡沫镍上剥离,碳化处理,得到金属掺杂多孔碳;S2、将金属掺杂多孔碳转移到回转炉中,通入硅源混合气体进行裂解反应,反应结束后改通碳源气体,得到金属掺杂硅碳材料;S3、将金属掺杂硅碳材料和粘结剂转入造粒机中,经过预碳化,碳化,得到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碳基前驱体与造孔剂,羧甲基纤维素锂混合压制成块状结构,碳化后,得到锂掺杂无定形碳降低其材料的不可逆容量,提升首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新型硅碳材料是由多孔碳及其沉积在孔隙中的纳米硅组成,由于多孔碳自身电子导电率差及其自身高的比表面积,造成新型硅碳材料的倍率性能偏差及其高温存储性能偏差。

2、因此,如何提升新型硅碳材料的不可逆容量,提升首次效率,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碳基前驱体、造孔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锂混合并压制在泡沫镍上作为工作电极,配置金属盐溶液,饱和甘汞作为参比电极,经循环伏安法处理后,采用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之后将所得材料从泡沫镍上剥离,并转移到管式炉中进行碳化处理,得到金属掺杂多孔碳;

5、s2、将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转移到回转炉中,通入氮气和硅源,进行裂解反应,反应结束后停止通入氮气和硅源,改通碳源气体,升温700-1000℃保温1-6h,得到金属掺杂硅碳材料;

6、s3、将金属掺杂硅碳材料与粘结剂混合均匀,之后转入造粒机中,先升温进行预碳化,再升温进行碳化,得到所述硅碳复合材料。

7、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8、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循环伏安法的电压为-1.5v~1.5v,扫描速率为10-100mv/s,循环10-100周。

9、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管式炉的温度为1000-1400℃,碳化时间1-6h。

10、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氮气和硅源的体积比为1-5:10,硅源为硅烷。。

11、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裂解反应的温度为400-600℃,裂解时间1-6h,流量50-200ml/min。

12、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碳源气体为甲烷、乙烷、乙烯、乙炔中的一种,流量50-200ml/min。

13、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金属掺杂硅碳材料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00:2-8。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包括升温到300-400℃预碳化1-6h,之后升温到1100-1300℃碳化1-6h,得到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

1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碳基前驱体中沉积金属盐具有沉积致密度高、均匀性好的优点,同时,碳基前驱体与造孔剂,羧甲基纤维素锂混合压制成块状结构,碳化后,得到锂掺杂无定形碳降低其材料的不可逆容量,提升首次效率。

17、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粘结剂与金属掺杂硅碳材料实现材料造粒,提升材料的动力学性能和降低膨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碳基前驱体、造孔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锂的质量比为100:1-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循环伏安法的电压为-1.5V~1.5V,扫描速率为10-100mV/s,循环10-100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管式炉的温度为1000-1400℃,碳化时间1-6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氮气和硅源的体积比为1-5:10,硅源为硅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裂解反应的温度为400-600℃,裂解时间1-6h,流量50-200ml/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碳源气体为甲烷、乙烷、乙烯、乙炔中的一种,流量50-200ml/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金属掺杂硅碳材料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00:2-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升温到300-400℃预碳化1-6h,之后升温到1100-1300℃碳化1-6h,得到所述硅碳复合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碳基前驱体、造孔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锂的质量比为100:1-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循环伏安法的电压为-1.5v~1.5v,扫描速率为10-100mv/s,循环10-100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管式炉的温度为1000-1400℃,碳化时间1-6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掺杂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吕波路鹏飞郭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昌鑫金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