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226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回收罐、沉淀结构、和清洗机,回收罐设有用于存储回收液的容纳腔,沉淀结构设有沉淀腔,沉淀腔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容纳腔连通,清洗机包括外壳和喷淋件,喷淋件位于外壳内,且喷淋件与出液口连通。本技术的回收利用系统,回收液能在回收罐中进行初步沉淀,这样能使回收液在后续的沉淀过程中处理更快,存储在容纳腔中的回收液能通过进液口进入至沉淀结构的沉淀腔内,这样能够对未处理的回收液进行沉淀处理,同时沉淀腔还有出液口且其与清洗机的喷淋件相连,这样处理完成的回收液能够进入喷淋件中并对清洗机内壁进行清洗,从而实现回收液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回收利用,具体为一种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经过涂布工序,在涂布完成会产生大量的回收液无法回收利用,这样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所述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回收利用涂布完成的回收液。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回收罐,所述回收罐设有用于存储回收液的容纳腔,沉淀结构,所述沉淀结构设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清洗机,所述清洗机包括外壳和喷淋件,所述喷淋件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喷淋件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回收液能够被放置在回收罐的容纳腔中,这样未处理的回收液能够被存储在系统中,同时回收液能在回收罐中进行初步沉淀,这样能使回收液在后续的沉淀过程中处理更快,存储在容纳腔中的回收液能通过进液口进入至沉淀结构的沉淀腔内,这样能够对未处理的回收液进行沉淀处理,同时沉淀腔还有出液口且其与清洗机的喷淋件相连,这样处理完成的回收液能够进入喷淋件中并对清洗机内壁进行清洗,从而实现回收液的回收利用。

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所述沉淀结构包括壳体和沉淀挡板,所述壳体限定出所述沉淀腔,所述沉淀挡板位于沉淀腔内,且所述沉淀挡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过流通道。p>

5、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所述沉淀挡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沉淀挡板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分布方向上间隔开分布。

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存储罐,所述存储罐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液口和所述进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出口和所述喷淋件通过第二管路连通。

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和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且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沉淀腔内且用于获取所述沉淀腔内的所述回收液的第一液位高度信息,所述控制系统适于根据所述第一液位高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泵体开启或关闭。

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且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三管路连通,且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12、其中,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回收液的第二液位高度信息,所述控制系统适于根据所述第二液位高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三泵体开启或关闭。

1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沉淀腔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冷却装置和/或过滤网。

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结构(20)包括壳体(22)和沉淀挡板(23),所述壳体(22)限定出所述沉淀腔(21),所述沉淀挡板(23)位于沉淀腔(21)内,且所述沉淀挡板(23)与所述外壳(4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过流通道(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挡板(2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沉淀挡板(23)在所述进液口(211)和所述出液口(212)的分布方向上间隔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罐(30),所述存储罐(30)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液口(212)和所述进口通过第一管路(31)连通,所述出口和所述喷淋件(42)通过第二管路(3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50)和第一泵体(51),所述第一泵体(51)设于所述第一管路(31)上且与所述控制系统(5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25),第一液位传感器(25)位于所述沉淀腔(21)内且用于获取所述沉淀腔(21)内的所述回收液的第一液位高度信息,所述控制系统(50)适于根据所述第一液位高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泵体(51)开启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泵体(52),所述第二泵体(52)设于所述第二管路(32)上且与所述控制系统(5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与所述进液口(211)通过第三管路(13)连通,且所述第三管路(13)上设置有第三泵体(53),所述第三泵体(53)与所述控制系统(50)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液位传感器(12),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2)位于所述容纳腔(11)内且与所述控制系统(50)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和所述沉淀腔(21)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冷却装置和/或过滤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结构(20)包括壳体(22)和沉淀挡板(23),所述壳体(22)限定出所述沉淀腔(21),所述沉淀挡板(23)位于沉淀腔(21)内,且所述沉淀挡板(23)与所述外壳(4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过流通道(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挡板(2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沉淀挡板(23)在所述进液口(211)和所述出液口(212)的分布方向上间隔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罐(30),所述存储罐(30)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液口(212)和所述进口通过第一管路(31)连通,所述出口和所述喷淋件(42)通过第二管路(3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生产废液回收利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50)和第一泵体(51),所述第一泵体(51)设于所述第一管路(31)上且与所述控制系统(5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少雷龙建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