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001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进气段和第二进气段,第一进气段用于提供使气体由高向低流动的通道,第二进气段用于提供使气体由低向高流动的通道,第一进气段与第二进气段之间设置有气体过渡区域,用于使第一进气段导出的气体由惯性进入第二进气段中;排物口设置在气体过渡区域,用于将异物通过排物口排出进气通道;本技术通过对进气通道改进,结构简单,异物排出效果效果显著,不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无需再设置导流结构就可实现分离外来物,精简了结构,提高了结构可靠性,避免了异物进入发动机对其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


技术介绍

1、动力装置进气系统需要实现防异物功能,应防止外来物如鸟、沙尘和结冰等进入进气通道损伤发动机,或者在进气道中停留、堆积等,影响发动机的进气。

2、现有常用的航空发动机的防异物进气系统,通常设置两个活门,一个排渣活门,一个导流活门,通过两个活门之间的联动来实现正常进气和排异物两种功能,不仅驱动机构复杂,而且零部件数量多、可靠性差,并且将驱动机构布置在进气道内部,还会增加进气阻力和扰乱气体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结构复杂、异物清理效果差的缺陷。

2、本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

3、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进气段和第二进气段,所述第一进气段用于提供使气体由高向低流动的通道,所述第二进气段用于提供使气体由低向高流动的通道,所述第一进气段与所述第二进气段之间设置有气体过渡区域,用于使所述第一进气段导出的气体由惯性进入所述第二进气段中;

4、排物口,设置在所述气体过渡区域,用于将异物通过所述排物口排出所述进气通道。

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第二进气段中设置有隔离件,用于阻挡异物随气体进入发动机。

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排物口设置有用于调节排物口大小的活动门。

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第一进气段与所述第二进气段之间还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驾驶室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摄像头的镜头与所述排物口对应,用于拍摄获取所述排物口处的图像信息。

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第一进气段和所述第二进气段均为弧形结构。

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活动门外侧设置有活动门调节组件,所述活动门调节组件包括自动伸缩件,所述自动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门连接,所述自动伸缩件用于通过伸缩驱动所述活动门移动,以将所述排物口打开或关闭。

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有排渣通道,所述排渣通道设置在所述排物口的下方,用于将所述排物口导出的异物送入所述排渣通道,所述排渣通道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自动伸缩件通过的缺口。

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第三进气段,所述第三进气段与所述第一进气段远离所述第二进气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进气段用于将气体由低向高送入所述第一进气段的通道中。

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第三进气段连接有与内部连通的减振器冷却通道。

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第三进气段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进气段、所述第二进气段和所述第三进气段形成s形通道结构。

14、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通过对进气通道改进,将其设计成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进气段和第二进气段的结构,使气体在第一进气段中由高向低流动,在第二进气段中由低向高流动,第一进气段与第二进气段之间设置的气体过渡区域,使第一进气段导出的气体由惯性进入第二进气段中,从而在气体换向时避免了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且在该气体过渡区域设置排物口,能使气体在换向的过程中,异物受重力从排物口排出进气通道,并且由于第二进气段中气体是由低向高流动,异物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增加在第二进气段中向高处移动的难度,最终使异物从排污口排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无需设置导流结构,结构简单并提高了可靠性,避免了异物进入发动机气道损伤发动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段(2)中设置有隔离件(4),用于阻挡异物随气体进入发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物口设置有用于调节排物口大小的活动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段(1)与所述第二进气段(2)之间还设置有摄像头(6),所述摄像头(6)与驾驶室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摄像头(6)的镜头与所述排物口对应,用于拍摄获取所述排物口处的图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段(1)和所述第二进气段(2)均为弧形结构,所述气体过渡区域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3)外侧设置有活动门(3)调节组件,所述活动门(3)调节组件包括自动伸缩件(5),所述自动伸缩件(5)的一端与所述活动门(3)连接,所述自动伸缩件(5)用于通过伸缩驱动所述活动门(3)移动,以将所述排物口打开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有排渣通道(7),所述排渣通道(7)设置在所述排物口的下方,用于将所述排物口导出的异物送入所述排渣通道(7),所述排渣通道(7)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自动伸缩件(5)通过的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进气段(8),所述第三进气段(8)与所述第一进气段(1)远离所述第二进气段(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进气段(8)用于将气体由低向高送入所述第一进气段(1)的通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段(8)连接有与内部连通的减振器冷却通道(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段(8)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进气段(1)、所述第二进气段(2)和所述第三进气段(8)形成S形通道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段(2)中设置有隔离件(4),用于阻挡异物随气体进入发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物口设置有用于调节排物口大小的活动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段(1)与所述第二进气段(2)之间还设置有摄像头(6),所述摄像头(6)与驾驶室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摄像头(6)的镜头与所述排物口对应,用于拍摄获取所述排物口处的图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段(1)和所述第二进气段(2)均为弧形结构,所述气体过渡区域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3)外侧设置有活动门(3)调节组件,所述活动门(3)调节组件包括自动伸缩件(5),所述自动伸缩件(5)的一端与所述活动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晶潘钟键赵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山河华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