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98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包括支撑架、底板和多个衬板,所述衬板可拆卸连接底板,用于形成可拆卸的耐磨层。本技术中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利用底板与衬板来形成稳定支撑的耐磨层,能够适配各种粒径、形状的物料阻挡,直接利用衬板来承受物料的冲击,取消了积料的形式,在衬板磨损过度的时候可以单独拆卸更换,无需整体更换,成本更低。在其迎向物料进行挡料的时候,可以利用弧度来引导物料向下排出,以及利用弧度来卸载冲击力,而两端翘起则可以用于汇集两侧的物料,避免溅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输送机,具体涉及一种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相关现有技术中,皮带输送机的出料端为了防止机壳受物料冲击磨损导致破损泄漏,会在机壳内侧设置一挡料装置,挡料装置迎向物料的一端焊接多个兜料板,每个兜料板形成一个物料收集槽,当物料从皮带机上送出,会沿抛物线撞击挡料装置,物料落入兜料板内并积聚,因此后方的物料会撞击已收集的物料,而不会直接冲击挡料装置,以此来减小磨损,延长寿命。兜料板对于物料的形状及粒径有要求,当物料的形状、粒径不匹配时,兜料板难以收集足量物料来缓解冲击。并且后续清理难度较大。同时在兜料板磨损过度的时候需要更换整个挡料装置,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能够单独更换衬板,并且适配多种物料。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部和多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弧度,所述第二支撑部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设有折弯部;底板,所述底板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形成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具有弧度、沿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两端凸出的支撑面,所述底板设有多个安装孔位;多个衬板,所述衬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孔位,用于在所述支撑面形成可拆卸的耐磨层。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利用底板与衬板来形成稳定支撑的耐磨层,能够适配各种粒径、形状的物料阻挡,直接利用衬板来承受物料的冲击,取消了积料的形式,在衬板磨损过度的时候可以单独拆卸更换,无需整体更换,成本更低。并且进一步的,第一支撑部具有弧度,第二支撑部的两端翘起,形成的耐磨层沿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会具有弧度,沿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会两端翘起,在其迎向物料进行挡料的时候,可以利用弧度来引导物料向下排出,以及利用弧度来卸载冲击力,而两端翘起则可以用于汇集两侧的物料,避免溅射。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孔位为螺纹孔,所述衬板的顶角位置设置沉头孔,并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所述螺纹孔。由此,可以避免螺钉受到过度磨损,以及避免凸出耐磨层而造成积料。其中安装孔位采用螺纹孔,也便于快速进行衬板的拆换安装。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衬板为矩形结构。由此,在拼合形成耐磨层的时候可以有效减小相邻两个衬板之间的间距,有利于确保耐磨层的整体性。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衬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端于顶角位置设有凹位,所述沉头孔位于所述凹位内,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凹位适配的凸部,所述安装孔位设于所述凸部。由此,可以通过凸部和凹位实现底板与衬板的快速定位,方便安装孔位与衬板上的沉头孔快速定位,提高拆装的便利性。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背离所述衬板的一端设有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中的一者用于形成转动安装中心,另一者用于形成转动调节中心。由此,通过转动安装中心可以实现支撑架的转动安装,通过转动调节中心来作为调节受力点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支撑架绕转动安装中心的转动调节。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还包括安装座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用于形成所述转动安装中心,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和u形杆,所述调节座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自身长度方向远离所述支撑面,所述u形杆能够沿所述调节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地安装于所述调节座,所述u形杆与所述调节座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第二销轴穿过的安装空间。由此,利用安装座来配合第一销轴进行转动安装,通过调节组件配合第二销轴进行调节以及在调节槽任意位置的固定。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支座,两个所述支座相对而立;半工字梁,所述半工字梁连接于两个所述支座之间,所述半工字梁的腹板外侧设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销轴适配的轴孔;若干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连接于两个所述支座之间。由此,安装座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来承受物料的冲击,确保工作寿命。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座的上端设有多个卡位台阶,所述卡位台阶靠近所述支撑面的一端为斜面或弧面,所述u形杆上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在重力作用下落于所述卡位台阶上,并能够卡接于所述卡位台阶远离所述支撑面的一端。由此,在控制支撑架往背离耐磨层方向移动时,垫片能够沿斜面或弧面顺利越过卡位台阶,但反向则会被卡位台阶限位,使得支撑架无法回落,因此有利于降低支撑架在进行角度调节固定过程时的难度。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还包括机壳,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机壳内。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机壳设有检修门。由此,可以通过检修门来进行衬板更换。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位为螺纹孔,所述衬板的顶角位置设置沉头孔,并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所述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为矩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端于顶角位置设有凹位,所述沉头孔位于所述凹位内,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凹位适配的凸部,所述安装孔位设于所述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背离所述衬板的一端设有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中的一者用于形成转动安装中心,另一者用于形成转动调节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还包括安装座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用于形成所述转动安装中心,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和U形杆,所述调节座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自身长度方向远离所述支撑面,所述U形杆能够沿所述调节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地安装于所述调节座,所述U形杆与所述调节座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第二销轴穿过的安装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的上端设有多个卡位台阶,所述卡位台阶靠近所述支撑面的一端为斜面或弧面,所述U形杆上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在重力作用下落于所述卡位台阶上,并能够卡接于所述卡位台阶远离所述支撑面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还包括机壳,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机壳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检修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位为螺纹孔,所述衬板的顶角位置设置沉头孔,并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所述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为矩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端于顶角位置设有凹位,所述沉头孔位于所述凹位内,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凹位适配的凸部,所述安装孔位设于所述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背离所述衬板的一端设有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中的一者用于形成转动安装中心,另一者用于形成转动调节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衬板的挡料装置还包括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计武张新平陈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盛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