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及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995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及设计方法。超表面由电磁谐振层构成,电磁谐振单元包括介质层、介质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金属线路层,金属线路层由均为正三角形形状、从外到内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金属环、第二金属环和金属板构成,第一金属环布置于介质层表面外边缘,金属板布置于介质层的表面中心,第二金属环布置于第一金属环和金属板之间。调整金属板的尺寸使得电谐振、磁谐振的频点处于工作频点,电磁谐振单元厚度为TE极化平面波波长整数倍,根据调整尺寸后的金属板实现超表面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厚度薄、损耗低、鲁棒性强,电磁性质与电磁虚无空间相同,对各个角度入射的平面波都有很好的类电磁虚无空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电磁材料,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电磁虚无空间的研究成为电磁波调控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电磁虚无空间是指一种介质在几何上占据有限空间但在电磁波传播中不引起相位积累的特殊结构。传统的介质通常会引起电磁波的相位变化,这导致了电磁波在特定条件下会有传输损耗和波束畸变。电磁虚无空间可以使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受限制,进而实现更高效的电磁波控制,电磁虚无空间通常可以运用于通信系统和雷达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消除信号传输中的相位积累,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信号传输,降低信号的衰减,并且可以显著减少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增强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构造这样的电磁虚无空间对于提高通信系统性能、降低电磁波干扰和设计高性能雷达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国内外关于电磁虚无空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电磁虚无空间的实现通常依赖于双零介质,这样会存在着电磁波具有较大损耗、设计的结构非常复杂以及制作很困难等问题,这极大限制了其运用。另外,基于双零介质设计的电磁虚无空间只能在特定入射角度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超表面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超表面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造全向匹配类电磁虚无空间的超表面,其特征在于: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承晶黄正杰叶德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