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线束连接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线束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94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连接器,线束连接器包括外壳、安装块以及连接机构。外壳内部设置有空腔,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两个通孔;安装块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设置有两个安装腔,两个安装腔沿第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机构包括两个连接件及两个连接组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水平设置于安装腔的下方,两个连接组件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若干根线缆连接,板端公针通过通孔插设在连接组件中。两个安装腔沿着第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缩减连接器的宽度尺寸,方便将连接器安装在狭窄空间中。连接件连接有若干根线缆连接,可与若干线缆实现大功率电路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线束连接器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线束连接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通常布置在绝缘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两个端子连接的线缆也平铺设置,这就会使线束电源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尤其是宽度尺寸过大,线束连接器难以适应狭窄的安装环境,导致线束连接器的使用难度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线束连接器,能够安装于狭窄的空间中的同时还可保证大功率传输。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线束连接器,所述线束连接器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板端公针插设;

4、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空腔中,所述安装块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有两个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安装腔与两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以及

5、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连接件以及两个连接组件,两个所述安装腔、两个所述连接件以及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水平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下方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安装腔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若干根线缆的端部连接,板端公针通过所述通孔插设在所述连接组件中。

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连接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两个所述安装腔沿着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此时两个所述连接组件以及两个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均沿着第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而沿着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以大幅缩减连接器的宽度尺寸,从而精简连接器的整体体积,方便用户将连接器安装在狭窄空间中。此外,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若干根线缆连接,通过所述通孔插设在所述连接组件中的板端公针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实现电连接,从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间接连接,最终与若干线缆实现大功率电路输送。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块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端上侧,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两个容纳槽,两个所述容纳槽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宽度方向相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的方向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竖直方向延伸。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上侧,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下两端以及后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线缆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两个所述容纳槽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容置间隙,所述线缆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间隙中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部开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卡槽,两个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于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14、套筒,所述套筒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外侧并与所述套筒的外壁抵接;以及

15、接触件,所述接触件设置在所述套筒中,所述接触件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套筒同轴。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

17、端盖,所述端盖套设于所述套筒的顶端;以及

18、卡环,所述卡环设置在所述端盖与所述套筒的顶端,所述卡环的内径小于所述插孔的内径。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容置腔,两个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安装腔的上方并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安装腔一一对应。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束连接器还包括提手部,所述提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或者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提手部可与提手件分离连接,所述提手件用于提起所述线束连接器。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手部包括螺纹套,所述提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或者第一壳体的顶部,所述提手件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手部包括提杆,所述提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的避让部中或者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的避让部中,当所述提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让所述提手件,所述提手件与所述提杆连接。

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还包括提手环,所述提手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提手环上设置有所述提手部。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卡口沿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口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卡扣可卡接在所述第一卡口中。

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还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沿所述第一外壳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侧设置还设置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卡口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口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卡扣可卡接于所述第二卡口中。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三卡口,所述第三卡口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侧,所述第三卡口与所述第三卡扣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卡扣可卡接于所述第三卡口中。

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缆设置有两根以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所述线缆均排列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相对设置的所述线缆之间相互缠绕设置。

2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0)还包括第二安装部(22),所述第二安装部(22)沿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一端上侧,所述第二安装部(22)设置有两个容纳槽(221),两个所述容纳槽(221)沿所述第二安装部(22)的宽度方向相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12)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容纳槽(2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21)的方向沿所述第二安装部(22)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沿所述第二安装部(22)的竖直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沿所述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上侧,所述第二安装部(2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中,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上下两端以及后端均设置有开口(121),所述线缆(1)穿过所述开口(1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2)设置有隔板(222),所述隔板(222)位于两个所述容纳槽(221)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12)相对设置于所述隔板(222)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与所述隔板(222)之间形成容置间隙(223),所述线缆(1)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间隙(223)中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下部开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卡槽(212),两个所述卡槽(212)沿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于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11)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槽(212)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2)沿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2)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2)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容置腔(112),两个所述容置腔(112)位于所述安装腔(211)的上方并与所述安装腔(211)连通,所述容置腔(112)与所述安装腔(211)一一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部(40),所述提手部(40)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上或者所述第一安装部(21)上,所述提手部(40)可与提手件分离连接,所述提手件用于提起所述线束连接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40)包括螺纹套,所述提手部(4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顶部或者第一壳体(11)的顶部,所述提手件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40)包括提杆,所述提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顶部的避让部中或者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部的避让部中,当所述提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顶部,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41),所述避让孔(41)用于避让所述提手件,所述提手件与所述提杆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还包括提手环(14),所述提手环(1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连接,所述提手环(14)上设置有所述提手部(4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口(113),所述第一卡口(113)沿所述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通孔(111)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扣(213),所述第一卡扣(213)与所述第一卡口(113)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卡扣(213)可卡接在所述第一卡口(113)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还设置有第二卡扣(114),所述第二卡扣(114)沿所述第一外壳(10)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10)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外侧设置还设置有第二卡口(214),所述第二卡口(214)沿所述第一安装部(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0)还包括第二安装部(22),所述第二安装部(22)沿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一端上侧,所述第二安装部(22)设置有两个容纳槽(221),两个所述容纳槽(221)沿所述第二安装部(22)的宽度方向相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12)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容纳槽(2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21)的方向沿所述第二安装部(22)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沿所述第二安装部(22)的竖直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沿所述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上侧,所述第二安装部(2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中,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上下两端以及后端均设置有开口(121),所述线缆(1)穿过所述开口(1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2)设置有隔板(222),所述隔板(222)位于两个所述容纳槽(221)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12)相对设置于所述隔板(222)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与所述隔板(222)之间形成容置间隙(223),所述线缆(1)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间隙(223)中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下部开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卡槽(212),两个所述卡槽(212)沿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于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11)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槽(212)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2)沿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2)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2)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容置腔(112),两个所述容置腔(112)位于所述安装腔(211)的上方并与所述安装腔(211)连通,所述容置腔(112)与所述安装腔(211)一一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部(40),所述提手部(40)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朋翁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