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877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包括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和若干组测量组件,若干组所述测量组件设置在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之间且沿顶部框架的水平方向线性阵列,所述顶部框架的底部与底部框架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顶部框架的顶部设置有送气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含有移动杆和若干个设置在移动杆顶部且沿移动杆水平方向线性阵列的测量管,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与底部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气囊球,气囊球的一侧接触裂缝内壁,而气囊球的另一侧对周围处于裂缝中的测量管表面施加挤压力,使正常插入裂缝中的测量管发生弯曲偏移,从而达到增加测量宽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1、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测量地质灾害的裂缝时,可采用裂缝测量装置进行测量。

2、但是申请号为cn114509010a的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包括连接基体,所述连接基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基座,基座的下表面开设有槽口一,基座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基台,实现对地质灾害裂缝快速的测量,且能够针对地质灾害裂缝出现的不规则裂缝以及地表所出现的上升以及下降相较于地表倾角的测量使用,有效的解决现有地质灾害裂缝测量用具所不具有的测量使用特点,但是我们考虑到在进行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的使用时,传统中的裂缝测量装置的整体仍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

3、1、岩石裂缝大部分是不规则的,裂缝通常是曲线延伸的,通过定点时的测量装置无法快速对岩石裂缝的不同位置的缝隙宽度进行测量,需要进行多次和多点位的反复操作才可得到裂缝不同位置的数据,操作较为麻烦,无法提高测量的效率;

4、2、岩石裂缝具有一定的长度,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性需要对裂缝其中一段进行覆盖式数据获取,但是现有装置的测量都是多点位测量后进行数据整合,将一段裂缝的数据进行推算,这样的方式不仅操作复杂,且测量数据的结果准确性较差;

>5、3、地质灾害的裂缝形式各异,一些地质灾害的裂缝存在分叉裂缝段,分叉段裂缝延伸的朝向不同,测量过程中,装置无法同时对分叉段的裂缝的起始位置进行测量,所以亟需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岩石裂缝大部分是不规则的,裂缝通常是曲线延伸的,通过定点时的测量装置无法快速对岩石裂缝的不同位置的缝隙宽度进行测量,需要进行多次和多点位的反复操作才可得到裂缝不同位置的数据,操作较为麻烦,无法提高测量的效率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和若干组测量组件。

4、若干组所述测量组件设置在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之间且沿顶部框架的水平方向线性阵列。

5、所述顶部框架的底部与底部框架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6、所述顶部框架的顶部设置有送气组件。

7、所述测量组件包含有移动杆和若干个设置在移动杆顶部且沿移动杆水平方向线性阵列的测量管,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与底部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测量管的一端通过滑套贯穿移动杆的顶部连接有与测量管内部连通的气囊球,每个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均设置有顶部环,所述顶部环的底部通过记忆弹性结构与测量管的顶端部连接,所述测量管的顶部中心处连通有送气管,送气管的顶端部通过连通组件与送气组件连通。

8、所述测量管内部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气塞,所述气塞的表面通过通孔与气囊球的一侧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气囊球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气囊的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内部与气塞的底端滑动连接。

9、所述气塞的顶端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的一侧,所述限位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气管内壁的一侧,所述气塞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孔,所述气塞底端设有出气口,所述气塞的内部设有滑块。

10、优选的,所述顶部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移动杆顶部螺栓固定连接的立柱,送气管的外圈顶部套接有移动板,所述顶部环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

11、优选的,所述测量组件的内部设有记忆弹性结构,记忆弹性结构包含有两个挤压弹簧和两个推进杆,两个所述挤压弹簧连接在顶部环的底部两侧,两个所述推进杆连接在顶部环的底部另外两侧,所述挤压弹簧和所述推进杆的底端部均与移动板的顶部连接,所述推进杆采用记忆合金材质制成。

12、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底部框架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测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磁性调节组件,磁性调节组件包含有螺栓固定连接在移动杆一侧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一侧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与移动杆侧壁连接的限位柱。

13、优选的,所述送气组件包含有设置在顶部框架内部中心处的连通管和若干个分别连通在连通管两侧的横管,所述连通管的顶部一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均与顶部框架的内壁连接,所述横管远离连通管的一端与顶部框架的内壁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测量管的顶端部连通有对接管头,所述送气组件的下表面设置有连通组件,所述连通组件包含有送气筒、螺栓固定连接在送气筒底端部的底座和设置在送气筒内部的连通管头,送气管的一端通过滑套贯穿底座与连通管头的底端部连通,所述连通管头的外圈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设置有与连通管头顶端部相适配的封堵球,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和封堵球侧壁接触的抵触杆,所述送气筒的顶端部与相邻的横管连通。

15、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磁性调节组件,另一侧设置有与磁性调节组件相适配的磁铁板,位于底部框架一端的移动杆的两端与底部框架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16、优选的,所述顶部环的底部通过记忆弹性结构与测量管的顶端部连接,所述测量管的顶部中心处连通有送气管,送气管的顶端部通过连通组件与送气组件连通。

17、优选的,所述限位框包含有若干个形状为u形的限位杆,限位杆的竖直段的一端与连通管头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限位杆的竖直段的端部连接,若干个所述限位杆合围形成具有限位空间的限位框。

18、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准备阶段,将底部框架放置在需要进行测量的裂缝位置;

20、s2、对应阶段,记忆弹性结构带动测量管向底部框架的底部位置进行移动,远离裂缝位置的测量管带动气囊球与岩石顶部接触,靠近裂缝位置的测量管带动气囊球进入裂缝的内部;

21、s3、充气测量阶段,通过送气组件和连通组件的配合向位于裂缝内壁的气囊球的内部进行充气,直至气囊球的侧壁与裂缝的内壁接触;

22、s4、获取数据阶段,通过进入裂缝的若干个测量管和气囊球的鼓起程度即可对裂缝走向以及内部宽度进行数据记录。

23、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气囊球,气囊球的一侧接触裂缝内壁,而气囊球的另一侧对周围处于裂缝中的测量管表面施加挤压力,使正常插入裂缝中的测量管发生弯曲偏移,从而达到增加测量宽度的效果。

2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送气组件以及连通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精准送气,对位于裂缝内壁的气囊球进行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框架(2)、底部框架(4)和若干组测量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环(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移动杆(107)顶部螺栓固定连接的立柱(110),送气管的外圈顶部套接有移动板(102),所述顶部环(103)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1)的内部设有记忆弹性结构,记忆弹性结构包含有两个挤压弹簧(108)和两个推进杆(109),两个所述挤压弹簧(108)连接在顶部环(103)的底部两侧,两个所述推进杆(109)连接在顶部环(103)的底部另外两侧,所述挤压弹簧(108)和所述推进杆(109)的底端部均与移动板(102)的顶部连接,所述推进杆(109)采用记忆合金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0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04),所述移动块(104)的一侧开设有与底部框架(4)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测量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磁性调节组件,磁性调节组件包含有螺栓固定连接在移动杆(107)一侧的电磁铁(105),所述电磁铁(105)的一侧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与移动杆(107)侧壁连接的限位柱(1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组件(3)包含有设置在顶部框架(2)内部中心处的连通管(8)和若干个分别连通在连通管(8)两侧的横管(6),所述连通管(8)的顶部一侧连通有连接管(7),所述连通管(8)的两端均与顶部框架(2)的内壁连接,所述横管(6)远离连通管(8)的一端与顶部框架(2)的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01)的顶端部连通有对接管头(112),所述送气组件(3)的下表面设置有连通组件(5),所述连通组件(5)包含有送气筒(501)、螺栓固定连接在送气筒(501)底端部的底座(502)和设置在送气筒(501)内部的连通管头(10),送气管的一端通过滑套贯穿底座(502)与连通管头(10)的底端部连通,所述连通管头(10)的外圈设置有限位框(11),所述限位框(11)的内部设置有与连通管头(10)顶端部相适配的封堵球(9),所述底座(5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和封堵球(9)侧壁接触的抵触杆(503),所述送气筒(501)的顶端部与相邻的横管(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11)包含有若干个形状为U形的限位杆,限位杆的竖直段的一端与连通管头(10)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限位杆的竖直段的端部连接,若干个限位杆合围形成具有限位空间的限位框(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07)的一侧设置有磁性调节组件,另一侧设置有与磁性调节组件相适配的磁铁板,位于底部框架(4)一端的移动杆(107)的两端与底部框架(4)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环(103)的底部通过记忆弹性结构与测量管(101)的顶端部连接,所述测量管(101)的顶部中心处连通有送气管,送气管的顶端部通过连通组件(5)与送气组件(3)连通。

10.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对岩石裂缝进行测量,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框架(2)、底部框架(4)和若干组测量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环(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移动杆(107)顶部螺栓固定连接的立柱(110),送气管的外圈顶部套接有移动板(102),所述顶部环(103)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1)的内部设有记忆弹性结构,记忆弹性结构包含有两个挤压弹簧(108)和两个推进杆(109),两个所述挤压弹簧(108)连接在顶部环(103)的底部两侧,两个所述推进杆(109)连接在顶部环(103)的底部另外两侧,所述挤压弹簧(108)和所述推进杆(109)的底端部均与移动板(102)的顶部连接,所述推进杆(109)采用记忆合金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0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04),所述移动块(104)的一侧开设有与底部框架(4)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测量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磁性调节组件,磁性调节组件包含有螺栓固定连接在移动杆(107)一侧的电磁铁(105),所述电磁铁(105)的一侧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与移动杆(107)侧壁连接的限位柱(1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勘察岩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组件(3)包含有设置在顶部框架(2)内部中心处的连通管(8)和若干个分别连通在连通管(8)两侧的横管(6),所述连通管(8)的顶部一侧连通有连接管(7),所述连通管(8)的两端均与顶部框架(2)的内壁连接,所述横管(6)远离连通管(8)的一端与顶部框架(2)的内壁连接。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元磊岚凝波郭凌飞冯晓洲霍光杰陈明冯利强吴晶晶刘晓广王朝鹏白楠王琼付志晖肖银银魏浩浩王帅王云鹏王力轲赖兴兰张和军王桂李佳李浩刘金明郑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