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369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属于地质灾害勘测技术领域,包括安装件,测量组件设置在安装件上,测量组件包括两个杆体竖直设置在安装件的下侧,安装件的下侧水平开设有滑槽,杆体的一端伸入滑槽且与其滑动连接,弹性件连接于两个杆体之间,测距机构设置在安装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弹性件驱动杆体与裂缝两侧的内壁抵接,再通过安装件绕其中心线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杆体旋转,使得两个杆体的间距发生变化,再通过测距机构获取两个杆体的间距值,当间距值最小时即为裂缝的宽度,不仅能够自动对裂缝的宽度进行高效测量,而且杆体能够最大限度与裂缝凹凸不定的内壁相贴合,提高了地质灾害裂缝测量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灾害勘测,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1、地质灾害裂缝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使得地表岩土体开裂、差异错动,从而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地裂缝出现时需要对其宽度进行定期测量、记录,方便对地质灾害进行分析评价以及灾害预警。在对地裂缝的宽度进行测量时,一般使用卡尺量取裂缝的宽度。但是在使用卡尺进行测量时,需要对卡尺两个量爪的位置进行调整,使量爪与裂缝的两侧内壁垂直,才能准确量取裂缝的宽度,导致地裂缝宽度测量的效率较低。

2、目前,在对地裂缝的宽度进行测量时,大多在量爪的外侧设置一定长度的挡板,挡板与量爪相互垂直,利用挡板与裂缝的两侧内壁抵接,从而自动使得量爪与裂缝的两侧内壁垂直,避免测量人员多次调整量爪的位置,从而能够对地裂缝的宽度进行高效测量。但是地裂缝的两侧内壁是凹凸不定的,在利用挡板进行宽度测量时,挡板只会与裂缝内壁的凸起抵接,使得处于挡板长度范围内的地裂缝宽度相同,导致测量的地裂缝宽度与实际不符,大大降低了地质灾害裂缝测量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能够自动对裂缝的宽度进行高效测量,同时能够最大限度与裂缝凹凸不定的内壁相贴合,提高了地质灾害裂缝测量的准确度,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包括安装件,测量组件设置在安装件上,测量组件包括两个杆体竖直设置在安装件的下侧,安装件的下侧水平开设有滑槽,杆体的一端伸入滑槽且与其滑动连接,另一端伸入裂缝中,弹性件连接于两个杆体之间,通过弹性件驱动两个杆体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安装件绕其中心线旋转时,杆体分别与裂缝两侧的内壁抵接,测距机构设置在安装件上,通过测距机构获取两个杆体的间距值。

3、优选的,测距机构包括:双采集端激光测距元件,滑槽的中部竖直固设有支撑件,双采集端激光测距元件水平穿设在支撑件且与其固定连接,双采集端激光测距元件的两个采集端与两个杆体正对设置。

4、优选的,支撑件上水平穿设有导向杆且与其固定连接,导向杆位于滑槽中且与其相互平行,导向杆位于支撑件的两侧分别套设有滑块,滑块分别与导向杆、滑槽滑动连接,杆体的一端与滑块连接。

5、优选的,杆体与滑块转动连接。

6、优选的,安装件的上侧水平设有连接板,安装件绕其中心线与连接板转动连接,连接板上安装有旋转动力元件,旋转动力元件输出轴与安装件连接,用于带动安装件旋转。

7、优选的,安装件的外侧竖直设有两个限位件,两个限位件对称布置,限位件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伸入裂缝中且与其一侧的内壁抵接。

8、优选的,限位件为柱体,限位件穿过连接板且与其滑动连接,限位件的上端设置有凸起,限位件位于凸起与连接板之间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凸起连接。

9、优选的,限位件下侧的外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10、优选的,安装件的下侧等间距环绕嵌设有多个滚珠,滚珠与安装件转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通过安装件与测量组件的杆体、滑槽、弹性件以及测距机构配合使用,利用弹性件驱动杆体与裂缝两侧的内壁抵接,再通过安装件绕其中心线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杆体旋转,使得两个杆体的间距发生变化,再通过测距机构获取两个杆体的间距值,当间距值最小时即为裂缝的宽度,不仅能够自动对裂缝的宽度进行高效测量,而且杆体能够最大限度与裂缝凹凸不定的内壁相贴合,提高了地质灾害裂缝测量的准确度;本专利技术的裂缝测量装置准确性高,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机构包括:双采集端激光测距元件(4),所述滑槽(11)的中部竖直固设有支撑件(12),所述双采集端激光测距元件(4)水平穿设在所述支撑件(12)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双采集端激光测距元件(4)的两个采集端与两个所述杆体(2)正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2)上水平穿设有导向杆(121)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21)位于所述滑槽(11)中且与其相互平行,所述导向杆(121)位于所述支撑件(12)的两侧分别套设有滑块(122),所述滑块(122)分别与所述导向杆(121)、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杆体(2)的一端与所述滑块(1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与所述滑块(12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1)的上侧水平设有连接板(13),所述安装件(1)绕其中心线与所述连接板(1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3)上安装有旋转动力元件(131),所述旋转动力元件(131)输出轴与所述安装件(1)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安装件(1)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1)的外侧竖直设有两个限位件(14),两个所述限位件(14)对称布置,所述限位件(1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3)连接,另一端伸入裂缝中且与其一侧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4)为柱体,所述限位件(14)穿过所述连接板(13)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件(14)的上端设置有凸起(141),所述限位件(14)位于所述凸起(141)与所述连接板(13)之间套设有弹簧(142),所述弹簧(14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凸起(14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4)下侧的外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1)的下侧等间距环绕嵌设有多个滚珠(15),所述滚珠(15)与所述安装件(1)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机构包括:双采集端激光测距元件(4),所述滑槽(11)的中部竖直固设有支撑件(12),所述双采集端激光测距元件(4)水平穿设在所述支撑件(12)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双采集端激光测距元件(4)的两个采集端与两个所述杆体(2)正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2)上水平穿设有导向杆(121)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21)位于所述滑槽(11)中且与其相互平行,所述导向杆(121)位于所述支撑件(12)的两侧分别套设有滑块(122),所述滑块(122)分别与所述导向杆(121)、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杆体(2)的一端与所述滑块(1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与所述滑块(12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1)的上侧水平设有连接板(13),所述安装件(1)绕其中心线与所述连接板(13)转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学勇赵静李广济张建瑞魏志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