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荷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720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5
本技术公开一种负荷传感器,包括负荷传感器主体,所述负荷传感器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和螺杆,所述负荷传感器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受压组件,所述受压组件包括压板和卡套,所述卡套的内侧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套和撑板,所述撑板上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销和弹簧一,该负荷传感器能够利用支套对压板进行支撑并对负荷传感器主体进行防护,避免负荷传感器主体因受到过大的压力而损坏,保障负荷传感器主体的工作安全,撑板失去卡销的支撑力后,压板通过压缩空气进行缓冲,避免压板和支套产生撞击,减少设备的冲击力,保障压板、支套以及所检测设备的安全,适用于进行压力检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负荷传感器设备,具体为一种负荷传感器。


技术介绍

1、在进行重力、压力等受力检测工作时,往往需要使用负荷传感器设备,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327446.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嵌入式负荷传感器,通过基板、金属弹性体、固态流变体和底座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大负荷传感器弹性体难以制造的问题,并具有精度高,结构高度低,合金钢材质的弹性体尺寸小,便于加工制造,不同承载力的传感器弹性体可标准化的优点,大幅度降低了大负荷传感器弹性体的制造费用,也大大降低了传感器整体制造费用,便于推广应用,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的负荷传感器设备在使用时,一方面,在进行负荷检测工作时,容易因设备震动等状况导致负荷超载,进而容易造成负荷传感器损坏,不利于保障负荷传感器的工作安全,另一方面,在负荷传感器因受力过大而进行收缩以保护其工作安全时,容易造成防护机构受到较大的撞击力,同时所减少的设备也会产生较大的晃动,不利于保障防护设备以及所检测的设备的工作。

2、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负荷传感器,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荷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进行压力检测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荷传感器,包括负荷传感器主体,所述负荷传感器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和螺杆,所述负荷传感器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受压组件,所述受压组件包括压板和卡套,所述卡套的内侧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套和撑板,所述撑板上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销和弹簧一,所述撑板的底部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片和弹簧二,所述支套上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密封环和特斯拉阀。

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四周开设有螺口,所述螺杆的顶端卡在底座的顶部,所述螺杆的底端穿过螺口并延伸至底座的底部。

4、进一步的,所述支套焊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撑板的外边侧卡在支套的内壁上,所述撑板和支套的内侧均开设有卡口,所述卡销的一端通过弹簧一与撑板内的卡口的内壁连接,所述卡销的另一端延伸至支套内的卡口的内侧。

5、进一步的,所述卡销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半球,所述半球的外边侧卡在支套内的卡口的内壁上,所述半球的球心位于撑板的内侧。

6、进一步的,所述负荷传感器主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撑板的顶部,所述压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负荷传感器主体的顶部,所述卡套一体成型在压板的外边侧,所述卡套套设在支套的外边侧。

7、进一步的,所述弹片的顶端焊接在撑板的底部,所述弹片的底部卡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弹簧二的一端焊接在弹片的中部,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焊接在支套的内壁上。

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分别安装在支套的顶部的内壁上和卡套的底部的内壁上,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滤筒,所述滤筒套设在卡套的底部的外边侧。

9、进一步的,所述特斯拉阀开设在支套的内侧,所述滤筒的内侧通过特斯拉阀与支套的顶部相连通。

10、有益效果:1.该负荷传感器在使用时,底座通过螺杆安装在支撑平台上,并将压板固定在所需检测的设备上,压板受到的负荷传递到负荷传感器主体上,进而对受到的负荷进行检测工作,当压板受到的负荷大于负荷传感器主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值时,使得负荷传感器主体的底部的撑板内的卡销在支套内的卡口的挤压下压缩弹簧一并移动到撑板的内侧,撑板将弹片挤压变形并向下移动,进而使得负荷传感器主体向下移动,并利用支套对压板进行支撑并对负荷传感器主体进行防护,避免负荷传感器主体因受到过大的压力而损坏,保障负荷传感器主体的工作安全。

11、2.该负荷传感器在进行负荷检测时,弹片只有在受到大于其变形临界点的力度时才会变形,撑板上的卡销通过半球卡紧在支套内的卡口的内侧,卡销在弹簧一的弹力下固定在支套内的卡口的内侧,因此也只有卡销受到卡口的反向作用力大于弹簧一的弹力时才会向撑板的内侧移动,并且由于半球的曲面产生下剪切力会随着卡销的移动变大,进而保障卡销在静态下通过卡口对撑板的支撑力保持最大,从而保障负荷传感器主体在正常检测工作时不会产生活动,从而保障对所检测的设备的支撑牢固度,当负荷传感器主体向下收缩时,压板向下移动,压板与支套之间的空间被压缩,卡套与压板之间的空气通过特斯拉阀缓慢的向下排出,在撑板失去卡销的支撑力后,压板通过压缩空气进行缓冲,避免压板和支套产生撞击,保障压板和支套的安全,同时减少设备的冲击力,保障压板、支套以及所检测的设备的安全。

12、3.该负荷传感器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高效方便,适用于进行压力检测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荷传感器,包括负荷传感器主体(1),所述负荷传感器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2)和螺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传感器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受压组件,所述受压组件包括压板(4)和卡套(5),所述卡套(5)的内侧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套(7)和撑板(8),所述撑板(8)上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销(10)和弹簧一(11),所述撑板(8)的底部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片(12)和弹簧二(13),所述支套(7)上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密封环(14)和特斯拉阀(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四周开设有螺口,所述螺杆(3)的顶端卡在底座(2)的顶部,所述螺杆(3)的底端穿过螺口并延伸至底座(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套(7)焊接在底座(2)的顶部,所述撑板(8)的外边侧卡在支套(7)的内壁上,所述撑板(8)和支套(7)的内侧均开设有卡口(9),所述卡销(10)的一端通过弹簧一(11)与撑板(8)内的卡口(9)的内壁连接,所述卡销(10)的另一端延伸至支套(7)内的卡口(9)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销(10)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半球,所述半球的外边侧卡在支套(7)内的卡口(9)的内壁上,所述半球的球心位于撑板(8)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传感器主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撑板(8)的顶部,所述压板(4)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负荷传感器主体(1)的顶部,所述卡套(5)一体成型在压板(4)的外边侧,所述卡套(5)套设在支套(7)的外边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12)的顶端焊接在撑板(8)的底部,所述弹片(12)的底部卡在底座(2)的顶部,所述弹簧二(13)的一端焊接在弹片(12)的中部,所述弹簧二(13)的另一端焊接在支套(7)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4)分别安装在支套(7)的顶部的内壁上和卡套(5)的底部的内壁上,所述底座(2)的顶部焊接有滤筒(6),所述滤筒(6)套设在卡套(5)的底部的外边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斯拉阀(15)开设在支套(7)的内侧,所述滤筒(6)的内侧通过特斯拉阀(15)与支套(7)的顶部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荷传感器,包括负荷传感器主体(1),所述负荷传感器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2)和螺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传感器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受压组件,所述受压组件包括压板(4)和卡套(5),所述卡套(5)的内侧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套(7)和撑板(8),所述撑板(8)上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销(10)和弹簧一(11),所述撑板(8)的底部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片(12)和弹簧二(13),所述支套(7)上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密封环(14)和特斯拉阀(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四周开设有螺口,所述螺杆(3)的顶端卡在底座(2)的顶部,所述螺杆(3)的底端穿过螺口并延伸至底座(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套(7)焊接在底座(2)的顶部,所述撑板(8)的外边侧卡在支套(7)的内壁上,所述撑板(8)和支套(7)的内侧均开设有卡口(9),所述卡销(10)的一端通过弹簧一(11)与撑板(8)内的卡口(9)的内壁连接,所述卡销(10)的另一端延伸至支套(7)内的卡口(9)的内侧。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程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昱仝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