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加强角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加强角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938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角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角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架式链斗卸船机加强角钢的耐磨性不足、强韧性和耐腐蚀性差、可焊接性差的问题之一。加强角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5%~0.15%,Si:0.1%~0.3%,Mn:1.0%~2.0%,P:≤0.010%,S:≤0.010%,Ti:0.01%~0.05%,Cr:1.0%~2.0%,Al:0.01%~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强角钢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匹配、较高的耐磨性能、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可焊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角钢,特别涉及一种加强角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链斗卸船机是一种利用链斗从海船舱内挖取物料并将物料通过机上输送机系统卸至码头上的散料连续式卸船机械。角钢作为链斗加强部件,主要用于加固韧板与韧板之间的连接和降低韧板磨损的作用,因此加强角钢需要具有很强耐磨性和综合机械性能。目前国内门架式链斗卸船机加强角钢材料主要采用常规q345b。q345b的耐磨性一般,为了减少角钢的修理频次,加强角钢一般会使用多根超过30mm厚的钢条,导致链斗整体重量增加,降低了传送效率,并且角钢在使用时一般需要焊接,现有的角钢的焊接性能一般。因此,如何提高加强角钢的强韧性、耐腐蚀性、耐磨性和可焊接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加强角钢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门架式链斗卸船机加强角钢的耐磨性不足、强韧性和耐腐蚀性差、可焊接性差的问题之一。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角钢,加强角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5%~0.15%,si:0.1%~0.3%,mn:1.0%~2.0%,p:≤0.010%,s:≤0.010%,ti:0.01%~0.05%,cr:1.0%~2.0%,al:0.01%~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进一步的,加强角钢的微观组织包括回火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少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

5、进一步的,加强角钢的微观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0.15%以上。

6、进一步的,加强角钢的微观组织中,碳化物主要包括tic析出相,tic析出相的尺寸均匀细小,tic析出相的尺寸约为5~20nm。

7、进一步的,加强角钢的耐磨性能:磨损失重量≤0.85g。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加强角钢的制备方法,加强角钢的制备方法包括:

9、步骤1:冶炼、浇注得到铸坯或铸锭;

10、步骤2:对铸坯或铸锭高温均质化处理后锻造,锻造后轧制;

11、步骤3:对轧板进行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得到加强角钢。

12、进一步的,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将铸坯或铸锭加热至1120~1150℃,并在1120~1150℃保温0.5~2h,出炉后进行锻造,锻造后空冷至室温得到锻坯。

13、进一步的,步骤2中,还包括将锻坯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1120~1150℃,并保温0.5~2h,出炉后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后水冷到室温。

14、进一步的,步骤3中,淬火的工艺包括:将轧板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化温度820~860℃并保温1~2h,然后淬水到室温。

15、进一步的,步骤3中,低温回火的工艺包括:将钢板加热至150~250℃,保温2~4h后空冷到室温。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能实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7、a)本专利技术的加强角钢通过精确控制钢中c、si、mn、cr、ti、b等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并结合淬火+低温回火工艺保证了钢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少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保证了本专利技术的加强角钢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匹配、较高的耐磨性能、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可焊接性。保证本专利技术的钢能够满足门架式链斗卸船机加强角钢的服役工况。

18、b)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通过采用淬火+低温回火工艺,得到回火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少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的微观组织。其中回火马氏体作为基体组织拥有较高强度,残余奥氏体主要提高韧性,由于快速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体积变大,部分奥氏体受到挤压无法转变为马氏体,通过低温回火后,淬火残余应力释放,残余奥氏体不再保持受挤压状态,显著提高材料韧性。碳化物主要是tic,可以提高强度。只有在本专利技术的成分、步骤和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才能使本专利技术成分的钢的强度和韧性匹配,全部达到要求范围。

19、c)本专利技术的加强角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750mpa(例如758~860mpa),抗拉强度≥1000mpa(例如1012~1120mpa),延伸率≥13%(例如13%~14%),室温冲击功≥120j(例如120~140j),耐磨性能:磨损失重量≤0.85g(例如0.79~0.83g),自腐蚀电位≥-680mv(例如-641~-673mv),自腐蚀电流密度≤7μa·cm-2(例如6.1~6.97μa·cm-2),焊接敏感性0.16~0.46pcm。综合性能远超q345b。

20、d)本专利技术的加强角钢的合金元素含量较低,合金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2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5%~0.15%,Si:0.1%~0.3%,Mn:1.0%~2.0%,P:≤0.010%,S:≤0.010%,Ti:0.01%~0.05%,Cr:1.0%~2.0%,Al:0.01%~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微观组织包括回火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少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微观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0.1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微观组织中,碳化物主要包括TiC析出相,TiC析出相的尺寸均匀细小,TiC析出相的尺寸约为5~20n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加强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耐磨性能:磨损失重量≤0.85g。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加强角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制备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强角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将铸坯或铸锭加热至1120~1150℃,并在1120~1150℃保温0.5~2h,出炉后进行锻造,锻造后空冷至室温得到锻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强角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将锻坯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1120~1150℃,并保温0.5~2h,出炉后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后水冷到室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强角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淬火的工艺包括:将轧板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化温度820~860℃并保温1~2h,然后淬水到室温。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加强角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低温回火的工艺包括:将钢板加热至150~250℃,保温2~4h后空冷到室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5%~0.15%,si:0.1%~0.3%,mn:1.0%~2.0%,p:≤0.010%,s:≤0.010%,ti:0.01%~0.05%,cr:1.0%~2.0%,al:0.01%~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微观组织包括回火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少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微观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0.1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微观组织中,碳化物主要包括tic析出相,tic析出相的尺寸均匀细小,tic析出相的尺寸约为5~20n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加强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角钢的耐磨性能:磨损失重量≤0.85g。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军梁小凯童帅赵迎九肖强邱兆国顾赛春吕燕楠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