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悉生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悉生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886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无菌小鼠中定植10株不同的细菌,构建了一种悉生小鼠模型。该模型在表型指标(体重和各器官重量)和免疫学指标(包括血液中免疫细胞的表达,血清中抗体的分泌),均缩小了无菌小鼠与SPF小鼠之前的生理差异,弥补无菌小鼠的先天性生理缺陷。该悉生小鼠模型具有背景清晰,表型更接近于SPF小鼠的优势,可用于微生物和微生物群落的功能性研究及微生物制剂的药效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悉生动物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悉生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肠道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紊乱能够导致多种疾病和异常表型,包括代谢疾病、免疫疾病、慢性病、肿瘤免疫治疗以及精神疾病等。因此,微生物群落与人体健康的紧密关系推动各国政府陆续启动几项重大的研究计划,为科研深入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pubmed数据,肠道微生物学相关科研论文数量在2007年后呈现飞速增长,从2010年的468篇激增到2021年的12092篇。同时欧美的大型药企和风投纷纷布局微生物相关诊疗产业,探索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疗法,一批研发型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国内以未知君为代表的微生物诊疗产业近年来也开始发力,纷纷完成b轮融资,部分产品进入ii期临床。然而相比于科研与医药产业的爆炸式发展,服务于微生物组学研究的实验动物平台却进步缓慢:品种少、产能低、缺乏统一标准。

2、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中运用的最为广泛,是指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者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实验小鼠。但spf小鼠仍存在复杂的固有微生物,在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研究中往往会干扰外源菌群的定植,从而影响对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因此,在上个世纪,科学家们就开发出了一种体表体内检测不出任何活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小鼠模型,称为无菌(germ-free,gf)小鼠。无菌级小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spf小鼠不明固有微生物背景的问题。然而由于无菌小鼠从出生就生活在无菌环境中,长期缺乏固有微生物的刺激,导致无菌小鼠在一些生理特征上和spf小鼠有一定的差异。首先无菌小鼠的表型与spf级小鼠显著不同,表现为盲肠肿大、免疫系统发育不良和活化异常、代谢率低、生殖能力下降等诸多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导致很多spf小鼠平台开发的疾病模型无法在无菌小鼠中复制。

3、为解决上述不同小鼠模型在微生物群落功能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人们在无菌鼠的基础上建立了菌群组成明确的悉生小鼠模型。悉生小鼠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用与无菌动物相同的方法获得并饲养,但动物体内给予了明确的已知微生物的动物。该模型不仅弥补了无菌小鼠的生理缺陷,并且解决了spf小鼠微生物背景不清晰的问题。该小鼠模型的建立能够推动国内微生物研究的基础科研和产业发展。然而现有技术下的悉生小鼠植入的菌群种类相对较少,对于研究微生物之间及其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关系和菌群失调现象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通过在无菌小鼠中定植10株不同的细菌,构建了一种悉生小鼠模型。该模型小鼠具有更为复杂的菌群环境,且背景清晰,表型更接近于spf小鼠,可用于微生物和微生物群落的功能性研究及微生物制剂的药效评估。

2、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悉生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无菌小鼠体内定植细菌,所述细胞包括: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无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假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longum,铅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毛螺旋菌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和杜氏杆菌dubosiella newyorkensis。

4、上述构建方法,定植细菌的方式为灌胃。

5、优选的,灌胃前将各菌株浓度调整到1010cfu/ml,然后等体积将10株菌混合。

6、优选的,混合菌液灌胃量为2x 109cfu/只鼠,单次灌胃后恢复4周。

7、优选的,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8、(1)分别取所述10株菌的甘油管,用接种环划线到对应的平板培养,挑单克隆进装有3ml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从试管中吸取160μl菌液接种至装有80ml培养基中培养,每隔2h取样1ml测od值并涂布,直至od值稳定,统计数据绘制生长曲线;

9、(2)根据生长曲线结果,调整各株菌接菌时间,确保各株菌在同一时间生长至对数生长中后期;然后将菌株按上述操作进行培养,同时培养至对数期;

10、(3)低速离心(6000rpm,10min),收集菌体,用10ml保护液(生理盐水+0.1%半胱氨酸)重悬洗涤一次,低速离心收集沉淀,根据前期生长曲线结果加入不同体积冻存液(保护液:甘油=1:1)重悬后进行分装,并将分装后菌液进行涂布;

11、(4)统计cfu数据,在灌胃前将各菌株化冻,根据cfu数据用保护液进行稀释将所有菌株浓度调整到1010cfu/ml,然后等体积将10株菌混合;

12、(5)取无菌小鼠,将步骤(4)制得的混合菌液灌胃量为2x 109cfu/只鼠,单次灌胃后恢复4周。

13、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悉生小鼠模型,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而成。

14、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悉生小鼠模型作为模式动物在微生物和微生物群落的功能性研究及微生物制剂的药效评估中的应用。

15、本专利技术优点:

16、1.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悉生模型制备方法,通过定植10株明确的细菌组合,构建悉生小鼠模型。这一模型菌群背景清晰,宿主的表型和其它生理指标逐渐回复到spf小鼠的状态,克服了无菌小鼠表型和其它生理指标的先天性缺陷。除了表型回复接近于spf小鼠,悉生小鼠弥补了spf小鼠菌群背景不清晰的缺点,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更优的小鼠模型。

17、2.虽然无菌小鼠是现阶段研究人类微生物群落功能和机制的首选工具和最佳宿主,但无菌鼠与spf小鼠的表型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在肠道菌群研究中优于spf小鼠和gf小鼠的悉生小鼠模型,可用于微生物和微生物群落的功能性研究及微生物制剂的药效评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悉生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无菌小鼠体内定植细菌,所述细胞包括: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无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假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longum,铅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毛螺旋菌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和杜氏杆菌Dubosiella newyorkensi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植细菌的方式为灌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灌胃前将各菌株浓度调整到1010CFU/ml,然后等体积将10株菌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菌液灌胃量为2x109CFU/只鼠,单次灌胃后恢复4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6.一种悉生小鼠模型,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而成。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悉生小鼠模型作为模式动物在微生物和微生物群落的功能性研究及微生物制剂的药效评估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悉生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无菌小鼠体内定植细菌,所述细胞包括: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无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假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longum,铅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毛螺旋菌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和杜氏杆菌dubosiel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欣董力友游鳗郝同杨曹程鸣吴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