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控热断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320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受控热断保护器,包括壳体、可熔合金、加热片、助熔断剂、两个主回路电极和一个控制回路电极;两主回路电极在壳体内腔内相对间隔设置,并和可熔合金、加热片层叠设置并焊接在一起,形成主回路;当可熔合金熔断时,主回路断开;加热片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控制回路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极通过可熔合金和主回路电连接;本技术可在主回路过流时,同步断开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提升保护效果;采用可熔合金、加热片、电极片三者叠加组装,使热传递路径减少的同时,可提高加热片的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子电池热保护,尤其涉及一种受控热断保护器


技术介绍

1、受控热断保护器通常用于锂离子电池组作为二次保护,使其在遭受过流与过充风险时能够及时动作,有效减少锂离子电池因为过充、过放以及短路等故障导致的起火爆炸等情况,让电路与器件损坏控制在尽量小的区域。

2、受控热断保护器一般由可熔合金、加热片、电极片、外壳、助熔断剂、环氧树脂组成。在过流时,可熔合金会自行熔断,断开回路进行保护;在过压时,则需要通过加热片进行加热,将可熔合金熔断,断开回路进行保护。

3、现有的受控热断保护器主要规格都以60a规格以下为主,无法满足现有电动低速车的80a及以上载流需求。为满足载流需求,需要加大电极片和可熔合金的载流截面积;这同时也增加了对加热片加热功率和效率的要求及熔断空间要求,以保证可熔合金的可靠熔断。

4、因此,如何提升载流能力,并在不增加加热功率的前提下保证可熔合金的可靠熔断,是本产品持续演进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受控热断保护器,通过优化电极片、可熔合金和加热片的结构和装配来满足加热效率和熔断空间要求,提升产品的载流能力和分断能力。

2、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受控热断保护器,包括壳体、可熔合金、加热片、助熔断剂、两个主回路电极和一个控制回路电极;

4、所述可熔合金紧贴于所述加热片的表面;

5、所述主回路电极包括保护端和引出端;两所述主回路电极的保护端为片状电极,在所述壳体内腔内相对间隔设置,分别和可熔合金的两端连接;

6、所述加热片包括第一加热电极和第二加热电极,所述第一加热电极和所述第二加热电极分设于所述加热片的两端,所述第一加热电极和所述可熔合金焊接在一起,形成电气连接;所述第二加热电极和所述控制回路电极连接,形成电气连接;

7、所述主回路电极和第一加热电极错开设置,当可熔合金熔断时,两主回路电极和第一加热电极三者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

8、进一步的,所述可熔合金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翼和所述加热片的上下两面紧贴;其中一翼的部分和所述加热片的第一加热电极焊接连接;所述可熔合金与加热片贴合的部分涂覆有助熔断剂;所述主回路电极的保护端分别位于所述加热片的上下两侧,和所述u型结构的两翼紧贴并焊接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可熔合金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翼的端部紧贴在所述主回路电极的保护端上,其中一翼的部分紧贴于所述加热片上,和所述第一加热电极焊接连接,所述可熔合金与加热片贴合的部分涂覆有助熔断剂。

10、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片的第一加热电极和所述第二加热电极分设于所述加热片的上下两面。

1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片的加热体贴近所述第一加热电极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片还设置有多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一加热电极、所述第二加热电极无电气连接,所述辅助电极之间无电气连接;每个辅助电极最多和一个主回路电极焊接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主回路电极被固定在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固定方式包括:超声波焊接、环氧树脂、胶水粘接和卡口装配。

14、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设置有定位所述主回路电极的销孔结构,所述主回路电极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和所述销孔结构配合,用于将所述主回路电极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15、进一步的,所述主回路电极的引出端为平板型或平板带孔型结构,从所述壳体的两侧引出。

1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回路电极为电极片方式,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设置有定位所述控制回路电极的第二销孔结构,所述控制回路电极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销孔结构配合,用于将所述控制回路电极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17、本技术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8、(1)可在过流或过压时,同步断开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提升保护效果。

19、(2)可熔合金、加热片、电极片三者叠加组装,使热传递路径减少的同时,可提高加热片的加热效率。

20、(3)可熔合金的u型结构设计为可熔合金熔断后提供收缩空间,提高了可熔合金熔断后的耐压能力(即分断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可熔合金、加热片、助熔断剂、两个主回路电极和一个控制回路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熔合金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翼和所述加热片的上下两面紧贴;其中一翼的部分和所述加热片的第一加热电极焊接连接;所述可熔合金与加热片贴合的部分涂覆有助熔断剂;所述主回路电极的保护端分别位于所述加热片的上下两侧,和所述U型结构的两翼紧贴并焊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熔合金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翼的端部紧贴在所述主回路电极的保护端上,其中一翼的部分紧贴于所述加热片上,和所述第一加热电极焊接连接,所述可熔合金与加热片贴合的部分涂覆有助熔断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的第一加热电极和所述第二加热电极分设于所述加热片的上下两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的加热体贴近所述第一加热电极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还设置有多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一加热电极、所述第二加热电极无电气连接,所述辅助电极之间无电气连接;每个辅助电极最多和一个主回路电极焊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主回路电极被固定在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固定方式包括:超声波焊接、环氧树脂、胶水粘接和卡口装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设置有定位所述主回路电极的销孔结构,所述主回路电极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和所述销孔结构配合,用于将所述主回路电极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电极的引出端为平板型或平板带孔型结构,从所述壳体的两侧引出。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电极为电极片方式,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设置有定位所述控制回路电极的第二销孔结构,所述控制回路电极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销孔结构配合,用于将所述控制回路电极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可熔合金、加热片、助熔断剂、两个主回路电极和一个控制回路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熔合金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翼和所述加热片的上下两面紧贴;其中一翼的部分和所述加热片的第一加热电极焊接连接;所述可熔合金与加热片贴合的部分涂覆有助熔断剂;所述主回路电极的保护端分别位于所述加热片的上下两侧,和所述u型结构的两翼紧贴并焊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熔合金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翼的端部紧贴在所述主回路电极的保护端上,其中一翼的部分紧贴于所述加热片上,和所述第一加热电极焊接连接,所述可熔合金与加热片贴合的部分涂覆有助熔断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的第一加热电极和所述第二加热电极分设于所述加热片的上下两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的加热体贴近所述第一加热电极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控热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尧祥刘春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