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顿专利>正文

多风道排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65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技术属于排气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风道排气扇包括支撑壳、驱动叶、驱动电机和挡风件;所述支撑壳内部设置有阻隔壁,所述阻隔壁将所述支撑壳内部分成位于中部的第一风道和位于侧部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分别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分别包括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所述第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相通;所述第一风道内安装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上安装所述驱动叶;所述第二风道安装有单向组件,所述挡风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风口一侧;所述驱动电机正转,气流向所述第二风口流动,挡风件开启;所述驱动电机反转,气流向所述第一风口流动,所述挡风件关闭,所述单向组件导通。可以实现空气循环以及空气向室外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排气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风道排气扇


技术介绍

1、排气扇主要是为了将室内的空气向室外排出,然后室外空气再进入室内,达到一个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更换作用。常用的排气扇功能较为单一,往往为单向的,但是有时候并不需要将室内的空气向室外排出,而是希望空气能在室内循环起来。于是市面上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空气循环扇。所以还要实现室内空气向室外排出,以及室内空气实现循环,往往是需要两台以上的设备,所以不仅占用空间,还增加了购买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风道排气扇,可以实现空气循环以及空气向室外排出。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多风道排气扇包括支撑壳、驱动叶、驱动电机和挡风件;所述支撑壳内部设置有阻隔壁,所述阻隔壁将所述支撑壳内部分成位于中部的第一风道和位于侧部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分别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分别包括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所述第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相通,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三风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风道内安装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上安装所述驱动叶;所述第二风道安装有单向组件,所述挡风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风口一侧;所述驱动电机正转,气流向所述第二风口流动,挡风件开启;所述驱动电机反转,气流向所述第一风口流动,所述挡风件关闭,所述单向组件导通。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形成所述第四风口。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开设置在所述第二风口的一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向组件包括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转动连接在所述通气孔的侧壁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风板还设置有凸出的转轴,所述第一挡风板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通气孔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挡风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通气孔的侧壁相配合。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壁与所述支撑壳的外壁相连接,且在靠近第四风口的最末端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风道排气扇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覆盖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三风口。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风道排气扇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电极安装在所述第一风口一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件包括多块第二挡风板,每块所述第二挡风板均铰接在所述第二风口一侧。

13、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4、多风道排气扇通过阻隔壁的分隔作用,将支撑壳分为两个风道,两个风道之间有条件的导通和关闭。在使用排气功能时,此时的驱动电机正转,从而带动驱动叶正转,进而驱动空气由第一风口向第二风口流动,此时的挡风件开启,所以空气可以向外排出,即完成了排气功能,使得室内的空气可以向室外排出。当使用空气循环功能时,驱动电机反转,从而带动驱动叶反转,进而驱动空气由第二风口向第一风口流动;但是此时的挡风件关闭,因而空气无法从室外进入,而此时位于第二风道的单向组件开启,第四风口与第一风道相通,即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相通,在负压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从第三风口进入,依次流经第二风道、第四风口、第一风道最后从第一风口排出,完成空气的循环。上述设置实现了空气的排气以及空气的循环。另外此处的阻隔壁分隔作用可以在第一风口与所述三风口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也不会明显干扰到空气的流动问题,所以即使在排气扇没有设置边框来另外设置第三风口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第一风口和第三风口的空气流出流入不受明显的干扰。在不设置边框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得整个排气扇的外轮廓缩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驱动叶、驱动电机和挡风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形成所述第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开设置在所述第二风口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组件包括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转动连接在所述通气孔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还设置有凸出的转轴,所述第一挡风板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通气孔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挡风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通气孔的侧壁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壁与所述支撑壳的外壁相连接,且在靠近第四风口的最末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覆盖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三风口。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电极安装在所述第一风口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包括多块第二挡风板,每块所述第二挡风板均铰接在所述第二风口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驱动叶、驱动电机和挡风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形成所述第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开设置在所述第二风口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组件包括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转动连接在所述通气孔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多风道排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还设置有凸出的转轴,所述第一挡风板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通气孔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挡风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通气孔的侧壁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顿
申请(专利权)人:王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