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897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该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的特征是:在水葫芦生长水域投放鱼类,该鱼类经过以下步骤驯化:(1)在泡好的黄豆中添加水葫芦嫩枝,一起磨成浆料;(2)所述鱼类的鱼苗一进入池塘培育,每天在池塘中投入由上述步骤得到的浆料,持续15天;(3)粉碎水葫芦,得到水葫芦粉碎料;(4)每天减少浆料的投入量,增加水葫芦粉碎料的投入量,持续15天。该技术能有效阻断水葫芦的繁殖,达到控制水葫芦的目的。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设置网箱或用化浪浮床围成围网,在网箱或围网内投放水葫芦和经过驯化的鱼类,还可以达到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
技术介绍
水葫芦也叫水浮莲、凤眠莲、水荷花等,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多年生的水生草 本植物。水葫芦可以进行有性、无性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形成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中可 以休眠多年,水葫芦主要以匍甸茎无性繁殖为主,在茎节上长出匍甸状走茎,并在走茎尖端 长出新的无性系小株。 水葫戸会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 生动物死亡。水葫戸还阻碍船只的来往、阻碍排灌等。 控制水葫芦的方法有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是利用 打捞工具、器械对水葫芦进行打捞处理,此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直接、效果明显。但是,人工或 机械打捞水葫芦,劳动强度大、治理成本高,并且难以清除水中的种子,防治效果不能持久。 2003年9月3日公开的申请号为03116012. 3的专利技术创造、2004年8月25日公开的申请号 为03150907. X的专利技术创造、2009年9月9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820221886. 2的专利技术创造 就属于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采用化学除草剂等对水葫芦进行灭杀,以达到根除之目 的,此方法简便、效果迅速。但是,任何一种化学除草剂都存在安全性问题,化学除草剂会 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同时化学防治不能彻底清除水葫芦种子且水葫芦有很强的抗药性,即 使一时被除草剂控制但只要有合适的环境,根部就会长出新的株子,防治效果没有持久性。 2007年5月16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610098124. 3的专利技术创造、2008年12月10日公开的 申请号为200710049243. 4的专利技术创造就属于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见效慢,如果有新的水 葫芦不断传入控制区域,加之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的疯长,生物控制体系很难在短时 间内建立起动态平衡。2007年3月14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610122324. 8的专利技术创造公开 了一种防治水葫芦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水葫芦在其侵入地的节肢类天敌绣球叶螨来防治水 葫芦,通过在实验室人工大量培育绣球叶螨,并于当年6月份以后接入水葫芦种群,以达到 防治水葫芦的效果。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 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 2004年8月4日公开的申请号为99108195. 1的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湖泊水质富 营养化的生态生物链治理法,其特征是(l)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吸附或消耗水中富营养物; (2)利用水生动物吃掉浮游植物以及富营养物,放养食草鱼类吃掉丰盛水草;(3)对流入湖 泊的生活污水或污水厂排放的二级处理水,使之流入缓流汇流沟堰,沟中培植水生植物,在 缓流汇流沟段修建沉淀池,进行浮渣泥砂和絮凝处理。水生植物是芦苇、茭白、凤蓝眼、柳树 这些潜水植物,水中种树扎根不稳时,打桩固定,湖堤种植经济林木。水生动物以食藻鱼类 为主,白鲢、鳙鱼、鲮鱼和鲻鱼。平衡丰盛水草的食草鱼类以草鱼为主。该技术方案的不足 之处有(l)技术操作烦琐,工程量大,不适宜大水体;(2)该方案没有阻断水葫芦的有性繁殖,在水体使用将带来严重后果。 2005年10月19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510038462. 3的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净 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栽培漂浮植物凤眼莲,利用漂浮植物 的生长吸收营养盐,凤眼莲覆盖面积为水面的20-70%,超过50%时放入鹅类吃食。在富 营养化水体中还可放养有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利用鱼类滤食浮游生物,组成一个漂浮植 物-鹅-鱼系统。在该系统内,漂浮植物与浮游植物生长吸收水体营养盐,鹅类吃食漂浮植 物,鱼类滤食浮游生物,系统最终产出鹅类与鱼类产品。该方法的主要不足在于鹅类吃掉 的是水葫芦浮在水面的叶子,不能阻断水葫芦的繁殖,另外,鹅的管理及鹅的粪便污染问题 也是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2009年7月8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910025087. 7的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开放性 水体控制性种养水葫芦的方法。属于水生植物种养
,同时属于利用水生植物治理 开放性水体富营养化的环保
该技术方案是在开放性水体中采用化浪浮床进行控 制性种养水葫芦,并采用机械打捞,放养量一般每亩不低于500kg为宜,放养后保持水体有 一定的交换性,放养时采用化浪浮床隔断,视湖面具体情况用化浪浮床围成围栏,围栏面积 控制为水面面积的1/3,一个化浪浮床的围栏面积控制100亩,水葫芦投放面积控制在化浪 浮床面积的1/4-1/3 ;水葫芦打捞收集利用,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结合制作成有机肥料。该 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l)本技术没有阻断水葫芦的有性繁殖,在大水体使用将带来 严重后果;(2)制作成有机肥料的资源化技术经济效益不明显,投资巨大,可持续性差;(3) 适宜范围不广,中小水体不适宜。 另一方面,水葫芦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水葫芦鲜草中含粗蛋白1.2%、 粗脂肪0. 2%、粗纤维1. 1%、无氮浸出物2. 3%、粗灰分1. 3%,以单位面积产量计算,水葫 芦生产的蛋白质比大豆还高6-10倍,将水葫芦加工后掺入牛饲料中,其所含的蛋白质和无 机成分可与棉籽粉和大豆粉相媲美,是营养丰富而全面的优质饲料,有经典饲料之称。目 前水葫芦的转化利用方式主要有3种。 一是用作能源,如2008年10月1日公开的申请号 为200810100793. 9的专利技术创造公开的一种水葫芦沼气能源化发酵方法及其产品利用。二 是用作食用菌类的培养原料,如2006年7月26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510031179. 8的专利技术 创造公开的一种利用水葫芦制备菇类培养基的方法。三是作为高产的青绿饲料,如2009年 4月22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810219161. 4的专利技术创造公开的一种水葫芦酵素饲料及其生 产方法。如何趋利避害、变废为宝是解决水葫芦资源化利用问题的一个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该生物技术能有效阻断水葫芦的繁殖。 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在水葫戸生长水域投放鱼类,该鱼类经过以下步骤驯化 (1)在泡好的黄豆中添加水葫芦嫩枝,一起磨成浆料; (2)所述鱼类的鱼苗一进入池塘培育,每天在池塘中投入由上述步骤得到的浆料, 持续15天; (3)粉碎水葫戸,得到水葫戸粉碎料; (4)每天减少浆料的投入量,增加水葫芦粉碎料的投入量,持续15天。 作为改进,所述鱼类在投放到水葫芦生长水域前,停止供给其饵料3-5天。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鱼类选自杂交鱼、草鱼、赤眼鳟、三角鳊鱼、长春鳊、鲤鱼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杂交鱼由草鱼与赤眼鳟杂交而成。 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鱼类在投放到水葫芦生长水域时的规格为每千克 1-100尾,所述鱼类的投放数量为每1000平方米水域投放15-120千克。 该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的优点有 (1)经过驯化的鱼类比平常的鱼类喜食水葫芦,特别喜食水葫芦的嫩根。在长满水 葫芦的水域投放该经过驯化的鱼类,经过驯化的鱼类以水葫芦的根茎叶作为饵料,水葫芦 的根茎叶处于不断受伤状态,有性繁殖不能有效进行,无性繁殖也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水葫芦生长水域投放鱼类,该鱼类经过以下步骤驯化:    (1)在泡好的黄豆中添加水葫芦嫩枝,一起磨成浆料;    (2)所述鱼类的鱼苗一进入池塘培育,每天在池塘中投入由上述步骤得到的浆料,持续15天;    (3)粉碎水葫芦,得到水葫芦粉碎料;    (4)每天减少浆料的投入量,增加水葫芦粉碎料的投入量,持续15天。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水葫芦生长水域投放鱼类,该鱼类经过以下步骤驯化(1)在泡好的黄豆中添加水葫芦嫩枝,一起磨成浆料;(2)所述鱼类的鱼苗一进入池塘培育,每天在池塘中投入由上述步骤得到的浆料,持续15天;(3)粉碎水葫芦,得到水葫芦粉碎料;(4)每天减少浆料的投入量,增加水葫芦粉碎料的投入量,持续15天。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在投放到水葫芦生长水域前,停止供给其饵料3-5天。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选自杂交鱼、草鱼、赤眼鳟、三角鳊鱼、长春鳊、鲤鱼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杂交鱼由草鱼与 赤眼鳟杂交而成。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在投放到水葫芦生长水域时的规格为每千克i-ioo尾,所述鱼类的投放数量为每1000平 方米水域投放15-120千克。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在 投放到水葫芦生长水域时的规格为每千克i-ioo尾,所述鱼类的投放数量为每1000平方米 水域投放15-120千克。6. —种水葫芦资源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廷尖王雨辰宓国强练青平周志明韦肖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