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及集装箱宽底横梁焊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92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及集装箱宽底横梁焊接生产线,属于集装箱生产领域。本技术的集装箱宽底横梁焊接生产线,沿生产线方向依次包括宽底横梁存料台、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宽底横梁机器人焊接机构、过渡运输台、宽底横梁缓存台;其中,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包括第一机架、以及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升降输送组件、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传动单元、定位齿条;第一驱动单元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单元与定位齿条传动连接,第一驱动单元带动定位齿条下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及集装箱宽底横梁焊接生产线


技术介绍

1、上世纪60年代集装箱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式联运的国际通用的运输工具,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通常使用的集装箱的底部为集装箱的底架和地板共同组成的箱内货物的承载结构。其中,底架包括两根底侧梁和将两根底侧梁连接一起的多根底横梁,安装时需要在底架上铺设两块1010mm×1160mm的短地板,四块2400mm×1160mm的长地板,如此在长地板之间以及短地板与长地板之间便存在四条地板接缝。在集装箱的使用过程中,地板接缝处受力严重,容易损坏,为了提高地板接缝处的强度,需要在地板接缝处设置宽底横梁。但经过iso小车试验发现,宽底横梁由于受力严重,依然存在永久变形超标的风险。为了进一步提升宽底横梁的承重能力,必要时还需在宽底横梁的翼板之间增设加强筋。

2、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将加强件焊接到宽底横梁上,因此需要在集装箱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22)、升降输送组件、定位组件;所述升降输送组件设置在第一机架(22)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27)、传动单元、定位齿条(28);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2)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7)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单元与定位齿条(28)传动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7)带动定位齿条(28)下压对宽底横梁零件、加强筋零件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转动杆(24)、铰链;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7)的输出端通过铰链与转动杆(24)传动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22)、升降输送组件、定位组件;所述升降输送组件设置在第一机架(22)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27)、传动单元、定位齿条(28);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2)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7)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单元与定位齿条(28)传动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7)带动定位齿条(28)下压对宽底横梁零件、加强筋零件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转动杆(24)、铰链;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7)的输出端通过铰链与转动杆(24)传动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7)带动转动杆(24)转动;所述定位齿条(2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杆(24)上,转动杆(24)转动带动定位齿条(28)上抬或下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齿条(28)上设有多个齿块,对宽底横梁零件进行固定,对加强筋零件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输送组件包括升降架体(21)、第一升降驱动单元(23)、第一横向输送组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单元(2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2)上,第一升降驱动单元(23)的输出端与升降架体(21)传动连接,第一升降驱动单元(23)驱动后传动带动升降架体(21)升降;所述第一横向输送组件与升降架体(21)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驱动单元、第一横向输送单元(25);所述第一输送驱动单元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2)上;所述第一横向输送单元(25)转动安装在升降架体(21)上,升降架体(21)升降带动第一横向输送单元(25)升降;所述第一输送驱动单元与第一横向输送单元(25)传动连接,第一输送驱动单元驱动后传动带动第一横向输送单元(25)实现运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底横梁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底横梁点焊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单元(26)、纵向限位单元(29);所述第一限位单元(26)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2)的一端;所述纵向限位单元(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开罗晨王斐邓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鸿开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