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工作流管理系统及实现工作流定义工具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5841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作流管理系统及实现工作流定义工具的方法,工作流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以及在计算机中的工作流定义工具和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定义工具把流程直接表示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流程定义代码,工作流引擎直接调用流程定义代码。当工作流变化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仅需相应修改工作流定义工具而不用修改工作流引擎的代码,大大地方便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作流
,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流管理系统 及实现工作流定义工具的方法。
技术介绍
工作流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 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工作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实现某个业务 目标,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利用计算机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 档、信息或者任务。工作流属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一部 分,后者是普遍地研究一个群体如何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实现协同 工作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去 定义、执行和管理工作流,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工作之间以及 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工作流需要依靠工作流管理系统来实 现。现有工作流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工作流定义工具和工作流31擎 两大部分。工作流定义工具采用合适的建才莫技术来为工作流管理 系统中的工作流程建模,工作流引擎则通过解析由工作流定义工 具生成的流程定义信息来负责业务流程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 流程实例创建、活动任务项生成以及流转路由控制等等。随着工作流管理系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各类工作流产品 在建模问题上的弊端也日益突显。现有大多数工作流产品都是建 立在WFMC (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的工作流参考模型基础上。虽 然工作流参考模型中也承认在工作流的建模手段方面并不存在统 一的方法,但是釆用元数据的建模技术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最为简 单高效的方法。元数据是工作流引擎所理解的流程定义数据。在4工作流参考模型提出之时,这种基于元数据的建模方法是有积极 意义的,通过各种定义工具很容易实现流程建模需求到元数据的 转换。然而,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元数据建才莫方法所蕴含 的建模范围过于死板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 人员需要在系统开发之前就确定流程定义的建模需求并针对该需 求设计元数据集。不幸的是,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应用推广过程 中,用户对流程建模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将使得工作流管理 系统开发人员不得不扩充元数据并修改引擎代码以适应需求的变 化。对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及使用来说,这无疑都是 一场灾难。因此无须修改引擎代码就能实现随需应变将是未来工 作流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工作流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流 程建模需求的问题,提出 一种工作流管理系统及实现工作流定义 工具的方法。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工作流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和在计算机中的工作流定义工具和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定 义工具把流程直接表示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流程定义代码,工作流 引擎直接调用流程定义代码。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直接将流程表示为计算机可执行的 代码,工作流引擎直接调用该代码而无需对流程定义进行解析, 当工作流程变化时,仅需相应修改工作流定义工具而不用修改工 作流引擎代码,大大地方便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及使 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实现工作流定义工具的方法,该方法把流程直接表示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流程定义代码,包括步骤一实现流程接口,流程接口定义流程的整体性功能;步骤二实现数据接口,数据接口定义数据的读写规则; 步骤三实现活动接口,活动接口定义流程中每个活动的功沐 H匕,步骤四实现任务项接口,任务项接口定义流程活动的具体 任务。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把流程直接表示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流程定义代 码,可根据工作流程变化来灵活地实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工作流 定义工具,大大地方便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工作流管理系统包括计 算机和在计算^L中的工作流定义工具2和工作流引擎1。工作流 定义工具2负责生成流程定义信息,把流程直接表示为计算机可 执行的流程定义代码。工作流引擎1直接调用流程定义代码并控 制流程的执行。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定义工具2不是将流程表示成供 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而是将其直接表示成计算机可执行的代码, 引擎无需再对流程定义进行解析,直接调用流程定义代码即可。 本专利技术在无需修改工作流卩1擎代码的前提下就能满足复杂的流程 建模需求,真正达到随需应变的技术效果。彻底摆脱传统的采用元数据方式的流程建模技术。通过充分总结各种工作流程建模需求,发现无论多复杂的流 程定义,都可以归纳为四类接口。这里的接口是指对工作流程的 功能性描述而不涉及功能的具体实现细节。如图l所示,这四类接口分别是流程接口 21、活动接口 22、数据接口 23和任务项接 口 24。下面分别对各种接口进行详细描述。流程接口 21对流程的整体性功能进行定义。这些整体性功 能又可分为候选执行者获取功能、流程启动功能和流程结束功 能。候选执行者获取功能是指该流程得到流程启动者的方法,可 以在该方法中实现各种各样的流程启动者的确定过程。流程启动 功能是指该流程的启动过程,通常的流程启动都会创建一个相应 的流程实例,当然也可以在此添加特有的启动操作过程。流程结 束功能是指该流程结束后的收尾操作,通常包含日志的记录过 程。活动接口 22对流程中每个活动的功能进行定义。在流程的 建模过程中, 一个流程往往会包含一系列的环节(称之为活动) 和环节之间的迁移关系(连线关系)。流程定义需要对每一个活 动进行定义,因而每一个活动都需要实现该接口。针对某一活动 接口来说,该4妻口包括活动启动功能、活动结束功能和活动行为 功能。活动启动功能是指活动的启动条件,通常依赖于前续活动 到当前活动的迁移关系,当然也可以在此实现更为复杂的启动条 件,例如表达式的添加、复合型的入线关系等。活动结束功能是 指活动结束后的后续操:作,通常为启动后续活动,也可能包括对 活动已使用资源的回收。活动行为功能是指在该活动执行过程中 所执行的具体操作,通常包括活动实例的生成与任务项的生成操 作。数据接口 23对流程中每个数据的读写规则进行定义。流程 包含若干流程数据,而每个活动的执行过程也就是对流程数据的 操作过程。该接口包括读数据功能和写数据功能。读数据功能是 指如何对流程数据进行读控制,例如可以对数据允许由哪些活动或用户来读进行控制。写数据功能是指对流程数据进行写控制, 包含写权限的控制以及并发写入时的控制等等。任务项接口 24对流程活动的具体任务进行定义。在此,本 专利技术限定每一个流程活动有且只有一个任务项。这些任务包括获 取任务项执行者、准备任务项与最终用户的操作接口 (界面)、结 束任务项及转发任务顶。获取任务项执行者是指确定允许执行该 任务的最终用户,也就是活动的参与者。准备任务项与最终用户 的操作接口是指如何展现最终用户的操作界面,通常需要通过数 据接口从引擎读入相关流程数据供用户查阅,也需要安排显示接口 (界面)供用户输入数据并通过数据接口向引擎写入数据。结束 任务项是指具体任务的结束操作,通常任务的结束将触发活动的 结束操作。转发任务项是指将一个任务项从一个执行者转发至另 一个执行者的过程。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现工作流定义工具的方法的流程图,图中的 虛线框部分表示各个步骤中的子步骤。参见图2,该方法首先执 行步骤S1实现流程接口,在该步骤中确定流程候选执行者、流 程启动方式和流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作流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和在所述计算机中的工作流定义工具和工作流引擎,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流定义工具把流程直接表示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流程定义代码;    所述工作流引擎直接调用所述流程定义代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流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和在所述计算机中的工作流定义工具和工作流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流定义工具把流程直接表示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流程定义代码;所述工作流引擎直接调用所述流程定义代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流定义工具包括流程接口、活动接口、数据接口和任务 项接口;所述流程接口用于定义流程的整体性功能; 所述活动接口用于定义流程中每个活动的功能; 所述数据接口用于定义数据的读写规则; 所述任务项接口用于定义流程活动的具体任务。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程的整体性功能包括候选执行者获取功能、流程启动功能 和流程结束功能。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程中每个活动的功能包括活动启动功能、活动结束功能和 活动行为功能。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具体任务包括获取任务项执行者、准备任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晖吴斌吴健邓水光李莹尹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