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的控制电路、MCU芯片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800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1
本技术提供一种MCU的控制电路、MCU芯片及设备,该MCU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三极管和第三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三极管的第一端子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在BOOT引脚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时,第三电阻位于三极管的第二端子侧接地,或,位于三极管的第三端子侧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在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时BOOT引脚连接的位置不同,该控制电路用于对BOOT引脚的状态进行控制。上述方案中使用较少的分立元器件实现了MCU程序下载时的BOOT引脚控制,提高了程序下载时的简便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mcu的控制电路、mcu芯片及设备。


技术介绍

1、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也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mcu上需要运行固件程序才能执行相应的工作,而在功能更新时需要下载相应的程序,因此mcu固件程序的程序版本更新至关重要。

2、在对mcu进行程序下载时,通常mcu需要对其boot引脚进行设置来进入相应的下载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种:1、程序下载时boot引脚拉低,正常工作时boot引脚浮空。2、程序下载时boot引脚拉低,正常工作时boot引脚拉高。3、程序下载时boot引脚拉高,正常工作时boot引脚拉低。

3、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拨码开关进行boot引脚的设置,但如果产品进行量产,拨码开关对应的适配程序的下载会相当的耗费人力和时间,且使用拨码开关可能会出现误触碰的情况,容易导致mcu运行出错,或程序下载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mcu的控制电路、mcu芯片及设备,实现了mcu程序下载时的boot引脚控制。

2、本技术提供一种mcu的控制电路,包括:

3、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三极管和第三电阻;

4、其中,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5、在所述mcu的boot引脚采用第一设置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子接地,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子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boot引脚连接,所述boot引脚用于控制所述mcu处于不同模式;

6、在所述mcu的boot引脚采用第二设置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子接地,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子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还与所述boot引脚连接;

7、在所述mcu的boot引脚采用第三设置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子分别与所述boot引脚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子与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

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cu的控制电路,所述mcu所处的不同模式包括:正常工作模式和程序下载模式,不同模式下所述boot引脚对应的状态不同。

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cu的控制电路,在所述mcu的boot引脚采用第一设置方式的情况下,所述mcu处于所述程序下载模式时所述boot引脚拉低,所述mcu处于所述正常工作模式时所述boot引脚浮空;

10、在所述mcu的boot引脚采用第二设置方式的情况下,所述mcu处于所述程序下载模式时所述boot引脚拉低,所述mcu处于所述正常工作模式时所述boot引脚拉高;

11、在所述mcu的boot引脚采用第三设置方式的情况下,所述mcu处于所述程序下载模式时所述boot引脚拉高,所述mcu处于所述正常工作模式时所述boot引脚拉低。

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cu的控制电路,所述三极管的第一端子为基极,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子为发射极,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子为集电极;

13、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为外部电源输入端。

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cu的控制电路,还包括:

15、电源转换电路;

16、其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

17、二极管,稳压器,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

18、其中,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19、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用于给mcu供电;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2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cu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三电源输入端为外部电源输入端;

21、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端为正极,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端为负极。

2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cu的控制电路,所述稳压器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2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mcu芯片,包括:

24、mcu,以及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mcu的控制电路。

2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6、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mcu芯片。

27、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mcu的控制电路、mcu芯片及设备,该mcu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三极管和第三电阻;其中,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在所述mcu的boot引脚采用第一设置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子接地,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子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boot引脚连接,所述boot引脚用于控制所述mcu处于不同模式;在所述mcu的boot引脚采用第二设置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子接地,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子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还与所述boot引脚连接;在所述mcu的boot引脚采用第三设置方式的情况下,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子分别与所述boot引脚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子与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上述方案中,在boot引脚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电路结构,对boot引脚的状态进行控制,进而使得mcu处于不同模式下,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提高了mcu程序下载时的简便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控制单元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的第一端子为基极,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子为发射极,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子为集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8.一种MCU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控制单元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mcu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的第一端子为基极,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子为发射极,所述三极管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含李吉伟李由申帅凯王红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