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姿态测试机台及测试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车辆姿态测试机台及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909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1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姿态测试机台,所述机台沿预设路径移动或处于预设位置,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包括:连接的第一移动构件和第二移动构件;其中,所述预设路径或所述预设位置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两条路径投影线(L1),所述第一移动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构件在沿所述预设路径移动的过程中,各所述预设路径的投影线(L1)与所述机台底部的中心轴投射在所述水平面上的中心轴投影线(L2)相互平行,且该中心轴投影线(L2)位于两条所述路径投影线(L1)的中间位置。本申请可实现在固定场所内无人驾驶车辆的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测试,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姿态测试机台及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某些无人驾驶技术是否成熟体现在环境适应性、作业路径自主规划合理性、安全性等方面,常用的检验方法是看车辆能否在不同地形、地质的土地上跑直线。即无人驾驶技术是否可以结合车体发生的俯仰、倾斜等姿态变化,精准计算出坐标投影,即精准计算出车轮位置。但寻找满足不同要求的场地难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且目前由于无人驾驶的车辆在安全性和技术成熟度上存在不足,对于车辆无人驾驶技术的验证依然需要工作人员在现场监控完成,例如要到指定单个或者多个地块进行反复试验。此验证方法受车辆类型、场地状况、驾驶员水平、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非常大,频繁测试对车辆损耗大,严重耗废能源以及污染环境。

2、此外,无人驾驶车辆笔直前行的直线度误差通常需要根据车辆上天线接收机数据评估,而天线接收机数据不仅与车辆无人驾驶技术质量有关,还受其自身精度、其他检测车体姿态等设备精度、各设备相对安装位置数据等变量影响。目前现场测试的方法默认设备精度满足要求,车辆上安装的各设备空间位置数值通过现场手工测量所得,无法做到控制单一变量,保证精准度。

3、有鉴于此,需要一种适用于测试无人驾驶车辆技术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姿态测试机台及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无人驾驶车辆技术需要现场验证以及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姿态测试机台,所述机台沿预设路径移动或处于预设位置,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包括:连接的第一移动构件和第二移动构件;其中,所述预设路径或所述预设位置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两条路径投影线(l1),所述第一移动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构件在沿所述预设路径移动的过程中,各所述预设路径的投影线(l1)与所述机台(100)底部的中心轴投射在所述水平面上的中心轴投影线(l2)相互平行,且该中心轴投影线(l2)位于两条所述路径投影线(l1)的中间位置。

3、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构件分别包括:联动组件、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分别连接所述联动组件。

4、可选地,所述机台具有第一模式,当所述机台处于第一模式时,各所述第二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移动件移动,且各所述联动组件产生联动。

5、可选地,当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沿第一预设路径移动或沿第二预设路径移动;当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沿第一预设路径移动时,各所述第一移动件分别相对各所述第二移动件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当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沿第二预设路径移动时,所述第二移动构件的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分别相对所述第一移动构件的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倾斜,且倾斜角度不同。

6、可选地,所述机台还具有第二模式,当所述机台处于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沿第三预设路径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构件的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分别相对所述第二移动构件的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

7、可选地,所述机台还具有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当所述机台处于所述第三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沿第四预设路径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构件均水平上升或下降相同的高度;当所述机台处于所述第四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沿第五预设路径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构件位于同一水平面。

8、可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本体;第一关节结构,其具有第一连接轴;第二关节结构,其具有第一连接轴;联动轴,其设于所述本体上,并可相对所述本体移动;第一联动杆,其与所述本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联动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第二联动杆,其与所述本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联动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设置在所述联动轴的相对两侧,当所述机台沿任意预设路径移动或处于任意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二联动杆、所述本体、所述二第一连接轴始终形成长方形。

9、可选地,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可周向传动地设于所述本体上的传动结构,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与所述传动结构连接,当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件抬升或所述第二移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件抬升时,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分别沿所述本体向远离所述联动轴的方向滑动,且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相对所述第一关节结构和所述第二关节结构转动;当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件下降或所述第二移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件下降时,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分别沿所述本体向靠近所述联动轴的方向滑动,且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相对所述第一关节结构和所述第二关节结构转动。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关节结构和所述第二关节结构分别包括:第一关节件,其包括二第一限制件,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二第一限制件,所述第一关节件与所述第一联动杆或所述第二联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使得所述本体可相对所述第一移动件或所述第二移动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平面移动,且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联动轴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关节件,其其包括二第二限制件和连接所述二第二限制件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关节件与所述第一移动件或所述第二移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使得所述本体可相对所述第一移动件或所述第二移动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平面移动,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

11、可选地,所述本体设有数个调节孔,所述联动轴可选择性地与数个所述调节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调节孔转动连接于枢转点,当所述第一移动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构件中的任何一者移动时,所述联动轴插入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孔。

12、可选地,所述机台还包括:第一导轨,其与各所述第一移动件滑动连接;第二导轨,其与各所述第二移动件滑动连接;二第三导轨,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背面;二第一驱动杆,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转动连接;二第二驱动杆,其分别与二所述第三导轨转动且滑动连接;驱动机构,其分别与二所述第一驱动杆和二所述第二驱动杆电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可通过驱动二所述第一驱动杆和二所述第二驱动杆抬升或下降而改变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状态,进而限定所述预设路径。

13、可选地,所述机台还包括:二第一驱动杆,其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构件的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连接;二第二驱动杆,其分别与所述第二移动构件的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连接;驱动机构,其分别与二所述第一驱动杆和二所述第二驱动杆电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可通过驱动二所述第一驱动杆和二所述第二驱动杆抬升或下降而改变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或所述第二移动件的状态,进而限定所述机台的所述预设位置。

14、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姿态测试系统,包括:传感器,其设置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姿态测试机台上,用于获取所述机台在各个检测时刻下的坐标数据和姿态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00)沿预设路径移动或处于预设位置,所述机台(100)包括:连接的第一移动构件(102)和第二移动构件(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构件(102)和所述第二移动构件(103)分别包括:联动组件(104)、第一移动件(106)和第二移动件(108),所述第一移动件(106)和所述第二移动件(108)分别连接所述联动组件(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00)具有第一模式,当所述机台(100)处于第一模式时,各所述第二移动件(108)相对所述第一移动件(106)移动,且各所述联动组件(104)产生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沿第一预设路径移动或沿第二预设路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00)还具有第二模式,当所述机台(100)处于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沿第三预设路径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构件(102)的所述第一移动件(106)和所述第二移动件(108)分别相对所述第二移动构件(103)的所述第一移动件(106)和所述第二移动件(108)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00)还具有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当所述机台(100)处于所述第三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沿第四预设路径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构件(102)与所述第二移动构件(103)均水平上升或下降相同的高度;当所述机台(100)处于所述第四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沿第五预设路径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构件(102)与所述第二移动构件(103)位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104)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104)还包括可周向传动地设于所述本体(110)上的传动结构(1102),所述第一联动杆(114)和所述第二联动杆(116)与所述传动结构(1102)连接,当所述第一移动件(106)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件(108)抬升或所述第二移动件(108)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件(106)抬升时,所述第一联动杆(114)和所述第二联动杆(116)分别沿所述本体(110)向远离所述联动轴(112)的方向滑动,且所述第一联动杆(114)和所述第二联动杆(116)相对所述第一关节结构和所述第二关节结构转动;当所述第一移动件(106)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件(108)下降或所述第二移动件(108)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件(106)下降时,所述第一联动杆(114)和所述第二联动杆(116)分别沿所述本体(110)向靠近所述联动轴(112)的方向滑动,且所述第一联动杆(114)和所述第二联动杆(116)相对所述第一关节结构和所述第二关节结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节结构(130)和所述第二关节结构(131)分别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0)设有数个调节孔(1101),所述联动轴(112)可选择性地与数个所述调节孔(1101)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调节孔(1101)转动连接于枢转点,当所述第一移动构件(102)和所述第二移动构件(103)中的任何一者移动时,所述联动轴(112)插入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孔(110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还包括:

13.一种车辆姿态测试系统(200),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02)至少包括陀螺仪、定位仪中的至少一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00)沿预设路径移动或处于预设位置,所述机台(100)包括:连接的第一移动构件(102)和第二移动构件(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构件(102)和所述第二移动构件(103)分别包括:联动组件(104)、第一移动件(106)和第二移动件(108),所述第一移动件(106)和所述第二移动件(108)分别连接所述联动组件(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00)具有第一模式,当所述机台(100)处于第一模式时,各所述第二移动件(108)相对所述第一移动件(106)移动,且各所述联动组件(104)产生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沿第一预设路径移动或沿第二预设路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00)还具有第二模式,当所述机台(100)处于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沿第三预设路径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构件(102)的所述第一移动件(106)和所述第二移动件(108)分别相对所述第二移动构件(103)的所述第一移动件(106)和所述第二移动件(108)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00)还具有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当所述机台(100)处于所述第三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沿第四预设路径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构件(102)与所述第二移动构件(103)均水平上升或下降相同的高度;当所述机台(100)处于所述第四模式时,所述车辆姿态测试机台(100)沿第五预设路径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构件(102)与所述第二移动构件(103)位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奎李由王志成李晓宇黄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