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65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0
本技术申请提供一种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步进驱动模块,所述步进驱动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电源,所达电源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串口通讯模块,所述串口通讯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通过采用机械传动形成振动,可以很好地解决高频率高功率的高响应问题,机械传动能够避免脉冲信号放大产生的损耗,提升振动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振动盘,尤其涉及一种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1、振动盘是一种通过电磁铁的往复振动实现物体振动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等领域。振动盘的原理是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场,并以高频脉冲信号来驱动,当电磁铁受到电流的激励时,它会吸引或推开连接在其上的物体或振动片,频率越高的信号会导致电磁铁的往复运动更迅速,从而实现更高的振动频率。然而,电磁铁振动的缺点是其能量转化效率较低,造成了能量损耗和效率降低的问题,这是由于通过脉冲信号放大产生磁场让电磁铁往复运动形成振动时,电信号的频率越高,开关损耗越大,导致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旨在能够满足在采用采用机械传动形成高频率的振动。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一种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包括:

4、主控芯片;

5、步进驱动模块,所述步进驱动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6、电源,所达电源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7、串口通讯模块,所述串口通讯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9、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电源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1、lcd显示模块,所述lcd显示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电源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包括电源输入和电源转换降压模块,所述电源输入与所述步进驱动

13、模块和所述电源转换降压模块连接,所述电源转换降压模块与所述按键模块和所述lcd显示模块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进驱动模块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用于发生振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转换降压模块包括电源转换芯片,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负电源引脚与电阻r14和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电源供应引脚和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与电容c6、电容c5、电阻r14的第二端和防护型双向可控硅二极管的阴极、电源输入的负极和接地端连接,所述防护型双向可控硅二极管的阳极与电容c5、电容c6和电阻r9的第一端及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电源引脚和电源输入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电流控制同步引脚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负电源引脚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开关管引脚与电感l1和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与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升压开关驱动引脚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电阻r12、电容c13、电阻r13、电容c9、电容c10、电阻r5和电阻r6的第一端以及5v输出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11、电阻r13和电容c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反馈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和接地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7和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cd显示模块包括lcd显示器,所述lcd显示器的芯片选择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2.7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stc12c5a60s2,所述lcd显示模块的复位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2.6引脚连接,所述lcd显示模块的寄存器选择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2.5引脚连接,所述lcd显示模块的串行时钟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p1.7引脚连接,所述lcd显示模块的串行数据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p1.5引脚连接,所述lcd显示模块的正电源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lcd显示模块的接地引脚与接地端连接,所述lcd显示模块的背光源电压引脚与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进驱动模块包括四个步进驱动器,四个所述步进驱动器的5v电源引脚与所述5v输出连接,四个所述步进驱动器的24v电源引脚与电源输入的正极连接,四个所述步进驱动器的步进控制脉冲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0.0引脚、p0.2引脚、p0.4引脚和p0.6引脚连接,四个所述步进驱动器的方向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0.1引脚、p0.3引脚、p0.5引脚和p0.7引脚连接,四个所述步进驱动器的地线引脚与接地端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串口通讯模块包括串口转换芯片,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型号为max232,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c1+引脚与电容ec4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ec4的负极与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c1-引脚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c2+引脚与电容ec5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ec5的负极与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c2-引脚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发送器第一输入端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3.1引脚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第一串行数据输入输出端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3.0引脚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第一接收器输入端口与rs232 rxd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第一串行数据输出端口与rs232 txd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供电引脚与5v输出和电容ec1的正极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正电压输出引脚与电容ec2的负极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负电压输出引脚与电容ec3的正极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地引脚与接地端和所述电容ec1、所述电容ec2的正极及所述ec3的负极连接。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模块包括四个按键开关,四个所述按键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所述电阻r3和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5v输出连接,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所述电阻r3和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分别与主控芯片的p1.0引脚、p1.1引脚、p1.2引脚和p1.3引脚连接。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通过采用机械传动形成振动,可以很好地解决高频率高功率的高响应问题,机械传动能够避免脉冲信号放大产生的损耗,提升振动盘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电源输入和电源转换降压模块,所述电源输入与所述步进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驱动模块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用于发生振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降压模块包括电源转换芯片,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负电源引脚与电阻R14和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电源供应引脚和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与电容C6、电容C5、电阻R14的第二端和防护型双向可控硅二极管的阴极、电源输入的负极和接地端连接,所述防护型双向可控硅二极管的阳极与电容C5、电容C6和电阻R9的第一端及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电源引脚和电源输入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电流控制同步引脚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负电源引脚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开关管引脚与电感L1和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与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升压开关驱动引脚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电阻R12、电容C13、电阻R13、电容C9、电容C10、电阻R5和电阻R6的第一端以及5V输出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11、电阻R13和电容C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反馈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和接地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7和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CD 显示模块包括LCD显示器,所述LCD显示器的芯片选择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2.7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STC12C5A60S2,所述LCD 显示模块的复位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2.6引脚连接,所述LCD 显示模块的寄存器选择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2.5引脚连接,所述LCD 显示模块的串行时钟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P1.7引脚连接,所述LCD 显示模块的串行数据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P1.5引脚连接,所述LCD 显示模块的正电源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LCD 显示模块的接地引脚与接地端连接,所述LCD 显示模块的背光源电压引脚与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驱动模块包括四个步进驱动器,四个所述步进驱动器的5V电源引脚与所述5V输出连接,四个所述步进驱动器的24V电源引脚与电源输入的正极连接,四个所述步进驱动器的步进控制脉冲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0.0引脚、P0.2引脚、P0.4引脚和P0.6引脚连接,四个所述步进驱动器的方向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0.1引脚、P0.3引脚、P0.5引脚和P0.7引脚连接,四个所述步进驱动器的地线引脚与接地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通讯模块包括串口转换芯片,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型号为MAX232,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C1+引脚与电容EC4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EC4的负极与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C1-引脚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C2+引脚与电容EC5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EC5的负极与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C2-引脚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发送器第一输入端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3.1引脚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第一串行数据输入输出端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3.0引脚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第一接收器输入端口与RS232 RXD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第一串行数据输出端口与RS232 TXD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供电引脚与5V输出和电容EC1的正极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正电压输出引脚与电容EC2的负极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负电压输出引脚与电容EC3的正极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地引脚与接地端和所述电容EC1、所述电容EC2的正极及所述EC3的负极连接,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的第一发射器输入端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3.1引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四个按键开关,四个所述按键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所述电阻R3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电源输入和电源转换降压模块,所述电源输入与所述步进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驱动模块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用于发生振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降压模块包括电源转换芯片,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负电源引脚与电阻r14和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电源供应引脚和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与电容c6、电容c5、电阻r14的第二端和防护型双向可控硅二极管的阴极、电源输入的负极和接地端连接,所述防护型双向可控硅二极管的阳极与电容c5、电容c6和电阻r9的第一端及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电源引脚和电源输入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电流控制同步引脚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负电源引脚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开关管引脚与电感l1和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与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升压开关驱动引脚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电阻r12、电容c13、电阻r13、电容c9、电容c10、电阻r5和电阻r6的第一端以及5v输出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11、电阻r13和电容c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反馈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和接地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7和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盘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cd 显示模块包括lcd显示器,所述lcd显示器的芯片选择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2.7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stc12c5a60s2,所述lcd 显示模块的复位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2.6引脚连接,所述lcd 显示模块的寄存器选择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p2.5引脚连接,所述lcd 显示模块的串行时钟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p1.7引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显洪林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晶尹阳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