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拉伸件缩口模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拉伸件缩口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155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拉伸件缩口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夹板、凹模和上脱料机构;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夹板、凸模和下脱料机构。使得所述上模可以通过下压接触所述拉伸件,使得所述拉伸件配合所述上模中的凹模完成缩口工艺,使得拉伸件产品缩口的工序简化,并且模具的控制方式简单,使得拉伸件产品缩口的工艺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成型,具体的是一种拉伸件缩口模具


技术介绍

1、对于筒状的拉伸件产品,往往需要对该拉伸件产品的口部进行缩口工艺,并且在相关产品工艺缩口的同事,还需要保证口部的材料厚度能够变薄。因此需要一种在缩口的同时还能够挤薄拉伸件产品料厚的模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拉伸件缩口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拉伸件包括圆筒和所述圆筒的一端向垂直于所述圆筒方向周向延伸的底板,所述圆筒的外壁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圆弧面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3、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

4、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位于所述上垫板下方且与所述上垫板固定连接;

5、凹模,所述凹模位于所述上夹板内且所述凹模的上端接触所述上垫板,所述凹模沿所述上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下端与所述凹模的下表面通过圆弧面连接,所述通孔下端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上端的截面积;

6、上脱料机构,所述上脱料机构与所述上模座弹性连接。

7、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

8、下夹板,所述下夹板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方并与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

9、凸模,所述凸模穿设于所述下夹板并固定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凸模包括主体部和缩口部,所述主体部为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的截面尺寸与所述拉伸件的内孔孔径一致;所述缩口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上端,所述缩口部为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的截面尺寸与所述拉伸件缩口后的内孔孔径一致;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缩口部之间设置由下至上逐渐收缩的锥形面,所述锥形面两端通过圆弧面分别平滑地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缩口部;

10、所述凸模外周设置下脱料机构。

11、进一步地,所述上脱料机构包括内脱机构和打杆;所述内脱机构设置于所述凹模的通孔内且可沿所述凹模通孔上下移动;所述打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模的两侧,所述打杆下方固定连接上脱料板,所述脱料板上方固定连接有止挡板,所述打杆穿设于所述止挡板。

12、进一步地,所述上脱料板沿所述上模轴线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拉伸件未缩口部分的外壁直径,所述通孔侧壁的下端通过圆弧面连接所述脱料板的下表面,所述圆弧面的弧度与所述拉伸件圆筒与底板连接端外壁的弧度一致。

13、进一步地,所述下脱料机构包括弹簧,下止挡板和下脱料板;所述弹簧对称所述凸模设置在所述下模座内,所述下止挡板环绕所述凸模设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上方,所述下脱料板环绕所述凸模设置于所述下止挡板上方。

14、进一步地,所述拉伸件缩口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下垫板,所述下模座上表面开设容纳所述下垫板的容槽,使得所述下垫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凸模的下端设置在所述下垫板上。

15、进一步地,所述拉伸件缩口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模座下方且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的上垫高板和设置在所述上垫高板下方的上垫板。

16、进一步地,所述凹模下端的圆弧面的弧面半径可以是5.5mm。

17、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上脱料板上的圆弧面的弧面半径可以是3.8mm。

18、进一步地,所述凸模的锥形面通过半径为5mm的弧形面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凸模的锥形面通过半径为10mm的弧形面连接所述缩口部。

19、进一步地,所述拉伸件缩口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上表面用于定位所述拉伸件的外定位结构。

20、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施例的拉伸件缩口模具,通过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上模和下模,使得所述上模可以通过下压接触所述拉伸件,使得所述拉伸件配合所述上模中的凹模完成缩口工艺,使得拉伸件产品缩口的工序简化,并且模具的控制方式简单,使得拉伸件产品缩口的工艺更加方便。

22、2.本实施例的拉伸件缩口模具,通过在凸模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缩口部之间设置由下至上逐渐收缩的锥形面,所述锥形面两端通过圆弧面分别平滑地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缩口部,使得所述拉伸件产品缩口处的精度得到了提高。

23、3.本实施例的拉伸件缩口模具,通过在凹模所述通孔的下端与所述凹模的下表面通过圆弧面连接,使得所述拉伸件产品缩口处的精度得到了提高,工艺产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24、4.本实施例的拉伸件缩口模具,通过设置上脱料机构和下脱料机构,从而使得拉伸件产品完成缩口后不会被上模带走,造成装置和产品的损坏,从而使得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

25、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伸件缩口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拉伸件包括圆筒和所述圆筒的一端向垂直于所述圆筒方向周向延伸的底板,所述圆筒的外壁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圆弧面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料机构包括内脱机构和打杆;所述内脱机构设置于所述凹模的通孔内且可沿所述凹模通孔上下移动;所述打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模的两侧,所述打杆下方固定连接上脱料板,所述脱料板上方固定连接有止挡板,所述打杆穿设于所述止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料板沿所述上模轴线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拉伸件未缩口部分的外壁直径,所述通孔侧壁的下端通过圆弧面连接所述脱料板的下表面,所述圆弧面的弧度与所述拉伸件圆筒与底板连接端外壁的弧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脱料机构包括弹簧,下止挡板和下脱料板;所述弹簧对称所述凸模设置在所述下模座内,所述下止挡板环绕所述凸模设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上方,所述下脱料板环绕所述凸模设置于所述下止挡板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件缩口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下垫板,所述下模座上表面开设容纳所述下垫板的容槽,使得所述下垫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凸模的下端设置在所述下垫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件缩口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模座下方且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的上垫高板和设置在所述上垫高板下方的上垫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下端的圆弧面的弧面半径可以是5.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上脱料板上的圆弧面的弧面半径可以是3.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的锥形面通过半径为5mm的弧形面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凸模的锥形面通过半径为10mm的弧形面连接所述缩口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件缩口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上表面用于定位所述拉伸件的外定位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伸件缩口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拉伸件包括圆筒和所述圆筒的一端向垂直于所述圆筒方向周向延伸的底板,所述圆筒的外壁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圆弧面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料机构包括内脱机构和打杆;所述内脱机构设置于所述凹模的通孔内且可沿所述凹模通孔上下移动;所述打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模的两侧,所述打杆下方固定连接上脱料板,所述脱料板上方固定连接有止挡板,所述打杆穿设于所述止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料板沿所述上模轴线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拉伸件未缩口部分的外壁直径,所述通孔侧壁的下端通过圆弧面连接所述脱料板的下表面,所述圆弧面的弧度与所述拉伸件圆筒与底板连接端外壁的弧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件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脱料机构包括弹簧,下止挡板和下脱料板;所述弹簧对称所述凸模设置在所述下模座内,所述下止挡板环绕所述凸模设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上方,所述下脱料板环绕所述凸模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奕岳陈家平周国营胡洲权
申请(专利权)人:桑尼泰克昆山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