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的汽车座椅维修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前后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座椅在汽车上属于必备的配套设施,而在汽车座椅在使用中,则需要用到的就是座椅调节功能,我们常见的座椅前后调节功能,无论是电动调节亦或是手动调节,大多数都会使用到座椅滑轨。
2、通常,座椅滑轨包括上轨和下轨;上轨包括呈n形的上主体,上主体的左右两侧下端部均向外侧折弯形成下折弯部,左右两侧的下折弯部均向上侧弯折形成滑板;下轨包括下主体,下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轨道包括下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折弯形成的外侧板、外侧板上端部连接的向内侧弧形过渡的弧形过渡段、弧形过渡段上端部连接的上折弯板、上折弯板内端部向下折弯形成的内侧板,内侧板位于对应侧的滑板与上主体之间,且内侧板与对应侧的下折弯部之间具有活动间隙,而前后调节的锁止机构则是安装于上轨和下轨之间。
3、然专利技术人认为:
4、1、传统的锁止结构相对较为复杂,零配件相对较多,这就使得制造成本也相对增高,装配的复杂度也相应的提升。
5、2、常规的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前后调节装置,包括上轨和下轨;上轨包括呈n形的上主体(1),上主体(1)的左右两侧下端部均向外侧折弯形成下折弯部(2),左右两侧的下折弯部(2)均向上侧弯折形成滑板(3);下轨包括下主体(4),下主体(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轨道包括下主体(4)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折弯形成的外侧板(5)、外侧板(5)上端部连接的向内侧弧形过渡的弧形过渡段(6)、弧形过渡段(6)上端部连接的上折弯板(7)、上折弯板(7)内端部向下折弯形成的内侧板(8),内侧板(8)位于对应侧的滑板(3)与上主体(1)之间,且内侧板(8)与对应侧的下折弯部(2)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前后调节装置,包括上轨和下轨;上轨包括呈n形的上主体(1),上主体(1)的左右两侧下端部均向外侧折弯形成下折弯部(2),左右两侧的下折弯部(2)均向上侧弯折形成滑板(3);下轨包括下主体(4),下主体(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轨道包括下主体(4)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折弯形成的外侧板(5)、外侧板(5)上端部连接的向内侧弧形过渡的弧形过渡段(6)、弧形过渡段(6)上端部连接的上折弯板(7)、上折弯板(7)内端部向下折弯形成的内侧板(8),内侧板(8)位于对应侧的滑板(3)与上主体(1)之间,且内侧板(8)与对应侧的下折弯部(2)之间具有活动间隙;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滑板(3)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可在对应轨道内运动的轨道滚轮(9);上主体(1)其中一侧壁的外壁设置有与其中一内侧板(8)配合锁止的锁止机构;上主体(1)另一侧壁的内壁设置有与锁止机构配合解锁或锁止弹性支撑机构;滑板(3)上设置有上轨于下轨轨道内滑动时的轨道滑动稳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安装于上主体(1)其中一侧壁外壁的锁止架(10)、与锁止架(10)铰接的锁止片;锁止片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动部(11)、铰接部(12)、与弹性支撑机构配合的抵接部(13)、以及与对应侧内侧板(8)配合锁止的锁止部(14),压动部(11)朝向远离铰接部(12)的方向延伸至对应侧轨道的上方,抵接部(13)向上主体(1)内延伸并抵接于弹性支撑机构,锁止部(14)向远离抵接部(13)的方向折弯并贯穿于对应上主体(1)侧壁后与对应侧内侧板(8)配合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1)供锁止部(14)贯穿的对应侧壁设置有多个贯穿孔(15),与锁止部(14)配合锁止的对应内侧板(8)上设置有多个锁止孔(16),锁止部(14)的端部设置有多个锁止齿(17),锁止齿(17)穿过贯穿孔(15)后与锁止孔(16)配合锁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弹性支撑件和固定件,弹性支撑件设置于上主体(1)内,固定件安装于上轨相对两端部或者其中一端部,弹性支撑件的端部与对应侧的固定件配合锁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上主体(1)另一侧壁内壁的固定部(30)、顶设于抵接部(13)的弹性抵触部(31)、与固定件配合锁定安装的锁定部(32),固定部(30)与弹性抵触部(31)之间通过向上轨对应端部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弹性连接板(33)连接,弹性抵触部(31)与对应侧壁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弹性抵触部(31)的两端与对应侧的锁定部(32)之间均通过第二弹性连接板(34)连接,第二弹性连接部向对应侧壁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昆,陈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