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79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8
本技术提供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包括一级混合管道、二级混合管道和三级混合管道,一级混合管道、二级混合管道和三级混合管道依次连通,一级混合管道的气体入口端与第一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三级混合管道的气体输出端与混合气体输入管道连通;一级混合管道包括集气管道,集气管道用于第二组分气体输入,通过一级混合管道、二级混合管道和三级混合管道对不同组分气体进行不同层次的均匀混合;通过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能够简化混合器的结构,提高混合器的安装效率,在避免使用微孔结构的基础上,保障装置内压降的稳定性以便于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并有效的扩大混合器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组分气体均匀混合的混合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工业燃烧领域有许多的多组分燃料和/或气体混合的应用,如将多组分燃料混合提高燃料适应范围,降低燃烧污染物排放;将空气与燃料进行预混降低排放优化燃烧;烟气再循环(egr)降低nox排放,提高热效率等。通过多组分混合能达到节约能源、优化燃烧过程、降低成本的作用。

2、由于工业燃烧领域的多组分气体混合中,对混配组分的均匀性要求较高,否则会导致燃烧不均匀,影响排放,同时由于工业燃烧气体工业系统一般的压降不太高,对低压降的压损适宜性要求较高,然而,现有专利为了扩大专利产品适用范围,如适用于液液、液气、气气混合,结构中会普遍出现一些增强混合及雾化效果的微孔及细小结构,这在燃料及烟气混合时不仅会出现较高的压降不能满足使用,而且燃料及烟气中出现的颗粒物还可能导致微孔堵塞,难以清理,故而,研究如何在能够对多组分气体均匀混合的基础上,提高混合器装置的安装便捷性,具有重大意义。

3、在专利cn104162374a中,提及一种高粘静态流体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包括外壳和内胆,外壳和内胆均为回转体,外壳两端设有连接管道的法兰,外壳分为三段,中间为外旋扭混合段,外旋扭混合段两侧分别为外变径段,外变径段小口径端与法兰连接,大口径端与外旋扭混合段连接;内胆置于外壳内部,内胆与外壳同轴,内胆与外壳间为一轴向环形流道,内胆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支架固定在法兰内侧,内胆分为三段,中间为内旋扭混合段,内旋扭混合段轴向长度与外旋扭混合段等长且两者同轴,内旋扭混合段两侧通过轴承分别连接有与其同轴的内变径段,内变径段向内旋扭混合段方向延伸,与外变径段的径向间距逐渐减小,两内变径段对着外变径段的表面上分别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片,螺旋片与外变径段内表面间保有间隙;能够将多种流体进行拉伸变形,并保持流体粘度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流体的相互融合,但是其并未提及对于多组分气体混合,根据其装置特点,即使对于多组分气体混合使用,但仍面临装置无法有效快速清理。

4、在专利cn216572508u中,提及一种静态混合器,包括进液管道和混合内腔,进液管道与混合内腔相连,进液管道内设置有旋流装置,旋流装置表面设有螺旋形凹槽,使流经螺旋形凹槽的液体产生旋流流向所述混合内腔;进液管道与混合内腔连接处设置有冲孔网,用于将旋流分散,使液体在所述混合内腔内混合,当待混合液体注入进液管道时,液体在进液管道与旋流装置构成的流动空间内沿旋流装置表面凹槽加速旋转,形成高速流动的液体,高速流动的液体从进液管道流入混合内腔时,液体由于惯性及压力与混合内腔上的冲孔网相撞,高速液体被冲孔网打散,使得单股液体被分割成许多细小而连续的液体柱进入混合内腔,这些细小而连续的液体柱在混合内腔内与其他液体相互碰撞,更有利于实现液体之间良好的分散与混合,能够使液体经过更长时间的混合,使其混合效果更好,但是该静态混合器对多组分的气体混合仍未提及,且根据其结构能够看出,该静态混合器的拆装效率仍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扩大静态混合器的适用范围,而在混合器装置内增添的一些微孔或细小结构,易造成燃料和烟气混合过程中出现较高压降而无法满足使用、以及混合过程中的颗粒物易堵塞微孔,并且难以清理的问题;以此达到简化混合器的结构,提高混合器的安装效率,在避免使用微孔结构的基础上,保障装置内压降的稳定性以便于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并有效的扩大混合器的适用范围,降低混合器的成本。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包括一级混合管道、二级混合管道和三级混合管道,一级混合管道、二级混合管道和三级混合管道依次连通,一级混合管道的气体入口端与第一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三级混合管道的气体输出端与混合气体输入管道连通;一级混合管道包括集气管道,集气管道用于第二组分气体输入,通过在一级混合管道实现第一组分气体和第二组分气体的一次初步混合后,形成一次混合气体,进入二级混合管道向一次混合气体中加入第三组分气体并进行二次增强混合,或直接对一次混合气体进行二次增强混合后,通过三级混合管道进行三次高度混合得到所需混合气体。

4、进一步,二级混合管道包括第三气体入口,第三气体入口一端贯穿设置在二级混合管道内部,第三气体入口另一端通过法兰与第三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

5、进一步,一级混合管道的气体入口端通过法兰与第一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二级混合管道气体输出端通过法兰与三级混合管道连通,三级混合管道通过法兰与混合气体输入管道连通。

6、进一步,一级混合管道包括第一管道、连接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集气管道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一管道和连接管道的连接处,集气管道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管道内部,用于为第二组分气体的输入提供通道。

7、进一步,集气管道包括混合集气管、集气管出口管和集气管支撑件,混合集气管一端通过法兰与第二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混合集气管另一端通过集气管出口管与集气管支撑件连通,集气管出口管和集气管支撑件均设置在第二管道内部,混合集气管贯穿设置在一级混合管道内部。

8、进一步,集气管道还包括集气管调节阀,集气管调节阀的手轮设置在第二管道外侧,并与集气管调节阀的阀杆连接,集气管调节阀的阀杆远离集气管调节阀的手轮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二管道内部,并通过集气管支撑件与集气管出口管连接,用于通过集气管调节阀的转动调节集气管出口管的出气口的大小。

9、进一步,第三气体入口设置n个,n为自然数。

10、进一步,二级混合管道还包括文丘里混合装置和气体旋流出气口,文丘里混合装置一端与第三气体入口连通,文丘里混合装置另一端与气体旋流出气口连通,文丘里混合装置、气体旋流出气口均设置在二级混合管道内部。

11、进一步,二级混合管道还包括旋流出气调节阀,旋流出气调节阀的手轮设置在二级混合管道外侧,并与旋流出气调节阀阀杆连接,旋流出气调节阀阀杆远离旋流出气调节阀的手轮的一端贯穿设置在二级混合管道内部,并与文丘里混合装置靠近第三气体入口一端连接。

12、进一步,三级混合管道内部设置螺片混合翅片装置,用于对所需组分气体实现高度混合。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通过所述静态混合器,能够有效的实现简化混合器的结构,提高混合器的安装效率,在避免使用微孔结构的基础上,保障装置内压降的稳定性以便于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并有效的扩大混合器的适用范围,降低混合器的成本的作用;此外,还具有1)针对工业燃烧领域,适用于两种组分以及两种组分以上的气体混合的管道燃烧器,能实现高度均匀混合;2)通过三级混合结构实现多组分混合,一级混合利用弯道湍流及集气管气体分布增强混合,二级混合利用文丘里结构增强混合,同时第三组气体可通过该结构气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混合管道(1)、二级混合管道(2)和三级混合管道(3),一级混合管道(1)、二级混合管道(2)和三级混合管道(3)依次连通,一级混合管道(1)的气体入口端与第一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三级混合管道(3)的气体输出端与混合气体输入管道连通;一级混合管道(1)包括集气管道(14),集气管道(14)用于第二组分气体输入,通过在一级混合管道(1)实现第一组分气体和第二组分气体的一次初步混合后,形成一次混合气体,进入二级混合管道(2)向一次混合气体中加入第三组分气体并进行二次增强混合,或直接对一次混合气体进行二次增强混合后,通过三级混合管道(3)进行三次高度混合得到所需混合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混合管道(2)包括第三气体入口(21),第三气体入口(21)一端贯穿设置在二级混合管道(2)内部,第三气体入口(21)另一端通过法兰(4)与第三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混合管道(1)的气体入口端通过法兰(4)与第一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二级混合管道(2)气体输出端通过法兰(4)与三级混合管道(3)连通,三级混合管道(3)通过法兰(4)与混合气体输入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混合管道(1)包括第一管道(11)、连接管道(12)和第二管道(13),第一管道(11)通过连接管道(12)与第二管道(13)连接,集气管道(14)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一管道(11)和连接管道(12)的连接处,集气管道(14)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管道(13)内部,用于为第二组分气体的输入提供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道(14)包括混合集气管(141)、集气管出口管(142)和集气管支撑件(143),混合集气管(141)一端通过法兰(4)与第二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混合集气管(141)另一端通过集气管出口管(142)与集气管支撑件(143)连通,集气管出口管(142)和集气管支撑件(143)均设置在第二管道(13)内部,混合集气管(141)贯穿设置在一级混合管道(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道(14)还包括集气管调节阀(144),集气管调节阀(144)的手轮设置在第二管道(13)外侧,并与集气管调节阀(144)的阀杆连接,集气管调节阀(144)的阀杆远离集气管调节阀(144)的手轮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二管道(13)内部,并通过集气管支撑件(143)与集气管出口管(142)连接,用于通过集气管调节阀(144)的转动调节集气管出口管(142)的出气口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体入口(21)设置n个,n为自然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混合管道(2)还包括文丘里混合装置(22)和气体旋流出气口(23),文丘里混合装置(22)一端与第三气体入口(21)连通,文丘里混合装置(22)另一端与气体旋流出气口(23)连通,文丘里混合装置(22)、气体旋流出气口(23)均设置在二级混合管道(2)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混合管道(2)还包括旋流出气调节阀(24),旋流出气调节阀(24)的手轮设置在二级混合管道(2)外侧,并与旋流出气调节阀(24)阀杆连接,旋流出气调节阀(24)阀杆远离旋流出气调节阀(24)的手轮的一端贯穿设置在二级混合管道(2)内部,并与文丘里混合装置(22)靠近第三气体入口(21)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混合管道(3)内部设置螺片混合翅片装置(31),用于对所需组分气体实现高度混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混合管道(1)、二级混合管道(2)和三级混合管道(3),一级混合管道(1)、二级混合管道(2)和三级混合管道(3)依次连通,一级混合管道(1)的气体入口端与第一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三级混合管道(3)的气体输出端与混合气体输入管道连通;一级混合管道(1)包括集气管道(14),集气管道(14)用于第二组分气体输入,通过在一级混合管道(1)实现第一组分气体和第二组分气体的一次初步混合后,形成一次混合气体,进入二级混合管道(2)向一次混合气体中加入第三组分气体并进行二次增强混合,或直接对一次混合气体进行二次增强混合后,通过三级混合管道(3)进行三次高度混合得到所需混合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混合管道(2)包括第三气体入口(21),第三气体入口(21)一端贯穿设置在二级混合管道(2)内部,第三气体入口(21)另一端通过法兰(4)与第三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混合管道(1)的气体入口端通过法兰(4)与第一组分气体输出管道连通,二级混合管道(2)气体输出端通过法兰(4)与三级混合管道(3)连通,三级混合管道(3)通过法兰(4)与混合气体输入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混合管道(1)包括第一管道(11)、连接管道(12)和第二管道(13),第一管道(11)通过连接管道(12)与第二管道(13)连接,集气管道(14)一端贯穿设置在第一管道(11)和连接管道(12)的连接处,集气管道(14)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管道(13)内部,用于为第二组分气体的输入提供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态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道(14)包括混合集气管(141)、集气管出口管(142)和集气管支撑件(143),混合集气管(141)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豪杰李艳伟王文奇李长浩王振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瑞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