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及其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3601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橡胶制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高压软管其结构从内到外包括内管层、增强层和外管层,所述内管层和外管层均包括以下原料:氢化丁睛橡胶、增塑剂、改性碳化硅、石蜡油、改性硬脂酸锌、硫化剂、助硫化剂、防老剂、抗氧化剂、过氧化物交联剂,所述增强层包括包覆于内管层外的增强纤维层以及缠绕或编织于增强纤维层外的钢丝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改性碳化硅,改性碳化硅充分分散于材料体系中,在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提高软管的耐高温性能及力学性能等;通过加入改性硬脂酸锌,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及氧化稳定性,提高硬脂酸锌耐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能够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橡胶制品,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压软管广泛用于工业流体领域,一般由高硬度、高强度橡胶材料与钢丝复合,要求耐高压及安装端口始终保持良好密封;

2、现有的高压软管耐高温性能较为一般,在长期的高温环境中,其力学性能会较快下降,最终导致破裂、泄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旨在解决现有的高压软管耐高温性能较为一般,在长期的高温环境中,其力学性能会较快下降,最终导致破裂、泄漏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结构从内到外包括内管层、增强层和外管层,所述内管层和外管层均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氢化丁睛橡胶100-150份、增塑剂1-2份、改性碳化硅25-35份、石蜡油10-16份、改性硬脂酸锌5-15份、硫化剂5-15份、助硫化剂5-10份、防老剂3-5份、抗氧化剂1-3份、过氧化物交联剂1-3份,所述增强层包括包覆于内管层外的增强纤维层以及缠绕或编织于增强纤维层外的钢丝层。

3、优选地,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氢化丁睛橡胶110-140份、增塑剂1.2-1.8份、改性碳化硅28-32份、石蜡油12-14份、改性硬脂酸锌8-13份、硫化剂7-12份、助硫化剂6-9份、防老剂3.5-4.5份、抗氧化剂1.5-2.5份、过氧化物交联剂1.5-2.5份。

4、优选地,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氢化丁睛橡胶125份、增塑剂1.5份、改性碳化硅30份、石蜡油13份、改性硬脂酸锌10份、硫化剂10份、助硫化剂7.5份、防老剂4份、抗氧化剂2份、过氧化物交联剂2份。

5、优选地,所述增塑剂为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质量比为1:2-3:1-2混合制成。

6、优选地,所述改性碳化硅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将25-35份纳米碳化硅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沥干水分,在60-70℃下烘干,加入2-5份的聚乙二醇,在60-80℃下以200-300rpm/min的速度搅拌30-50min,然后加入4-7份乙酸,在80-100℃下进行水热反应的时间为0.5-1h,然后将反应物放入球磨机中研磨20-30min,得到改性碳化硅;通过加入聚乙二醇,对纳米碳化硅表面初步改性,再与乙酸进行水热反应,乙酸与碳化硅粉体表面活化的硅羟基产生牢固的结合,利用空间位阻和静电稳定效应的双重作用,减少粉体间的团聚,提高纳米碳化硅分散性,通过球磨处理,将聚乙二醇、乙酸均匀分散在纳米碳化硅表面;通过改性碳化硅充分分散于材料体系中,在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提高体系中各物料的相容性与稳定性,提高软管的耐高温性能及力学性能等。

7、优选地,所述改性硬脂酸锌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称取硬脂酸锌60-80份、氢氧化铝2-6份、纳米二硫化钼3-8份、纳米二硼化钛2-5份,将氢氧化铝加入90-120份水中配制浆料;将硬脂酸锌、纳米二硫化钼、纳米二硼化钛加入浆料中,以5-8℃/min的速率逐渐升温至90-110℃,同时以150-240r/min的转速搅拌,得到改性硬脂酸锌;通过加入氢氧化铝、纳米二硫化钼、纳米二硼化钛对硬脂酸锌进行改性,如加入的纳米二硼化钛硬度大,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及氧化稳定性,提高硬脂酸锌耐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能够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8、优选地,所述增强纤维层包括芳纶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9、优选地,所述硫化剂为硫化剂tcy或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助硫化剂为taic,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rd,所述抗氧化剂硫代二丙酸双酯。

10、优选地,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脂、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按配比称取内管层和外管层的原料;

13、制作内管层:先将氢化丁睛橡胶、石蜡油、防老剂、抗氧化剂、过氧化物交联剂在110-120℃密炼1分钟,然后加入增塑剂、改性碳化硅、改性硬脂酸锌在110-120℃密炼3分钟,加入硫化剂和助硫化剂进行混炼,在开炼机50-60℃下混炼15-25min后过滤,通过挤出机口型挤出管芯,引出软管经过真空泵、冷却水槽送至牵引装置,卷盘得到内层管;

14、在内层管外包覆增强纤维层,将钢丝置于编织机或缠绕机上,在增强纤维层外缠绕或编织钢丝层;

15、制作外管层:将外管层的原料中除硫化剂和助硫化剂外的各组分置于密炼机中110-120℃密炼2-4min,停放后加入硫化剂和助硫化剂开炼机50-60℃下混炼20min后过滤挤出下片,并被覆于增强层上形成外管层;

16、将外管层用浸湿的水包布包紧,通过硫化得到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通过加入改性碳化硅,改性碳化硅充分分散于材料体系中,在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提高体系中各物料的相容性与稳定性,提高软管的耐高温性能及力学性能等;通过加入改性硬脂酸锌,氢氧化铝、纳米二硫化钼、纳米二硼化钛对硬脂酸锌进行改性,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及氧化稳定性,提高硬脂酸锌耐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能够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加入闪点大于250℃的石蜡油,提高了软管的耐热性,增强软管的柔韧性,还能起到润滑、分散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从内到外包括内管层、增强层和外管层,所述内管层和外管层均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氢化丁睛橡胶100-150份、增塑剂1-2份、改性碳化硅25-35份、石蜡油10-16份、改性硬脂酸锌5-15份、硫化剂5-15份、助硫化剂5-10份、防老剂3-5份、抗氧化剂1-3份、过氧化物交联剂1-3份,所述增强层包括包覆于内管层外的增强纤维层以及缠绕或编织于增强纤维层外的钢丝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氢化丁睛橡胶110-140份、增塑剂1.2-1.8份、改性碳化硅28-32份、石蜡油12-14份、改性硬脂酸锌8-13份、硫化剂7-12份、助硫化剂6-9份、防老剂3.5-4.5份、抗氧化剂1.5-2.5份、过氧化物交联剂1.5-2.5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氢化丁睛橡胶125份、增塑剂1.5份、改性碳化硅30份、石蜡油13份、改性硬脂酸锌10份、硫化剂10份、助硫化剂7.5份、防老剂4份、抗氧化剂2份、过氧化物交联剂2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质量比为1:2-3:1-2混合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化硅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将25-35份纳米碳化硅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沥干水分,在60-70℃下烘干,加入2-5份的聚乙二醇,在60-80℃下以200-300rpm/min的速度搅拌30-50min,然后加入4-7份乙酸,在80-100℃下进行水热反应的时间为0.5-1h,然后将反应物放入球磨机中研磨20-30min,得到改性碳化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硬脂酸锌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称取硬脂酸锌60-80份、氢氧化铝2-6份、纳米二硫化钼3-8份、纳米二硼化钛2-5份,将氢氧化铝加入90-120份水中配制浆料;将硬脂酸锌、纳米二硫化钼、纳米二硼化钛加入浆料中,以5-8℃/min的速率逐渐升温至90-110℃,同时以150-240r/min的转速搅拌,得到改性硬脂酸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层包括芳纶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剂为硫化剂TCY或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助硫化剂为TAIC,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RD,所述抗氧化剂硫代二丙酸双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脂、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从内到外包括内管层、增强层和外管层,所述内管层和外管层均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氢化丁睛橡胶100-150份、增塑剂1-2份、改性碳化硅25-35份、石蜡油10-16份、改性硬脂酸锌5-15份、硫化剂5-15份、助硫化剂5-10份、防老剂3-5份、抗氧化剂1-3份、过氧化物交联剂1-3份,所述增强层包括包覆于内管层外的增强纤维层以及缠绕或编织于增强纤维层外的钢丝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氢化丁睛橡胶110-140份、增塑剂1.2-1.8份、改性碳化硅28-32份、石蜡油12-14份、改性硬脂酸锌8-13份、硫化剂7-12份、助硫化剂6-9份、防老剂3.5-4.5份、抗氧化剂1.5-2.5份、过氧化物交联剂1.5-2.5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氢化丁睛橡胶125份、增塑剂1.5份、改性碳化硅30份、石蜡油13份、改性硬脂酸锌10份、硫化剂10份、助硫化剂7.5份、防老剂4份、抗氧化剂2份、过氧化物交联剂2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质量比为1:2-3:1-2混合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氢化丁睛高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化硅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将25-35份纳米碳化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虎任杰张悦张海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顺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