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卷材加工,特别涉及一种超强抗穿刺性高分子防水卷材及设备。
技术介绍
1、高分子防水卷材是一种用于建筑屋面、地下室、隧道等工程中的防水材料,其主要功能是防止水分渗透,保护建筑结构不受潮湿和水腐蚀。然而,传统的高分子防水卷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抗穿刺性能不足,容易被尖锐物体刺穿,导致防水层破损,影响防水效果。结合国内现阶段市场防水材料,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改性沥青类、塑料类、橡胶类及涂料类四大品种,阻根穿刺防水多为阻根穿刺防水涂料、热熔型阻根穿刺卷材,不管是哪一种阻根穿刺防水材料,都是通过机械阻根、化学阻根的阻根原理来实现阻根穿刺功能。目前市场上物理阻根防水卷材造价较高,使用率较低,而常见的阻根穿刺防水涂料及热熔型化学阻根穿刺卷材均会造成一定的化学污染,且热熔型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易造成化学阻根剂的失活,导致失去阻根功能。
2、另外,防水卷材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胎基布的搭接、烘干,胎基布的预浸和涂盖,覆砂或覆膜,冷却和收卷,目前生产设备常用的涂盖过程为:使用一个压辊将经过预浸的胎基布引入沥青涂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强抗穿刺性高分子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从上到下依次为合金层压膜、上改性沥青层、胎基层、下改性沥青层和涂硅隔离膜,所述上改性沥青层和下改性沥青层均由改性沥青制备,所述改性沥青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分别为石油沥青65~75份,丁基橡胶10~20份,SBS改性剂10~15份,EVA乳液10~15份,酚醛树脂3~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4份,柠檬酸三丁酯1~3份,化学阻根剂1~3份,轻质碳酸钙15~25份,功能性助剂1.5~4份,所述的化学阻根剂为氧化铜粉末,所述功能性助剂为苯氧乙醇、环烷酸钙的混合物。
2.一种加工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强抗穿刺性高分子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从上到下依次为合金层压膜、上改性沥青层、胎基层、下改性沥青层和涂硅隔离膜,所述上改性沥青层和下改性沥青层均由改性沥青制备,所述改性沥青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分别为石油沥青65~75份,丁基橡胶10~20份,sbs改性剂10~15份,eva乳液10~15份,酚醛树脂3~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4份,柠檬酸三丁酯1~3份,化学阻根剂1~3份,轻质碳酸钙15~25份,功能性助剂1.5~4份,所述的化学阻根剂为氧化铜粉末,所述功能性助剂为苯氧乙醇、环烷酸钙的混合物。
2.一种加工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强抗穿刺性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强抗穿刺性高分子防水基材(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涂料装置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为放卷组件、打磨组件、清理组件、涂料组件、冷却组件和收卷组件,所述放卷组件和所述收卷组件均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1)的主辊体(2)、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1)的副辊体(3)和位于所述主辊体(2)和所述副辊体(3)之间的转动于所述架体(1)的张紧辊(4),所述架体(1)上安装有驱动所述张紧辊(4)升降的升降机构(5),所述放卷组件和所述收卷组件镜像设置,所述主辊体(2)上缠绕有基材(6),所述打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1)的分别位于所述基材(6)上下两端的一对打磨辊(7)和安装于所述架体(1)的驱动所述打磨辊(7)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理刷(8)和安装于所述架体(1)的驱动所述清理刷(8)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9),所述涂料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架体(1)的分别位于所述基材(6)上下两端的涂料箱(10),所述涂料箱(10)靠近所述基材(6)一端设有涂料口(11),所述涂料箱(10)转动连接有覆盖所述涂料口(11)的涂料辊(12),所述涂料辊(12)外表面固定有毛毡层,所述涂料箱(10)安装有驱动所述涂料辊(12)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架体(1)的冷却箱(13)和设于所述冷却箱(13)内的冷却腔(14),所述冷却箱(13)两侧固定有固定架(18),所述固定架(18)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冷却箱(13)上下两端的面刮板(19),位于上方的所述面刮板(19)上固定有水箱(15),所述水箱(15)连通有伸向所述冷却腔(14)内的冷水管(16),所述冷水管(16)和所述水箱(15)连接有水泵,所述冷却箱(13)两侧设有供所述基材(6)通过的通道口(20),上下两个所述面刮板(19)端部之间设有供所述基材(6)通过的送料口(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强抗穿刺性高分子防水基材(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刷(8)包括通过连接架连接的分别位于所述基材(6)上下两端的上刷板(801)和下刷板(802),所述驱动机构(9)包括固定于所述架体(1)的第三电机(901)、固定于所述第三电机(901)输出端的凸轮(902)、沿所述凸轮(902)周向设置的环形槽(903)、固定于所述架体(1)的调节座(904)、铰接于所述调节座(904)的连杆(905)和铰接于所述连杆(905)上端的推动杆(906),所述推动杆(906)远离所述连杆(905)一端铰接于所述上刷板(801),所述连杆(905)底端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明,熊强,彭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天地华宇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