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及设备技术_技高网

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113602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芯制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包括前段工序、中段工序和后段工序,前段工序包括正负极原料的制浆、涂布、辊压、分切和模切,前段工序施工步骤包括,将粉料和溶剂按搅拌混合,将浆料通过涂布机的涂布端金属箔材表面上并进行烘干,涂布机涂布端的涂布步骤:通过循环泵控制控温液体在导流辊内腔流动;根据金属箔材所需的涂布面滑动调节滑动支架,直至涂布辊与金属箔材的外壁贴合;通过卷料机控制调节金属箔材运动,完成浆料涂布;通过上述工序,得到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这种电池能够通过更大的电流,满足高倍率充放电,更适应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芯制作,具体的说是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1、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一般指容量大于3000ah的电池,传统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生产出的聚合物电池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

2、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对制作工艺进行优化改进,以适应该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及设备,包括前段工序、中段工序和后段工序。

3、前段工序包括正负极原料的制浆、涂布、辊压、分切和模切,形成完整的正极片和负极片;

4、中段工序包括叠片、焊接、封装、烘烤、注液和静置,铝塑膜外壳体中的裸电芯充分吸收电解液,之后再转入后段工序;

5、后段工序包括化成、成型、分容、老化,形成成品电芯。

6、前段工序施工步骤包括:

7、s11、将粉料和溶剂按搅拌混合,搅拌达到所需粘度的浆料;

8、s12、将浆料通过涂布机的涂布端金属箔材表面上并进行烘干;

9、s13、烘干后的箔材通过卷料的方式运至辊压机处,将金属箔材上的正负极材料压实;

10、s14、将压实后的金属箔材纵向分切成小卷料;

11、s15、将小卷料裁剪切成单个极片。

12、中段工序施工步骤包括:

13、s21、将多个极片通过隔膜进行相应的堆集成一体,然后用胶带固定,实现极片的叠片;

14、s22、将正极耳和负极耳通过极耳胶焊接在叠片后的裸电芯上;

15、s23、将铝塑膜冲压成电池包装壳并修切边沿成型,将裸电芯装入铝塑膜外壳中,通过热压熔合的方法密封极耳伸出顶边和侧边;

16、s24、将电芯放入烘烤设备中进行高温烘烤,去除电池极片中的水分;

17、s25、通过注液机将电解液注入铝塑膜外壳中,电芯吸收后封闭好注液口;

18、s25、将电芯放置在置物架上静置,直至铝塑膜外壳中的裸电芯充分吸收电解液。

19、后段工序施工步骤包括:

20、s31、将电芯放置在化成设备中,用变压后的外部电流充入电池中,激活电池功能;

21、s32、将铝塑膜外壳中的气体抽出,通过热压熔合的方法密封;

22、s33、通过利用分容设备测试电池实际容量和内阻,按不同参数和公差进行电池分组;

23、s34、用高温静置的方法让电池充分稳定充电化学反应结果,形成稳定状态的电池。

24、涂布机涂布端的涂布步骤:

25、t1、通过循环泵控制控温液体在导流辊内腔流动;

26、t2、向储料箱的内腔注入浆料,并由控制电机控制导流辊转动,直至储料箱的底部均匀出料;

27、t3、根据金属箔材所需的涂布面滑动调节滑动支架,直至涂布辊与金属箔材的外壁贴合;

28、t4、通过卷料机控制调节金属箔材运动,完成浆料涂布。

29、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设备,该设备应用于上述的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涂布机的涂布端包括安装支架和控制缸。

30、滑动支架滑动安装在安装支架的侧壁,控制缸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的外壁,且控制缸的活动端与滑动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涂布辊转动安装在滑动支架的一侧。

31、优选的,安装支架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臂,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储料箱外壁固定连接,储料箱的底面与涂布辊的径向外壁滑动贴合。

32、导流辊转动安装在储料箱的内壁,控制电机固定安装在储料箱的外壁,且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与导流辊的轴向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33、优选的,储料箱的内腔出料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板,控制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控制板等距排布。

34、储料箱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平衡管,平衡管的内腔设置有油封层。

35、平衡管远离储料箱的一端连接有弹性层,弹性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闭塞。

36、优选的,导流辊的轴向端转动安装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进液管和排液管,储料箱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封闭板,进液管和排液管均贯穿封闭板。

37、优选的,连接臂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储水箱,循环泵固定安装在储水箱的外壁,排液管与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进液管与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

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39、1.本专利技术通过按正负极的形状进行加工,将正负极小卷料冲裁剪切成单个正负极极片,正极为上下四个极耳端,负极则为左右两头极耳端,极耳数量、大小均高于市面已有的,四个极耳端能够满足大容量的需求,能够通过更大的电流,满足高倍率充放电,更适应市场需求;

40、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储料箱,储料箱内设置有导流辊,导流辊的外壁开设有螺旋状的凹槽,浆料流入储料箱内腔后,转动导流辊通过螺旋状的凹槽向储料箱内腔深处输送,从而尽可能的保证浆料在储料箱内腔均匀分布,以便于均匀排出在涂布辊的外壁,提高涂布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工序、中段工序和后段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工序施工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工序施工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工序施工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涂布机的涂布端的涂布步骤包括:

6.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设备,该设备应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机的涂布端包括安装支架(201)和控制缸(2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0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臂(204),所述连接臂(204)的另一端与储料箱(207)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料箱(207)的底面与所述涂布辊(208)的径向外壁滑动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207)的内腔出料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板(213),所述控制板(2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控制板(213)等距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辊(212)的轴向端转动安装有连接盘(215),所述连接盘(21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进液管(216)和排液管(214),所述储料箱(207)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封闭板(210),所述进液管(216)和排液管(214)均贯穿所述封闭板(2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20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储水箱(205),所述循环泵(203)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箱(205)的外壁,所述排液管(214)与所述循环泵(20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进液管(216)与所述循环泵(203)的输出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工序、中段工序和后段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工序施工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工序施工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工序施工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涂布机的涂布端的涂布步骤包括:

6.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设备,该设备应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机的涂布端包括安装支架(201)和控制缸(2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四端出极耳的超大容量聚合物电池的极片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0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臂(204),所述连接臂(204)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陶治宇程富辉余流
申请(专利权)人:领新重庆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