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各类重型载重车辆上采用的前悬架装置,特别是一种主副双板 簧结构的前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前悬架都是单板簧结构的,即将板簧中间固定在前桥上,前端用销子固定 在前簧前支架上,后端固定在前簧后支架的吊耳中,再通过车桥上的轮胎将力传递到地面 上。随着汽车载重量的不断加大,传统的单板簧前悬架不能很好的解决车辆空载和满载两 种工作情况下的矛盾。即空载情况下,车辆的总质量比较小,板簧的刚度显得太大,车辆舒 适性太差;而满载情况下车辆的总质量比较大,板簧的刚度显得太小,不能承受太大的重 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副双板簧结构的前悬架装置,该装置空载时悬架 刚度小,驾驶舒适性好;满载时悬架刚度大,承载能力强,从而满足了空满载两种不同工作 情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主副双板簧结构的前悬架装置,它至少包括前悬架板 簧、骑马螺栓、前桥、前簧前支架、前簧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悬架板簧是由前悬架副 板簧叠加在前悬架主板簧上通过中心螺栓连接构成;前悬架主板簧和前悬架副板簧通过骑 马螺栓连接到前桥上,前悬架主板簧左右两端的吊钩分别挂在在前簧前支架和前簧后支架 的 ...
【技术保护点】
主副双板簧前悬架装置,它至少包括前悬架板簧、骑马螺栓(3)、前桥(4)、前簧前支架(5)、前簧后支架(6),其特征是:前悬架板簧由前悬架副板簧(2)叠加在前悬架主板簧(1)上通过中心螺栓连接构成;前悬架主板簧(1)和前悬架副板簧(2)通过骑马螺栓(3)连接到前桥(4)上,前悬架主板簧(1)左右两端的吊钩分别挂在前簧前支架(5)和前簧后支架(6)的前簧吊耳上;前悬架副板簧(2)左右两端的上方装有副簧前支架(7)和副簧后支架(8),前簧前支架(5)、前簧后支架(6)、副簧前支架(7)、副簧后支架(8)用螺栓连接在车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主副双板簧前悬架装置,它至少包括前悬架板簧、骑马螺栓(3)、前桥(4)、前簧前支架(5)、前簧后支架(6),其特征是前悬架板簧由前悬架副板簧(2)叠加在前悬架主板簧(1)上通过中心螺栓连接构成;前悬架主板簧(1)和前悬架副板簧(2)通过骑马螺栓(3)连接到前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满平,张庆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