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195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建产卵池;S21:在池塘底部铺设附卵基和气石;S22:将天然海水输送至产卵池中;S3:卵池管理,每五天收集一次受精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在养殖虎斑乌贼过程中,严格控制了虎斑乌贼的雌雄比例、养殖密度,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在养殖池水下铺设了附卵基,可以极大地提高虎斑乌贼的产卵数、孵化率、初孵幼体质量和卵径,可以有效提高虎斑乌贼养殖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


技术介绍

1、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乌贼目(sepiida)、乌贼科(sepiidae)、乌贼属(sepia)。虎斑乌贼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等热带海域,自近岸至水深100m的水域中均有发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近岸海域,80年代前我国东海也有分布,是我们主要经济头足类之一,可谓全身是宝,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人民喜欢的海产品,曾经被称为四大海产之一。但是随着现代捕捞业的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恶化,其资源已经日益减少,产量急剧下降。而它资源量的衰减,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还是对当地渔业经济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因此它的资源保护迫在眉睫。

2、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养殖一个月可达一斤)、抗病力强等特点,是一种极具养殖前景的新品种。然而人工繁育过程中,发现在人工养殖下其亲体存在产卵很少,质量差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虎斑乌贼规模化繁育和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如何探索出了一种提高其亲体产卵数量与质量的养殖技术,来解决人工养殖下其亲体产卵很少,质量差的问题,已成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虎斑乌贼亲体产卵量。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虎斑乌贼产卵量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选建产卵池;

4、s2:布置卵基和充气装置,所述附卵基的基材为网框结构,所述附卵基包括铝塑线框架和聚乙烯网,所述聚乙烯网位于铝塑线框架内部;

5、s3:卵池管理,每五天收集一次受精卵。

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产卵池的面积30~50m2,池底和池面光滑,产卵池为长方形或者圆形,池深1~2m,配备增氧装置、控温装置、排污装置、水处理装置,养殖亲体前,先使用5g/m3的高锰酸钾对养殖池进行消毒。

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8、s21:在池塘底部铺设附卵基和气石;

9、s22:将天然海水输送至产卵池中。

1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1中,气石的布置密度为0.25~1个/m2,气石的气头与池底相距5~8cm,气头的位置和附卵基保持40cm以上的距离。

11、作为优选,所述聚乙烯网的网目为15~40mm,所述附卵基与产卵池池底的间距为5~15cm,附卵基的密度为0.5~1.2个/m2。

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1中,所述附卵基与气石气头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0cm。

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虎斑乌贼的养殖水质条件为:水深0.8~1.5m,温度要求为20~25℃,盐度为28,ph为7.8~8.2。

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虎斑乌贼的亲体要求为:雌雄比1:1,养殖密度为0.5~1个/m2。

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虎斑乌贼的饵料投放频率为2次/天,饵料每次投放的重量为乌贼体重的3%~7%,每日首次投放的饵料为体长12~15cm的凡纳滨对虾,每日第二次投放的饵料为体长15~20cm的日本黄姑鱼。

16、本专利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在养殖虎斑乌贼过程中,严格控制了虎斑乌贼的雌雄比例、养殖密度,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在养殖池水下铺设了附卵基,可以极大地提高虎斑乌贼的产卵数、孵化率、初孵幼体质量和卵径,可以有效提高虎斑乌贼养殖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产卵池的面积30~50m2,池底和池面光滑,产卵池为长方形或者圆形,池深1~2m,配备增氧装置、控温装置、排污装置、水处理装置,养殖亲体前,先使用5g/m3的高锰酸钾对养殖池进行消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气石的布置密度为0.25~1个/m2,气石的气头与池底相距5~8cm,气头的位置和附卵基保持40cm以上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网的网目为15~40mm,所述附卵基与产卵池池底的间距为5~15cm,附卵基的密度为0.5~1.2个/m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所述附卵基与气石气头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虎斑乌贼的养殖水质条件为:水深0.8~1.5m,温度要求为20~25℃,盐度为28,pH为7.8~8.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虎斑乌贼的亲体要求为:雌雄比1:1,养殖密度为0.5~1个/m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虎斑乌贼的饵料投放频率为2次/天,饵料每次投放的重量为乌贼体重的3~7%,每日首次投放的饵料为体长12~15cm的凡纳滨对虾,每日第二次投放的饵料为体长15~20cm的日本黄姑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产卵池的面积30~50m2,池底和池面光滑,产卵池为长方形或者圆形,池深1~2m,配备增氧装置、控温装置、排污装置、水处理装置,养殖亲体前,先使用5g/m3的高锰酸钾对养殖池进行消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气石的布置密度为0.25~1个/m2,气石的气头与池底相距5~8cm,气头的位置和附卵基保持40cm以上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网的网目为15~40mm,所述附卵基与产卵池池底的间距为5~15cm,附卵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瑞冰黄启龙江茂旺韩庆喜蒋霞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